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龙河林场
隶属于五大连池市林业局管辖
引龙河林场位于五大连池市东北部,距市区100公路,隶属于五大连池市林业局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6′19″--126°54′45″,北纬48°48′10′-49°11′41″。东与小兴安林场毗邻,南与引龙河农场接壤,西与朝阳林场相连,北与嫩江县隔河相望。
地理概况
引龙河林场
山脉:林场地势为低山河谷区,施业区内山脊起伏较大,西部山脊部分岩石裸露。海拔在300—450米之间,整体地势没有明显的倾斜,呈腹部高周围低之势。
水系:施业区内河网较密,水源丰富,共有大小河[font]3条,均属嫩江流域一级支流科洛河支流,较大河流(集水大约0.12平方公里)1条,位于林场东部20公里处的卧牛河流域,流程15公里。第2条位于林场北部2公里处的七十里河,流程15公里。第3条位于林场西部3公里处的乌库伊河,流程25公里。
气候:林场地处高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寒温带之间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降水集中,气候温热、 湿润。春秋两季天气多变,全年平均气温1℃,无霜期98天,结冰期长达6个多月,年降水量600毫米,日照时数2190小时,平均积温1800℃,根据气候特征确定4—5月春季, 6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为秋季,11月—3月为冬季。
土壤:共分[font]5个种类,从土壤分布来看,随海拔地势升高而变化,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地、洼地、河流两岸平坦地分布的土壤顺序为沼泽土——草甸土——草甸暗棕壤——潜育暗棕壤。海拔400米以上的土壤主要以暗棕壤为主。
植被:属小兴安岭植物区系。主要乔木树种有柞树、椴树、杨树、柳树、白桦、黑桦、枫桦、色木等10多种天然林,兴安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灌木有榛子、胡枝子等20多种,草本植物有100多种。其中,中草药有党参、黄芪等20多种;山野菜主要有薇菜、蕨类等10多种;菌类有元蘑、榛蘑、猴头蘑等10多种。
野生动物:主要有棕熊、黑熊、麋鹿、狍子、狐狸、狼、等30多种。
经济状况
林场现有职工66人,其中干部7人,工程技术人员3人。设有林业派出所、木材综合加工厂。固定资产100万元。年产值300万元,利润80万元。施业区内共有12个自然村屯,3个国营农场下属分厂,社会人口3000人。境内自养一般林区公路9公里,防火公路、乡道、大车道形成较发达的交通网络。
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42694公顷,林业用地3800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928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公顷,无林地8289公顷,苗圃5公顷。森林总蓄积量126239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font]28057公顷,总蓄积1190580立方米。树种为白桦、黑桦、柞、椴、杨树等。人工林面积1233公顷,总蓄积71810立方米。树种为兴安落叶松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26517公顷,占林业用地的69.8%。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1934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50.9%;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7173公顷,占林业用地的18.8%。区划商品林总面积11486公顷,占林业用地的30.2%。
建设情况
1969年建场以来,广泛开展经营活动。认真贯彻林业建设方针、植树造林、封山育材,积极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得以恢复和发展。
营林生产:到目前为止,林场共植树造林1223公顷,其中郁闭成林1222公顷。封山育林5万公顷次,抚育森林2万公顷次,形成年采伐3000立方米,更新造林3000亩的生产能力。同时,结合森林的培育积极开展了抚育、采伐利用,10年累计生产木材3万立方米,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木材加工:场办木材加工厂年产方材800立方米,板材1000立方米,远销浙江、上海等地,年利润40万元。
多种经营:建成农业基地70公顷,年产大豆70000公斤,建立养牛基地1处,养殖黄牛200余头,养猪200头,养鱼2万尾,年利润50余万元。
林场有各类砖木公用、民用建筑万余平方米,各种车辆40余台,安装有闭路电视、电脑、电话、对讲机、及24米高的防火塔等设施
发展方向
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在总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整体效益。二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有组织地对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同时积极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中药材、经济作物、食用菌、养殖林蛙等项目
发展项目
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开发系列高档实木家庭、办公家具;每年育苗2公顷,造林115公顷;大力开发北药。林场都柿资源较丰富,在5年内建成都柿果酒生产基地
林场场长:张凤巢
参考资料
林场简介.中国林业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0:51
目录
概述
地理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