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倬元
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原成都地质学院院长
张倬元(1926年12月—2022年3月18日),河北省乐亭县人。1946年9月考入了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1957年12月,为服务国家建设需要,调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先后担任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副主任,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副院长、院长。
人物生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
1984年1月评定为博士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地矿部和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他是我国和国际著名工程地质学家,斜坡稳定、库岸稳定、地质灾害和水电工程地质专家,工程地质学科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专业实验室及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历任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水文工程地质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
2022年3月18日4时38分,张倬元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6岁。
研究方向
斜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式、稳定性评价及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运动机制、危险性评价、失稳时空预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
主要贡献
数十年来,张倬元教授深入西南、西北各大水利电水工程实际,承担勘察、咨询及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取得多项达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被生产部门采用并获得重大社会及经济效益。在斜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式、稳定性评价及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运动机制、危险性评价、失稳时空预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倡导系统工程地质分析和全过程动态演化研究,开展全过程物理及数值模拟,形成了“地质过程机制分析与定量评价”的学术思想体系和斜坡稳定性系统工程地质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近年来又探索非线性科学在工程地质学中的应用。
发表论文120篇,出版专著十余部,编著、编译出版系列教材及教学用书十余部。
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奖掖后进,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30名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为我国工程地质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从多方面为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发展和水利水电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科学研究及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部省级奖。并先后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人物评价
张倬元是我国和国际知名的工程地质学家、教育家,斜坡稳定、地质灾害和水电工程地质著名专家,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西藏现代化地质工作的开拓者之一,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最早发现者之一。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工程地质协会滑坡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科联滑坡工作组成员,国际大坝委员会库岸稳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48年,张倬元扎根西南、西北各大水利电水工程和重大交通工程,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地质技术难题,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使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5 17:4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