庙街遗址
夏代中期都城遗址
又叫:原城、原城遗址。是夏代中期都城,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用于研究中国夏文化的分布及内涵特征。
基本情况
庙街遗址位于河南济源市庙街村西,面积约75万平方米。夏少康及其子帝杼周武王之弟原叔曾在此建都城,故名原城。
1959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与济源县文化馆对原城遗址进行试掘。在遗址西部开挖探沟两条,一为东西向,一为南北向,均长10米宽3米,发现文化层厚约1~3米。按土质土色将文化层划为四层:第一层为耕作扰乱层。泥质灰陶居多,夹砂陶灰陶次之。形器有鬲、 、碗、豆、盘以及绳纹板瓦、筒瓦、瓦当等。石器均为磨制,有刮削器、石斧、石镰、石箭头、石球等。骨器有锯齿镰、蚌镰、尖状器等。分属龙山文化至汉代多个时期。第二层为战国文化层。出土了大量形器,有 瓮、盆、豆、纺轮、陶片等。纹饰以绳纹为主,方格纹少量。另外还有石铲、石戈、石箭头、骨箭头等。第三层为商代文化层。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并存。形器有鼎、鬲、豆、瓮、罐、盆、杯等。纹饰以绳纹居多,刻画纹、方格纹次之。石器有刀、镰、箭头。骨器有铲、锯、箭头等。第四层为龙山文化层,年代最早,距今约四千年。出土物有盆、鼎、壶、甑、豆、碗、环、瓮等陶器。尖状器有刀、锯、镰等石器和铲、镰、箭头等骨器。另外还有夏文化罕见的卜骨、陶祖。
1978年和1994年,省、市考古工作队又相继对庙街遗址作了进一步发掘,出土物分属商周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四千年前,济源一带农业已进入农耕阶段,普遍使用石刀、石镰、蚌刀等收割工具:陶器制作普遍使用轮制技术,陶器质地坚硬耐用;箭除了狩猎之用外,主要用于战争;卜骨的出土,表明那时已出现了专职巫师,他们应属于贵族阶层。陶祖则是原始社会群体生殖崇拜的见证原城遗址是济源惟一有史书记载且有夏文化遗存的夏代都城,对研究中国夏文化的分布及内涵特征有重要价值。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庙街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庙街遗址,位于济源市区西北约2公里的庙街村,东起济渎庙,西至火车站西,南自小刘庄,北到李庄,面积约63万平方米,属龙山至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该遗址四周略高于地面,文化层厚约1—4米,自上而下,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耕土层,以下依次为战国时期遗存,商代遗存,龙山晚期遗存。该遗址内涵丰富,出土有大量的陶、石、骨等类器物。其中,龙山时期的卜骨、陶祖和半地穴房基遗址以及西周时期的贵族车马坑等遗址,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竹书纪年》载:“少康归于夏邑,十八年迁原”、“帝杼居原,自原迁于老丘”。唐代《史记正义》第四十三卷《赵世家》引《括地志》云:“原城在怀州济源西北二里”,清《济源县志》载:“原城,在县西北四里”。根据庙街遗址的位置,对照文献及考古资料推测,该遗址应为夏代中期的“原城”,故又称 “原城遗址”。对研究探讨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保护范围
东至济渎庙西围墙外皮,西至济克公路西沿再外扩50米,南自济渎庙外济水拐弯处向南50米,向北至605米。
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边界线四周各向外扩50米。
参考资料
庙街遗址.济源市文物管理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37
目录
概述
基本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