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种是库氏康纳龙(K. coetzeei),是在
1915年由席尼·贺顿(Sidney H. Haughton)描述、命名的。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处的Kangnas农场为名,种名则是以农场拥有者Coetzee为名
正模标本(编号SAM 2732)是一颗牙齿,发现于
南非开普省奥兰治河流域的Kangnas农场,位于地底34米处。化石发现处的地层年代仍不确定,可能属于
白垩纪早期。席尼·贺顿当时认为这颗牙齿来自于
上颌骨;但在1985年,Michael Cooper再度鉴定,发现这颗
牙齿来自于
齿骨。这两个不同的鉴定结果造成分类上的差异,席尼·贺顿将康纳龙归类于
禽龙科,而Michael Cooper将康纳龙归类于更原始的橡树龙科。
席尼·贺顿曾将数个其他化石归类于康纳龙,包含:五个部分
股骨、一部分
胫骨、一个部分
蹠骨、脊椎、以及一些无法辨识的骨头。以上化石发现于其他地点,席尼·贺顿并不确定这个
化石是否属于康纳龙;Michael Cooper也没有做出结论。
康纳龙通常被认为是
疑名。在2007年,Ruiz-Omeñaca等人的橡树龙科研究比较康纳龙与其他橡树龙科的胫骨,认为康纳龙有可能是个有效
属。如同其他基础
禽龙类,康纳龙是种二足
草食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