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胜镇
重庆市大渡口区下辖镇
建胜镇,隶属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地处大渡口区西南部,三面临长江,南、东方向分别与巴南区鱼洞街道、巴南区莲花街道隔长江相望,西与跳磴镇接壤,北与八桥镇毗连,距大渡口区政府8.6千米,区域总面积16.06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以前,境域属人和镇。
1951年10月,设建胜乡。
1958年,改为建胜乡公社。
1966年9月,建胜乡公社更名建胜公社。
1984年上半年,重建建胜乡。
1993年,建胜乡撤乡设镇,改为建胜镇。
1995年1月,由九龙坡区划归大渡口区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7年,建胜镇下辖茄子溪新街、丰收一村、丰收二村、丰收三村、长征一村、长征二村、制材一村、制材二村、制材三村、石棉一村、石棉二村、钓鱼嘴、园林村、焦化村、金属村、电业村、铁运村、装卸村、纺材村、伏铁村20个社区。
2024年,建胜镇下辖百佳园社区、回龙桥社区、伏牛溪社区、白居寺社区、建路社区5个社区,四胜、群胜、四民、民胜4个行政村;下设7个居民小组、47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1月,建胜镇下辖5个社区、4个行政村:百佳园社区、回龙桥社区、伏牛溪社区、白居寺社区、建路社区、四胜村、四民村、民胜村、群胜村,镇人民政府驻茄子溪正街3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建胜镇地处大渡口区西南部,三面临长江,东与巴南区鱼洞街道、南与巴南区莲花街道隔长江相望,西与跳磴镇接壤,北与八桥镇毗连,距大渡口区政府8.6千米,区域总面积16.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建胜镇地处新华夏构造体系川东南弧构造带华山带状褶皱之南端,属典型山地地形,主要分成两级台地,台地连接处坡度较陡,中间夹带状平地,形成背斜面向斜的隔档式褶皱构造形状;背斜成山,向斜经剥蚀后为丘陵,地形为“两峡一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峰白居寺位于新建村3社,海拔376米;最低点钓鱼嘴位于建路村10社,海拔176米。
气候
建胜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5℃,极端最低气温-1.9℃,极端最高气温422℃,年平均相对湿度达81%;年平均日照数1080.4小时,全年无霜期达342天,最长365天,最短259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毫米,最大雨量1355毫米;夏季雨量占全年的38.7%,且多夜雨;年均雾日达92天,多出现在冬季。
水文
建胜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水系,长江自伏牛溪入境,由南向北;境内次级河流伏牛溪河,源自八桥镇青龙嘴,流经建胜镇群胜、四民、民胜村,境内全长10.5千米,流域面积15.9平方千米,年平均总流量634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
建胜镇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暴雨、水灾等;旱灾年均发0.9次,一般多在7月上、中旬出现,暴雨多发生在每年的5—9月;大于50毫米的暴雨每年约有24次,最大的一次日降雨量达193毫米;水灾严重的一次是1981年7月在该镇境内发生的两次大洪水,长江水位高达193.8米。
交通
建胜镇有G210国道、刘伏路、石伏路过境,G210国道境内长4千米。2011年末,建胜镇有县乡(镇)级公路23条,总长20.9千米。建胜镇有成渝铁路过境,拥有伏牛溪、茄子溪两个火车站;有长江深水作业码头。
历史文化
建胜镇因辖区六个村庄中两个村名含“建”字,三个村名含“胜”字,故取名“建胜”。
所获荣誉
全国文明镇”、“国家级节约型机关”、“重庆市平安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重庆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秀典型经验”、“重庆市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成效显著单位”等荣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24 14:33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