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民间艺术
延安的艺术形式
延安有美妙绝伦的剪纸,有绚丽多姿的农民画,有异彩纷呈的毛麻刺绣;有唱不完的信天游,有吹不尽的唢呐曲,有扭不够的大秧歌;有蜚声海内外的安塞腰鼓,有誉满中华的洛川蹩鼓,有享誉黄河两岸的宜川胸鼓;有别具一格的陕北道情,有独树一帜的陕北说书。它们,南北有派,东西有系,县县不同,乡乡有别。认定的延安民间艺术分13艺20品,“13艺”分别是:安塞腰鼓、宜川胸鼓、洛川蹩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延川大秧歌、子长唢呐、黄陵抬鼓、富县飞锣、吴旗铁鞭舞、甘泉莲花灯和延长梆子和宝塔区的木兰(鼓)舞等13种。“,20品”有:剪纸、农民画、毛麻绣、薰画、布堆画、根雕、石刻画、面花、剌绣、泥塑和豆粘画等近20种。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
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和“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舞队。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动习俗。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舞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队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众也都坐不住了。这时,腰鼓队按村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窑前表演一阵,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景生情演唱几段吉利秧歌,以表贺年之意。主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这可能是古“乡人傩”的习俗遗风。有时两队腰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这也是竞赛技艺的一个方面。直至有一队阵角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
“沿门子”结束后,邻村之间的腰鼓队还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访,进行交流演出,这和陕北秧歌一样,称之为“搭彩门”。正月十五时,各村腰鼓队云集广场,开始了互比互赛活动。各路鼓手各显身手,互比高低,成为一年里腰鼓表演的高潮。这不仅活跃了农村春节文娱活动,还通过彼此观摩、切磋技艺、推动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当晚还要举行“转灯”(也称“转九曲”),几乎是人人争游,阖家同转。届时鼓乐齐鸣,灯光闪烁,腰鼓队在前引导,众人随后,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腰鼓队的活动常延续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罢土地神后方告结束。此后,老乡们就安心去准备春耕生产了。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载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安塞冯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后,荣获特等奖,从而使安塞腰鼓扬名海内外。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以说为主。这一民间曲艺在甘泉流传久远,且区域广泛,听众甚多。说书者不受场所、灯光、音响等限制,说书形式也变化多端,由一人说变为几人说,由坐着说变为走场说,即表演说。乐器以三弦为主,辅以二胡、梅笛、竹板、铃铛、铜锣、皮鼓等。
代表人物:
韩起祥(1915~1989),中国陕北说书演员。男,汉族,陕西横山人。3岁失明,13岁学艺,30岁能说唱几十部书,会弹50多种民歌小调,是陕甘宁边区的盲演员。他自编自演了500多个新段子,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间艺术特点。他还改革了说书的音乐伴奏,增加了梆子、耍板等乐器,并创造性地把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及道情、碗碗腔、秦腔、眉户等剧种的曲调融于说书中,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加丰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几十年中,他克服困难,坚持深入农村 ,为广大农民演出 ,为曲艺界树立了榜样。代表作有《刘巧团圆》、《翻身记》、《宜川大胜利》、《我给毛主席去说书》等。
富县飞锣
飞锣,原名马锣,流传于富县交道塬一带。为古战场收兵的信号,也是战士在庆贺胜利时的一种舞蹈。逢年过节,飞锣队一般四六成双,或八十成对,尾随在秧歌队的后面,走村串户。队员们身着骑士装,一手掌锣,一手握锤,敲敲打打,跳跳蹦蹦,甚是活跃。场地表演时,秧歌队围成一个圆圈,飞锣在中间表演。敲打动作形式各异,“绵羊碰头”,即四名飞锣队员围成正方形,手舞足蹈,敲打铜锣,摇头晃脑,两两沿对角线向中间聚拢,再腾空飞锣,再后退,再飞锣,依次反复又如“五马跑四角”等。
富县飞锣集中于富县交道镇,一般以20人为一组,分广场演出和过街演出两种,规模可达200余人。
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它以五人一组,系吹打结合吹奏班子,活跃在民间。这些民间乐队人虽少,但乐器声音洪亮,吹起来红火热闹,曲调委婉动听,群众十分喜欢。过红白事、搞庆祝活动、闹秧歌都有吹手助兴。
唢呐手也叫吹鼓手,也称“龟子”,但实际上,“龟子”是“读qiu兹”转音,是说这种乐器是从西域龟兹传过来的,也可视为“洋货”,不过到如今,早就沾满了黄土高原的黄土味了,不论是它的制作工艺还是它的形状和类型,如今已成为地地道道的“特产”,在陕北尤其在子长愈来愈发展、壮大、繁荣。
子长唢呐杆长碗大,音色明亮,低音浑厚,高音挺拔,粗犷悍实,热烈奔放,舒展挺拔,音量大,透气力强,渗透着雄健的阳刚之气。欢快时如火如荼;悲凉时如诉如泣。将黄土高原特有的风土人情一览无余地倾诉于唢呐声中。它的艺术魅力很强,男女结婚时的前奏《大摆队》,使人耳发热,脸发烫,心如醉,意似狂,旋即可以不顾一切地跳动起来。人亡而葬时,一曲《苦伶仃》,如泣如诉,余间震颤,使人怅然若失,陷入渺茫的思绪。长歌当哭,其凄婉,其哀怨,令最刚强的汉子也会产生失落感,也会揪心裂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子长唢呐队伍迅速发展,唢呐吹奏者由原来的1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唢呐的吹奏、表演艺术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演奏形式上,原来的五人一组,发展到二三百人带动的大型集体演奏;从街头、院落的自由演奏,发展到按曲照谱的正夫舞台演奏;从单纯的两支大唢呐各吹高、低两个八度的传统吹奏,发展到唢呐、海笛、管子、笙、笛子合奏;从鼓、钹、锣(疙瘩锣)比较简单的打击乐,逐渐发展到大鼓、小鼓、水钹、小钹、手碗、京锣配合敲打的新式打法;从以往的只吹传统曲牌到民歌、流行歌曲按不同场合恰当吹奏的境界。
为了挖掘、发展陕北唢呐艺术,子长县于1984年成立了唢呐协会。从此,唢呐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了。子长唢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唢呐班子发展到100多个,奏打人员近千名。为了弘扬这一艺术奇葩,把子长唢呐推上市场,推向全国,县上聘请专业人员对唢呐艺人进行集中培训,使唢呐由原来的单班吹奏变为数百人的群体演奏,气势磅礴,热烈欢腾,涌现出了薛守高、薛增山、常体音、焦养亮、李树林、赵智海等吹奏高手。向外界大力推介子长唢呐,积极主动地带领唢呐艺人参加省内外的各种调演,先后在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成功演出,多次为影视剧摄制节目,先后应邀参加了《羊马河战役》、《北斗》、《火种》、《三鼓催春》、《延安之声》、《刘志丹与谢子长》、《中国命运大决战》、《童年的回忆》等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其中为凤凰卫视台制作的《子长唢呐迎亲》向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2006年6月29日,参加中俄文化交流年在延安举行的文艺晚会,与俄罗斯国防部红旗歌舞团同台献艺。2006年7月22日,在“第七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第四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比赛中,子长唢呐以高超的技艺、精彩的表演和浓厚的地方风味,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这次比赛中,焦养亮同志获得“吹歌大王”的荣誉称号,他的一曲《兰花花》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12月1日至3日晚,“华夏清音—中国民间经典音乐展演”在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上演。由焦养亮、薛守高等16名子长县农民组成的我省唯一代表队表演的唢呐合奏《翻身道情兰花花》,以其优美流畅、富有动感的演奏特色以及铿锵激昂的鼓乐、亮丽而富有陕北特色的羊皮马甲、红肚兜和羊肚子头巾服饰,立即吸引了全场的观众的注意力,让全场观众似乎都感觉到了这种浓浓的厚重的黄土气息。中宣部、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领导、专家和外国驻华使馆官员、文化参赞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堪称陕北一绝的子长唢呐,不再仅仅局限于红白喜事,它正作为一个品牌,逐渐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吹遍了陕北的山山水水,吹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彰显了民间文艺的风采。
富县薰画
富县薰画,起源于富县民间古老的装饰工艺品---碗架云子,碗架一般为立式三层,高2米,长2~3米,是延安南部各县农村储放盛米、面的瓦缸和餐具的家具,功能类似橱柜。碗架正面敞开,为美化居室、防虫挡尘,民众就用薰画粘于架层上,因此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薰画.与剪纸是一对姊妹艺术。薰画制作时,先构图,后剪样子,根据设计的要求分别将样子平铺在白纸或色纸上,以清水雾喷浸湿后,再用松枝、桦树皮或煤油灯反复薰熨,待黑烟将纸薰干,轻轻揭下样子,即显露出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画面。
薰画兼具剪纸和版画的艺术效果,古朴浑厚,结构严谨,手法简炼,主次分明,虚实相映,形象夸张,主题鲜明,是中国民间艺苑的一株奇葩。它与富县剪纸珠联璧合,为富县赢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名。逢年过节,当地妇女聚在一起,画的画,剪的剪,薰的薰,家家户户的炕头、墙壁、碗架等处贴了薰画,五彩纷呈,美不胜收。
在富县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下,富县薰画脱颖而出,引起国内外艺术界的关注。1986年赴法国展出,好评如潮,声誉鹊起。1990年和1993年两次应邀参加北京亚运会和上海东亚运动会民间艺术展览:展出作品34幅,全部被国内收藏者购走。1995年7月,在京参加中国民间艺术展,68幅参展作品,被国内美术界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洛川毛麻绣
洛川毛麻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思新颖,技艺精湛,多出自村姑农妇之手。构图上尽量将画面充满、平面展开、互不遮挡。造型上大刀阔斧,削繁就简,大胆夸张,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色彩艳丽。作品集精细华丽与粗犷拙朴于一体,富有装饰性和实用性。1984年王生毅创作的《艾虎》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及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1994年和1995年,世界妇联组织两度来洛川考察,参观了后子头乡的毛麻绣工艺品,并收藏了部分作品,中央电视台亦专题报道了洛川毛麻绣。1995年,洛川又组织民间艺术家们制作虎头图案绣品30多块和《丹凤朝阳》大型壁挂10块,参加陕西省为世界妇女大会献礼活动。洛川毛麻绣被中国美术馆收藏61件,陕西省展览馆收藏70件,上海展览馆收藏50件,并多次飘洋过海,赴国外展出,有500幅被法国法中友协收藏。
黄龙猎鼓
其显著特点是:粗犷剽悍,深沉豪放,内涵丰富,表演整齐,动作优美。
黄龙县山高林密,猛兽成群,自古以来,山民们就有狩猎习惯。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人类运用刀、斧、棍、棒、锣鼓等器具同自然抗争、与虎狼搏斗,保护自我,繁衍生息。这种独特的人文地理因子深深地融进黄龙人的血脉中,表现在他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
黄龙猎鼓就是产生于这块神奇土地上的民间舞蹈奇葩。猎鼓流传于黄龙县白马滩一带,俗名“上庙鼓”,用于祭祀祈雨,是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后经民间文艺学者们的整理,改编为观代民间舞蹈。鼓舞可分为出巡、兽现、围猎、庆典四个场景。所以也叫“斗兽锣鼓”,开场为五面幡旗,表示虎、豹、熊、狮、狼,后面有花枪、铜器纵队。演员长发披肩,头戴冠冕,赤膊上阵,腰系树叶围裙,斜挎虎皮图案的佩带?脚穿草鞋。鼓手面戴五兽面具,表演时,模仿各种猛兽的神态及人类斗兽的动作,维妙维肖,生动传种。黄龙猎鼓大拙大朴,古色古香,虎啸龙吟,狼奔豕突,气势宏大,锣鼓轰鸣,吼声震天,壮观威武,整个鼓阵粗犷豪放,遒劲雄浑,洋溢着原始野性的灼热光芒,表现了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生命共存性,寄寓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追溯与寻根。“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神教”,在鼓舞壮烈的氛围中,人们可体味到生命的神圣和辉煌。黄龙猎鼓在1995年陕西西安古文化节上获编导—等奖、演出二等奖。
黄陵面花
面花,俗称花馍,是流传在黄陵农村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礼馍。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别致而著称。
黄陵面花也称“花供”、“供”、“罐罐”、“油饽饽”、“喜斗子”、“油馍”、“硬盘”、“茧”等名称,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叫法和说法,在黄陵及其周边县区,农历腊月二十三上“供”家家都要蒸“供”、蒸“枣山”供奉在灶前,敬神祈祷、祈求平安,当地有俗语“腊月二十三送灶爷上青天”、“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平安”就是这么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蒸“供”还愿,就是上年喜添子女,因当时的生存条件太差,害怕子女夭折,就借“供”把孩子寄在灶前,祈求子女平安健康,当年又蒸“供”还愿;月尽(农历腊月三十)家家的男人要带着妇女蒸制的“供”来到祖先的坟墓前,供献请灵,供献结束后把“供”掰开一半埋在坟头,其余的带回让自家的孩子食用,用此来教育孩子不忘祖先恩德赏赐,当天晚上还要将事前蒸制的十个供(有莲花、菊花、牡丹等带有吉祥寓意图案)供在祖先神位之前,予祈承蒙祖先庇佑连年有余,富贵吉祥;同时过年时还要为孩子蒸老虎馍、兔馍、馄饨(蛇头鱼尾),为老人蒸油馍,油包包,晚上把老虎馍放在窗台,孩子枕头两边、脚底,用来消灾避邪,兔寓意孩子机敏灵活,可爱可亲;油馍寓意老人健康长寿,全家安康,这种习俗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过年的“供”还用来敬天神、地神、土神、门神。农历正月十五元霄节,各村各户还要蒸制插花供,用竹蓖子,高梁皮等作为主杆,配以绿色纸缠绕,捏制出各色花卉,如牡丹、菊花、莲花、十二生肖、吉祥动物等花型,插在主杆上,再把主杆插在大圆馍上蒸制出笼便成为插花供,到时还要垒灯山,敬月神,敬风伯雨师、八蚱虫螂,以祈求风调雨顺,无害虫吃田。
每逢清明、扫墓祭祀、纪念轩辕黄帝之时,黄陵的农村妇女皆以灵巧的双手,用手揉、搓、捏、用剪刀、木梳、顶针、竹棍等工具,剪、压、排、扎制作出形态各异的造型的万物生灵,再用一些花朵、椒粒、豆子把眼睛一点,并用红、黄、绿、蓝等颜色将枝叶花瓣涂染,组成不同的图案。然后经过四十分钟的蒸制,一切对未来美好的祈祷、祝愿,全都溶到花馍上。而作为祭祀轩辕黄帝和祖先的供品,则要求面花结构复杂,造型生动,有较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祭奠面花以花鸟鱼虫、飞禽飞兽、蔬菜杂果为主,或气势雄伟,或雅致优美、无不栩栩如生、精巧传神。
三才板舞
是由五人分别执三才板、竹板、四页瓦、瓷碗片、领舞者执霸王鞭,边击边舞兼说唱的一种社火舞蹈形式。伴奏乐队为鼓吹乐(或丝竹乐),流传于陕北子洲、清涧、绥德、米脂、延川、子长等县。
1、伴奏锣鼓点有四种。伴唱曲目有《树叶子焦黄》、《三才板打起来》、《先打上出门常安乐》等。
2、角色舞蹈动作有三才扳手的〔上打板〕、〔十字打板〕、〔跳步打板〕、〔翻身打板〕等10种;执鞭舞者有〔手击鞭〕、〔击肩鞭〕、〔击腰鞭〕、〔击腿鞭〕等8种;执莲花落舞者,有〔原地打落〕、〔平步打落〕、〔跪步打落〕等8种;执四页瓦舞者有〔平步击瓦〕、〔十字步击瓦〕、〔翻身击瓦〕等9种。
洛川蹩鼓
洛川县距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陵不过百里。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古战场,迄今尚存战国魏长城、秦直道、烽火台等遗址。蹩鼓,就是反映古代战斗生活的一种民间舞蹈。
洛川蹩鼓表演者一律为男性,均士卒装扮,头包战巾,背插战旗,腰系战裙,腿扎裹带。道具以鼓为主,间以钹锣。表演起来,大鼓隆隆,钹锣齐鸣,鼓手们东蹦西跳,左冲右扑,如古代士卒拼搏冲杀,给人一种古战场重现眼前的感觉。
北京龙潭庙会民间艺术大赛荣获二等奖,同时应成都世界乐园邀请进行为期半年的商业性演出。1999年赴省参加“千面锣鼓迎千年”活动及中央电视台《声震大地》文艺晚会的演出活动。
洛川县已于1988年成立了蹩鼓艺术协会,会员600多人,表演人数不受限制,少则10多人,多则数百人,广场、舞台、过街演出均可。
壶口斗鼓
壶口斗鼓是陕北民间传统鼓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陕西省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乡、高柏乡一带。“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正是壶口斗鼓的写照。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打击乐为一体,具有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刚烈等特点。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
四千多年前,黄河洪水泛滥。我国最古老的经书《尚书》中讲到大禹治水,《诗经》中也有大禹治水。在那场空前浩劫中,大禹怀抱济世拯物之心,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坚韧不拔地治理黄河,以至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他的妻子涂山氏是宜川县阁楼乡依锦人,故而当地人尊称大禹为姑父,依锦村还有为大禹修建的姑父庙,而一直守望大禹的涂山氏则化作大山躺在壶口瀑布的岸边。
《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传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黄河里有一条蛟龙兴风作浪,大禹奋力擒拿它,人们在黄河岸边摆起了鼓阵,成千面锣鼓争抢着涌向瀑布,他们用气势冲天的鼓声来压住黄河的怒吼声,以此来震住黄河的蛟龙,为禹王爷击鼓助威,所以形成了斗鼓。当大禹将蛟龙压在壶口的十里龙槽中之后,人们擂鼓庆祝胜利。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从此以后,斗鼓就成为壶口民间庆祝成功喜悦的一种形式流传。
每到农闲季节,各乡都有自己的庙会,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抬出锣鼓,欢聚一场。在未见其形时,数十里外早闻斗鼓之声,如雷贯耳,山鸣谷应。及至近前,则如闻虎啸狮吼,地动天摇。鼓手头扎英雄结,胸挎尺六鼓、手持硬木椎;镲手身披战士袍,脚踏皂布鞋,手执青铜镲。双方列队相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演奏时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如同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分开时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一忽而狂风卷残云,一忽而猛雨打枯叶;聚合时如神龙,凝聚天地威力,一忽而霹雳摧腐朽,一忽而巨浪击顽石,造成一种刀光剑影的战场意境。那场面让千军辟易、万马萧萧,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击鼓会的高潮就是斗鼓。斗鼓不仅要比力气和耐力,还要比智慧与技巧。一队鼓手奋勇挑战,另一队鼓手立即作出回应,用惊天动地的鼓声应战。比赛中鼓动镲飞,脚下的黄土飞扬,也合着鼓的节奏上下翻飞。尘土漫处,只闻鼓声激,不见击鼓人,空气似乎也燃烧了起来,人影飘摇,惊心动魄。观众围在鼓手的周边,呼嚎呐喊,以至面红耳赤、声嘶力竭。斗鼓中曾经出现过一方镲划破对方鼓的事,可见其激烈。最后,斗鼓在一方取胜的欢快气氛里结束。
壶口斗鼓使用的乐器不多,只有鼓、锣、镲三件,却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打击技巧的变化有正击、轻击、边击、邦击;镲有擦击、抛击、闷击、平击;每种击法还可细分,共打法技巧不下几十种。传统配置比例是一鼓对一镲。演奏方法是主鼓指挥,锣主奏,群镲齐鸣,众鼓争威,上百面鼓,成百付镲,共鸣齐奏时,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大禹征服蛟龙的威风。
表演时,表演者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镲手有“双人对镲”、“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镲在这里变成刀枪剑,演奏者则成为将校卒,威武雄壮,“舞”成了“武”。演奏中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镲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酣畅淋漓之感,“武”又成了“舞”。
二00五年,壶口斗鼓全面推出,在延安、西安等多次演出,引起轰动。八月,中组部长贺国强、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功国、延安市委书记王侠在壶口瀑布旁边观看了壶口斗鼓,非常高兴。
壶口斗鼓具有黄土高原质朴俊美的风情和黄河壶口豪迈奔放的风骨。既有陕北文化的醇厚,又有关中文化的酣美;它结合了陕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晋南威风风锣鼓文化的的精细,是秦文化和晋文化的精妙结合,它特有的艺术形式使它以全新的面貌成为陕北鼓林的姣姣者。黄河雄风天下扬,壶口斗鼓的雄壮气概将给世人带来的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和扬眉吐气的感觉盛宴。
黄陵木刻
黄陵木刻在继承木刻艺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木刻艺术的新工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木刻艺术焕发生机,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宜川胸鼓
宜川胸鼓,原名花鼓。历史悠久,以宋代以后在宜川黄河沿岸一带盛行,逐年演变流传,逢年过节,进行花鼓表演,民国时期,多为山西人扮演。建国后在原花鼓表演基础上不断加工改进,提高很快,在宜川城乡广为流传和发展,像刘世华、吴明盛等毫艺人,很有声望;后起之秀层出不穷,鼓手遍及全县。到80年代经改进,胸鼓曾多次参加省、地文艺演出,荣获嘉奖。
胸鼓表演以它矫捷刚劲,潇洒爽朗,节奏明快,清脆奔放的风格独树一帜。它既能登台表演,又宜街头广场演出,人数可多可少,男女皆有。舞者扮相别具一格,男女各穿不同服色,头扎英雄巾,佩戴武士樱,胸打英雄结,身背英雄花,腰系彩色绸,手腕紧袖口,下腿扎裹缠,脚穿登云鞋,形似鹤势螂形,玉貌丹唇,英俊威武。表演中花样繁多,最早由男女两人对舞,一人敲小锣,一人打小鼓;有的由一男击鼓,4~8个女鼓手执金钱棍,彩绸花扇围绕男鼓边敲边舞,有的鼓手一人身背多鼓,运用跑圆场,套八字,十字交叉,双打、连环打、围腰打,在扁担上打叫朝天一柱香,倒挂金钟。主要动作者前弓后箭,软腰,合腿,踢腿,转身等,旁有酥铰戏助兴。
到80年代,经过加工提高,发展很快。在宜川城乡广为流传,鼓手遍及全县,队伍庞大,男女鼓手各半,旁设打击乐队,运用秧歌步、跑跳步进行队形图案变化。主要有:双龙摆尾、金蛇摆阵、雪花飘飘、葵花向阳、四柱撑角、荷花怒放、天桥、人山等,主要动作有左右弓箭步、上打下打和平打,充分体现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表演时,男女鼓手左手握硬木槌,右手持牛皮软槌,打起来花而不乱,清脆有力,舞姿优美矫健。整个表演气势磅礴,绚丽多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自1991年春节期间本县首次组织了250余人的大型胸鼓表演团赴延安地区表演比赛,一举获得特等奖后,到1994年每年都组织有胸鼓表演队外出活动。1991年8月应陕西省政府邀请,由250人组成的胸鼓表演队参加“陕西省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随后参加了临潼市首届“石榴节”表演活动。9月,本县胸鼓参加陕西省文化厅组织的延安武鼓表演团,赴沈阳市参加了首届“中国沈阳秧歌节”优秀秧歌大赛,获得优胜大奖。张明雄获得个人表演奖。1992年奉县胸鼓队参加了中央、上海、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延安电视台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5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并向全国现场直播;9月,参加了在兰州市举办的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及鼓舞邀请赛,又获优胜大奖。1993年本县胸鼓队赴深圳市“锦锈中华”及中国民俗文化村进行了三个月的表演活动。1994年本县胸鼓队赴北京市参加了十月一日国庆节大型庆典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黄陵抬鼓
陕北道情
延川木刻
木刻,中国木刻版画,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以古元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版画家,充分发挥木刻短小精悍,易于掌握,便于战斗的特点,配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斗争,立下不朽的功绩。
延安一代青年木刻工作继承老一辈版画家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和借鉴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遗产,创作了一批具有强烈地方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版画作品,延川县文联秘书长、青年版画家刘宏祥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刘宏祥,男,生于1970年7月29日,陕西省延川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世界优秀人才大典》、《国际文化艺术人才典》等多部辞典中。
志丹刺绣
刺绣为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文献记载创於虞舜,考古出土遗物发现仅到商周。原始刺绣用途,本为装饰衣服以表徵地位尊卑,具有政治辅助工具的作用;後来始逐渐扩充为美化生活的装饰物,并且普及民间。至於刺绣具备的艺术性,随着发展阶段变化,呈现不同的特色。
刺绣在陕北流传较早,遍及陕北,以志丹金丁镇为中心的刺绣基地正在向产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主要形式有鞋垫、枕头顶、针扎、布动物、荷包、钱夹、马褂等。近几年,以康文莲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村妇女,通过在劳动中摸索体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刺绣水平不断提高,很受外地及国际友人的喜爱,被他们视为珍品。其作品主要特点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独具匠心,美观大方,精细繁琐,反映了农村妇女淳朴、善良、厚道的传统美德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刺绣工艺。
延川大秧歌
延川大秧歌又称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八场子、十六场子、三十二人场子等场子秧歌。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伞头,伞头起领唱和领舞的作用,而跟着伞头走的其他演员,主要是尽情地扭,谁扭的动作幅度大,体态灵活,谁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秧歌队伍里,有跑旱般、跑毛驴、跑竹马、蛮婆蛮汉等。尤其是蛮婆蛮汉的表演,重在一个“蛮”字,要蛮得滑稽,蛮得变态,蛮得可亲,普得可爱,他们诙谐凤趣,维妙维肖,把秧歌的欢庆气氛推向高潮。
延川大秧歌是陕北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它和黄陵、洛川老秧歌构成延安各具特色的两大民间秧歌。它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动作千姿百态,均图丰富多彩。多次参加省、市大型广场、舞台演出,多次获得省、市奖励。其特点是:感情纯朴而真,式犷悍而富有艺术性,朴实而赋有幽默感;形式优美,内容丰富,感情真实。
延长汉画像石
延长汉画像石,又称延长石刻画,是延长县民间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是古老的黄河文化沉淀的结晶。因其作品秉承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具有汉画像石的风骨而得名,拙中见朴、朴中纳绣、推陈出新、浑然天成为其主要艺术特色。作者大多是民间会石匠手艺的农民,作品刀法娴熟,线条流畅,若行云流水,不留匠气,具有金石味。画面通过黑白对比,空间造型,动态处理,尺之间,尽显风俗民情,人间万象。1986年挖掘整理出数幅作品在陕西省美术家画廊展出后,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同年经专家推荐参加了法国巴黎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受到了国外朋友的青睐。
安塞剪纸
剪纸,安塞人称窗花。历史悠久。代代相沿,民俗文化积淀很深,传统花样仍为“古时花”。安塞民俗给儿子定亲问媳妇有“不问人瞎好,只要手儿巧”的说法。民歌《迎亲歌》道:“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冒者,随意也。实际上安塞女子剪纸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安塞剪纸个性强烈,感情真挚,寓意深长。境内四条川道,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沿河湾的杏子河川以白凤兰、王占兰为代表,剪纸造型简单,意境概括,风格纯朴;高桥、砖窑湾的西河川,以曹佃祥、常振芳为代表,剪纸外形简练古朴,因而内部装饰繁丽,多采用线面结合的手法;化子坪的延河川以胡风莲、余步英为代表,剪纸装饰多以抽象的纹理造型,寓意含蓄;郝家坪至王家湾的坪桥川,剪纸形补古朴,以块为主,和石刻山像的造型颇为近似,古香古色,另外与靖边相邻的乡镇,形象较写实,剪法工细纤巧,类三边风格。
安塞剪纸,在内部装饰上,以随意装饰和意象装饰为主,有时用意象和具象装饰相结合,一般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纺锤纹、菱形纹以及云勾、万字、富贵、砖包城等。剪法上分双铰、单铰和零铰。双铰,即折铰,剪一些对称图案和局部对称纹饰;单铰,凡不能对称剪的形象,就用单铰。双铰和单铰相结合,是安塞剪纸的传统铰法。零铰,是将一幅剪纸局部形象分开单独剪出,然后在纸上拼成完整的图案。剪纸作者多不画草稿,而是大刀阔斧,剪随心走,信手剪来。安塞剪纸寄情寓意,颇有讲究。白凤莲说:“古年人剪花都有讲究,有故事,不能瞎铰。”她剪的坐帐花《石榴佛手》意为“九石榴,一佛手,守定娘再不走。”高文莲剪的《喜花》蝶(方言音为扇儿)鱼相戏,“蝶蝶鱼鱼,儿女缠缠”,是儿女多的意思。高如兰剪的《娃娃坐莲花》,有“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之说。
安塞剪纸按应用和内容分四类。第一类,春节用于美化环境。春节是安塞妇女显示技艺的最佳时节,不少家户住室就成了剪纸展览室,剪纸内容多为吉祥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保平安、镇邪恶的老虎、狮子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第二类,用于嫁娶时装饰洞房,剪纸最有讲究。寓意最深、最有趣的是窗子中间间的“喜花”和窑顶的坐帐花。“蛇盘兔,必定富”。十二属相,蛇又称小龙,龙为阳,男性,兔为阴,女性,是男女婚配之意。曹佃祥的《骑猪娃娃》,娃娃一手举鸟(阳),一手举蝎(阴);猪则寓意多子多福。第三类,用于宗教礼仪活动的装饰。过年都要给神龛上剪个门帘贴上。图案内容上,常用的贯钱、福连万字、云头、鸡、鱼、猪、灶狗等。还有门补、镇宅老虎等。第四类,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的底样,同样是一幅独立的剪纸艺术品,常见的有枕花样、鞋花样、针扎样、裹肚花样等。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塞剪纸已开始从传统用途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眯,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通过对大量民间剪纸的整理和制作,已有100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户央美术学院等馆收藏,《延安人民的怀念》大型现代剪纸,被毛主席纪念堂永久收藏。许多国外人士纷纷购买收藏,人称“具有生命力的陕北高原山菊花”。1993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1985年冬,曹佃祥、白风兰胡凤莲、高金爱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学表演,1982年法中友协邀请李秀芳赴法访问。她在法国雷恩市国际博览会上的表演,令法国市长惊讶不已,拿出她的剪刀反复观看,看是不是装了电子计算机。人们排起长队购买她的作品。1995年,曹佃祥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90年代后,安塞剪纸的题材也有了重大发展。它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特别是以革命圣地及领袖人物为素材的剪纸等艺术品,为延安旅游业增添了新的观赏内容。
参考资料
黄陵面花.网途旅游网.
民间艺术.延安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7 23:35
目录
概述
安塞腰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