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邨
中国辽宁籍画家
张芳邨,原名张利,1966年生,中国籍,著名画家
人物简介
张芳邨,男,画家。原名张利,1966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幼年从父学习绘画,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深造学习。2005年、2006年分别获得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
个人经历
1991年,加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
1992年,作品在台湾高格画廊和香港云峰画廊展出。
1993年,作品在金孔雀艺术中心展出。
1994年,作品在北京音乐厅画廊展出。
1997年,首次将科学中的BZ现象引入到绘画中来,并独创了“BZ绘画”。
2006年12月12日在中国钓鱼台国宾馆举办“BZ艺术”个人大展新闻发布会
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厅举办“BZ艺术”个人大展
由文化部部长高占祥亲自剪彩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报刊进行了报道
雅昌艺术网等多家网站及各大专业书刊进行了报道和发表
作品受到公众、专家及美术界的关注和收藏
BZ艺术作品曾荣获第12届、第13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
2008年6月,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举办“BZ状态”张芳邨抽象艺术展。
2008年7月14日作品在德国、法国、奥地利举办巡回展出
2008年12月13日《张芳邨BZ艺术展》在FANGART展出
2009年1月,参加“重返现代”09中国抽象艺术展。
2009年4月,参加“跨度”中国抽象艺术邀请展活动。
2009年7月,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参加“第三空间”锦都艺术馆藏展(二)
2011年11月28日在北京成立BZ艺术工作室
2013年4月23日和著名台商海峡两岸文化使者王茗茗女士合作成立BZ艺术团队
2013年10月,担任“中国梦大型宣传组画”唯一授权画家。
2013年12月4日参加北京万隆拍卖有限公司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2014年3月10日首届百名艺术家创作及大型国际精品特邀作品世界巡展
2014年6月,参加北京万隆拍卖有限公司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2014年8月《中华儿女》特刊出版BZ艺术家张芳邨个人画册
2015年4月16日参加首届中国(潍坊)国际艺术双年展
2015年9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种绘画材料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2015年7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BZ艺术家张芳邨自传《爱之痕》
2015年7月3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个人画展
2015年6月,出席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并为大会展示其创作的系列BZ艺术作品《心的历程》。
2016年6月25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张芳邨BZ艺术自传书《爱之痕》在北京万国城当代MOMA大讲堂官方发布。
2016年7月10日参加在法国举办的第三届戛纳中法文化艺术展。
2016年9月10日参加法国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获奖作品国内巡展(日照博物馆展)
2016年9月20日参加法国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获奖作品国内巡展(烟台艺术馆展)
2016年10月参加美国105年金像奖艺术展
2016年11月25日参加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和首都马德里举办的“一带一路”中西文化交流艺术展
2016年12月获得台湾发明专利证书“BZ艺术高温颜色釉瓷板画制作方法”。
2017年10月,获得“BZ高温颜色釉”发明专利。
2017年10月,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举办“BZ艺术状态”张芳邨艺术展。
2017年10月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证书“BZ高温颜色釉”。
2018年1月获得台湾发明专利证书“BZ釉绘画颜料材料组合物及绘画方法”。
2018年3月28日在北京建立BZ艺术馆工作室
2018年4月10日BZ艺术受邀到日本东京都美术馆举办展览
2018年8月BZ艺术发明专利在四种媒介上,在美国核准获得。
2018年9月13日在中国北京发布BZ艺术全球官方网站
2018年11月获得欧盟发明专利证书“BZ釉绘画颜料材料组合物及绘画方法”。
2018年11月获得日本发明专利证书“BZ高温颜色釉瓷板画的制作方法”。
2019年4月BZ艺术受邀到西班牙毕加索美术馆举办展览
2019年10月BZ艺术受邀到美国加州大学演讲举办展览
2020年3月获得美国发明专利证书“BZ釉绘画颜料材料组合物及绘画方法”。
2020年5月获得俄罗斯发明专利证书“BZ釉绘画颜料材料组合物及绘画方法”。
艺术评价
发明专利
获得荣誉
2007年1月,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中,获得“中国艺术博览金奖”
2016年7月,在第三届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展中,获得艺术杰出贡献奖。
2016年11月,张芳邨在首届一带一路西中文化交流艺术展中,获得西中文化艺术“优秀奖”。
艺术阐释
探究艺术本体 展现宇宙奥秘
——张芳邨“BZ艺术”解读
文/王端廷(著名艺术批评家)
从一定意思上说,一部西方现代艺术史就是一部不断追寻艺术本体、深入探索万物本质的历史。从印象派开始,艺术摆脱了宗教和政治的束缚,而走上自立自主之路。正所谓“画什么”不重要、“怎样画”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后印象派、新印象派、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未来派和抽象派等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纷纷出笼。经由这些流派的步步推进,题材的意义被完全消解,具象因素被彻底褫夺,在抽象主义作品中,艺术变成完全独立于客观世界的自足世界。
法国现代诗人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于1913年发明了“纯艺术”或“纯绘画”(Pure art / Peinture pure)概念,指出了上述各流派艺术的共同品性。他主张绘画没有文学和实用的内容,应该像植物一样纯粹。
实际上,虽然形式主义艺术抛弃具象,强调“点线面”等形式语言本身的独立价值,但正如抽象艺术之父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所说“数是一切抽象表现的终结”,纯形式的抽象艺术仍然是有内容的,这就是生命和宇宙的本质。也就是说,形式主义兼有回归艺术本体和揭示世界本质的双重使命。应该说,形式主义艺术的纯粹性是一目了然的,而作为与形式主义完全对立的观念主义竟然也是艺术纯粹化的同盟军,可能让人不易理解。观念主义者将非形式的现成品、装置和行为作为艺术,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既然艺术来源于人的思想,那么思想本身就是艺术。对于绝对观念主义者而言,艺术就是头脑中无形无象、不可见的思想。由此可知,不管是形式主义还是观念主义,探寻包括艺术在内的世界的本质是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共同方向和最终目的。
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曾经说过“真实仿佛躲在一层薄幕的后面,你揭去一层,却又有一层,一层又一层,真实永远隐藏在一层薄幕的后面,然而我似乎每天都更进一步。就为这个缘故,我行动起来,不停息地,似乎最后我终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他的这段话不仅是对他那些火柴棍般的雕塑人像的阐释,也不啻是对整个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历程的总结。
张芳邨的艺术道路并不奇崛,像当今绝大多数中国艺术家一样,他接受过学院派写实主义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但当他开始独立艺术创作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成为他追求的方向。张芳邨的第一批成熟的作品是一系列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式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这些作品尺寸大多比较大,其中一幅名为《创世记》的作品的尺幅是312x3680厘米,堪称宏幅巨制。2006年,他携这批作品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随后又于2008年在德国、法国和奥地利巡回展出。虽然这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为张芳邨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但真正使他受到学术界关注的缘由是他发明的“BZ艺术”及其创作成果。
张芳邨是一位对科学充满热情的艺术家,早在1997年,他就发现了“BZ反应”理论并萌生了将这种化学原理用于艺术创作的想法。
“BZ艺术”的诞生意味着张芳邨的艺术实现了从形式探索向材料研究的转换和飞跃,这是形式主义艺术发展到极简主义之后现代艺术合乎逻辑的发展,是人类向艺术本体更进一步探究的新里程。
张芳邨的“BZ艺术”将原本作为绘画材料的颜色从服务于形式的功能中脱离出来,从塑造形象、乃至绘制“点线面”的用途中独立出来,呈现其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状,让我们领略色彩本身的神秘、奇异和美妙。这是一种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艺术创造。
成长经历
第一章 一本1993年的画册
中国第一个拍卖行印制的93国际拍卖画册中记录。
张芳邨的《长发少女》的起价26000.00元,吴冠中的一幅画,起价是人民币25000.00元,吴作人的一幅画是18000.00元;还有黄胄的画等等。
第二章仰望星空的人最智慧
年幼的小芳邨常常喜欢观察星星,浩淼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秘密?怎么才能找到这些秘密?
非常渴望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他的数理化在初中之前都是第一名,在数学物理的学习中,他尝到了无数乐趣。
因为他同时还有一项当时让大家惊讶的技能——绘画。当时流行画领袖人物画像,他画得竟然比大人还好,被当地人视为绘画神童。
芳邨的父亲上过学,加上得天独厚的绘画才华,所以在鲁迅美术学院(简称鲁美)当上了又红又专的美术教师,鲁美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2013年,被批为“中国一流大学”。
小小科学迷到理科尖子生
一般来说,喜爱艺术,尤其是绘画的孩子,都不太喜欢读书,更不喜欢数理化之类演算和推理类的学科。他们大都喜欢感性的东西,有些人甚至拒绝理性的学科。
张芳邨在中央美院遇到很多优秀专业老师。在曾经教过靳尚谊的徐悲鸿的大弟子戴泽教授的课程学习中,张芳邨获得了最高分。获得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李骏教授,杨红太教授,卫祖阴教授……都在美院指导过张芳邨。
当时在王府井的高格画廊里,就有芳邨的写实画被标美金出售。同时在高格画廊展销画作的还有著名画家靳尚谊、吴冠中、李骏、戴泽等的画作。芳邨的画当时标价是两万美金。他的老师李骏的画标价是10万美金。
张芳邨已经在油画布、宣纸、高温颜色釉等介质上成功绘制了BZ自组画作。
当今美术界的爱因斯坦
文/王博(《投资与合作》主编)
张芳邨出生于书画世家,毕业于中央美院。长期以来,他追求情怀豪放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关注绘画艺术元素自主的现象。1997年,他发现BZ画法;2006年,他潜心研究10年的BZ画法问世。这一画技的诞生,使得神秘的BZ绘画形式,告别了传统的以笔和颜料绘画的原理,转而通过矿物质的化学反应呈现色彩瑰丽、形态多维的艺术作品。这一史无前例的绘画发明,让张芳邨从此成为世界上颠覆人类美术史的绘画科学家。
发明“BZ绘画”
张芳邨从小喜爱天文学,但受执教鲁艺的家父影响,他最终走上了绘画之路。考入中央美院后,他师从于靳尚谊先生,学习具象写实绘画。可是,长期的绘画实践中,他总觉得写实画法无法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怀。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书上看到一种简称为“BZ”的化学反应,从此,“BZ”科学为他打开一个神奇的世界。
所谓“BZ反应”,就是前苏联科学家别罗索夫和柴波廷斯基在1959年共同发现并以他们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化学反应原理。
张芳邨解释,他正是看了普利高辛的书,受到“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加之个人反复研习、实验,才成功地将BZ原理应运到自己的绘画创作实践中。
2006年,张芳邨终于将研究10年的BZ画法正式面世、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盛大的个人BZ绘画作品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14:3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