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工程专家
张光义,男,汉族,1935年9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工程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科技委主任、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5年9月3日,张光义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
1962年2月,在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无线电技术专业,并毕业。
1962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担任载人航天工程中所需的三部大型精密跟踪雷达和一部相控阵雷达的总设计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01年,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60年代,张光义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研制中国第一部电扫描三坐标雷达。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张光义积累了宝贵的相控阵雷达工程经验,有较深的理论造诣,负责中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的总体设计,曾参加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研制工作,解决多项关键技术。
1997年,张光义担任机载雷达技术负责人,主持和参加研制工作全过程。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张光义获1994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2018年4月,张光义出版有《相控阵雷达系统》《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等专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人才培养
张光义认为,别人永远不会把尖端国防科技拱手让人,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勇于探索尖端科技“无人区”,才能从跟跑、并跑最终到领跑。
张光义认为,要发挥学院整体优势,整合专业力量,带动一批人;张光义鼓励教师多交流,营造学术氛围;在科研方面,张光义认为要大胆探索与创新。
张光义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并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敢攀雷达领域高峰,认为要结合工作需要,勤奋学习工作,发挥团队优势,不断总结创新。
自1982年开始,张光义一直为硕士生班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亲授“现代雷达系统”、“雷达原理”、“相控阵雷达技术”等课程。
2006年1月5日,张光义为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师生作了题为《雷达探测技术有关问题讨论》的学术报告。
2009年6月5日下午,张光义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行政楼报告厅为南京邮电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相控阵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荣誉表彰
1997年,张光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张光义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总装备部科技委探测技术专业组顾问,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少年怀志出乡关,为国建功白鬓还。(民盟泸州外国语学校支部主委范正权评)
张光义是伴随新中国国防事业成长的一代人,他心系国防,敢于担当,积极引进中国国外先进技术,组织领导了多种先进体制雷达的研制工作,解决多项关键技术,为中国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开创了辉煌的过去,把握当下,又将策马扬鞭奔向新的未来。(科普中国评)
参考资料
张光义.中国工程院.
主要经历.中国工程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9:2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