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
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
酖毒,重相设计。”
晋·范宁《<
春秋谷梁传>序》:“弑逆篡盗者国有,
淫纵破义者比肩。”杨士勋疏:“弑谓臣弑君;逆谓子弑父。”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以辰州刺史裴虔通,隋炀帝故人,特蒙庞任,而为弑逆,虽时移事变,屡更
赦令,幸免族夷。”
明·
谈迁《国榷·卷八十五》:“登莱巡抚
袁可立奏朝鲜废立:三月十三日,奉太妃命以李倧权国事。夫李倧弑逆,长此
安穷,当极为
申讨。”
清·何琇《樵香小记·有年》:“说者谓二君弑逆,不应有年而有年,故孔子
特笔以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