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大同年间,被召补为国子《正言》生。梁武帝曾于文德殿解释《干》、《坤》、《文言》,张讥与陈郡
袁宪等参预其中,梁武帝诏令论议,诸位儒生没有敢先出言的,张讥便整容而进,咨询审问循环,辞令温文尔雅。梁武帝十分惊异,赐他裙襦绢等,并说“表彰你的研习古事之功力”。
梁简文帝
萧纲在东宫时,出士林馆发布《孝经》题,张讥论议往复,很被萧纲叹赏,自此每有讲论集会,简文必定派人召张讥。到侯景叛乱,在围城之中,张讥还侍奉哀太子在武德后殿讲《老》、《庄》。梁台城陷落,张讥崎岖避难,终不事侯景。侯景被平定,任临安令。
天嘉年间,改任国子助教。
陈高宗时,张讥历任建安王府记室参军,兼东宫学士,转任武陵王限内记室,学士照旧。
陈叔宝在东宫,召集宫中官员宴会,其时造玉柄鹿尾刚成,陈叔宝亲手执之,说:“当今虽然士多如林,至于可以捉此物的,只有张讥。”当即亲手授给张讥。乃命他在温文殿讲授《庄》、《老》,高宗驾临宫中听讲,赐他自己所穿衣服一袭。
陈后主陈叔宝继位,张讥领南平王府谘议参军、东宫学士。接着改任国子博士,学士照旧。陈后主曾驾临钟山开善寺,召集从臣坐于寺的西南松林下,诏召张讥讲义。这时玉柄鹿尾未到,后主诏取松枝,亲手给张讥,说“可代尘尾”。后主面对群臣说“这就是张讥后事”。
周弘正在国学,阐发《周易》题,周弘正第四弟周弘直也在讲席。张讥舆周弘正论议,周弘正理屈,周弘直正襟危坐厉声而说,助周弘正申理。张讥便脸色严肃地对周弘直说:“今日义集,辩正名理,即使知道兄弟有急难,四公你也不得帮助。”周弘直说:“我助君师,有何不可?”举座以此为笑乐之谀。周弘正曾对人说:“我每次登座,见张讥在席,便感到有点懔然。”
讥性恬静,不求荣利,常慕闲逸,所居宅营山池,植花果,讲《周易》、《老》、《庄》而教授焉。吴郡
陆元朗、朱孟博、一乘寺沙门法才、法云寺沙门慧休、至真观道士姚绥,皆传其业。
讥所撰《周易义》三十卷,《尚书义》十五卷,《毛诗义》二十卷,《孝经义》八卷,《论语义》二十卷,《老子义》十一卷,《庄子内篇义》十二卷,《外篇义》二十卷,《杂篇义》十卷,《玄部通义》十二卷,又撰《游玄桂林》二十四卷,后主尝敕人就其家写入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