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明,苏州吴人也。初受学于
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大建中,太子征四方名儒,讲于承先殿。德明年始弱冠,往参焉。
国子祭酒徐克开讲,恃贵纵辨,众莫敢当;德明独与抗对,合朝赏叹。解褐始兴王国左
常侍,迁
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
隋炀帝嗣位,以为秘书学士。大业中,广召经明之士,四方至者甚众。遣德明与鲁达、孔褒俱会
门下省,共相交难,无出其右者。授国子助教。
王世充僣号,封其子为
汉王,署德明为师,就其家,将行束脩之礼。德明耻之,因服巴豆散,卧东壁下。
王世充子入,跪床前,对之遗痢,竟不与语。遂移病于成皋,杜绝人事。
王世充平,
太宗征为秦府
文学馆学士,命中山王
李承乾从其受业。寻补
太学博士。后高祖亲临释奠,时
徐文远讲《
孝经》,沙门惠乘讲《波若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德明难此三人,各因宗指,随端立义,众皆为之屈。高祖善之,赐帛五十匹。
贞观初,拜
国子博士,封吴(兴)县男。寻卒。撰《
经典释文》三十卷、《老子疏》十五卷、《易疏》二十卷,并行于世。太宗后尝阅德明《经典释文》,甚嘉之,赐其家束帛二百段。
撰有《
经典释文》,30卷。首为《
序录》,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次《
周易》一卷,《
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
周礼》二卷,《
仪礼》一卷,《
礼记》四卷,《
春秋左氏传》六卷,《
公羊传》一卷,《
谷梁传》一卷,《
孝经》一卷,《
论语》一卷,《老子》一卷,《
庄子》三卷,《
尔雅》二卷。其中因唐代《
孟子》尚不为经书,故未收入。而《老子》《庄子》因魏晋以后影响很大,故也收入。至贞观中陆德明去世后,
唐太宗见到此书大为赞赏,此书方大为流行。
第一,首次明确按著述早晚次序,论述十二部经典诞生的演变史。西汉
刘歆班固还没有明确地提出以经典著述早晚次序排列。他认为,《
周易》肇于
伏羲古文尚书》起于五帝之末,故次于《易》。《
毛诗》起周文兼《
商颂》,故在
尧舜之后。《周礼》《
仪礼》并
周公所制,宜次于《诗》;而《
周礼礼记春秋》是
孔子所作,当后于周公。
左丘明仲尼公羊高受于
子夏谷梁赤孝经论语汉学尚书》《诗》《
三礼》三《传》《孝经》《
论语》。紧接着是《
老子》《
庄子》,其列在经典后,是南朝崇尚
玄风的表现。最后是《
尔雅》。
《易》学史:认为
伏羲氏始画八卦,重为六十四卦。
文王作
卦辞,周公作
爻辞十翼田何。西汉
有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之学,传京氏学者尤多。古文《易》有费氏、
高氏之学,东汉费氏兴而高氏微。西晋末
永嘉之乱,诸家之学或亡或无传者,唯
郑玄注和
王弼王氏《
春秋》学史:认为《春秋》即鲁之史记,孔子之而作《春秋》。
左丘明曾与孔子一起观书于太史氏,故为之传。后有公羊、
谷梁、邹氏、夹氏之传。邹氏、夹氏有录无书,不显于世。西汉,《
公羊传》盛行,其学又分严氏、颜氏之学;《
谷梁传》于
汉宣帝时一度盛行。东汉,《
左传》大兴。迄今,《左传》盛行,二《传》渐微。
至于《
孝经》,《释文》用郑玄注十八章本;《
论语》用魏何晏《
集解》本;《
尔雅》据
东晋郭璞注本。陆德明还对上述三种经典的源流作了简明的叙述。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继承《
七略》《
汉书·艺文志经典释文》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