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省”为
官署名称,
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
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
三省六部制成为与
尚书省、
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
西晋。
官职
历史资料
《旧唐书·职官志》说:“
秦汉初,置侍中,曾无
台省之名。至晋,始置门下省。南北朝皆因之。龙朔改为东台,
光宅改为鸾台,神龙复旧”。东汉时即设侍中,秩
比二千石,属于
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晋称门下省。唐曾改为东台、鸾台、
黄门省等,旋复旧称。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
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
纳言、
左相、
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
黄门侍郎、
给事中、散骑常侍、
谏议大夫、
起居郎等官。宋初门下省仅主朝仪等事。神宗元丰改官制,始恢复审查诏令的旧制。
南宋初,中书、门下合并为一。辽金亦置门下省。元以后废。
人员设置
侍中二员。(隋曰纳言,又名
侍内。武德为纳言,又改为侍中。龙朔改东台左相,光宅元年改为纳言,神龙复为侍中。开元元年改为黄门监,五年复为侍中。天宝二年改为左相。至德二年复改为侍中。武德定令,侍中
正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升为
正二品。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
政事堂。
永淳二年七月,
中书令裴炎以
中书执政事笔,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中书令
张说改政事堂为
中书门下,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也。)侍中之职,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务,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凡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抄,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议,五曰表,六曰状;皆审署申覆而施行焉。凡法驾行幸,则负宝而从。
大朝会、大祭祀,则板奏中严外办,以为出入之节。舆驾还宫,则请解严,所以告礼成也。凡大祭祀,皇帝致斋,既朝,则请就斋室。将奠,则奉玉及币以进。盥手,则取匜以沃。洗爵,则酌罍水以奉。及赞酌泛齐,进福酒以成其礼焉。若享宗庙,则进瓒而赞酌郁酒以稞。既稞,则赞酌醴齐。其余如飨神祇之礼。藉田,则奉耒以赞事。凡诸侯王及四夷之君长朝见,则承诏而劳问之。临轩命使,册后及太子,则承诏以命之。凡制敕慰问外方之臣及征召者,则监其封题。若发驿遣使,则给其传符,以通天下之信。凡官爵废置,
刑政损益,皆授之于记事之官。既书于策,则监其记注焉。凡文武
职事六品已下,所司进拟,则量其阶资,校其才用,以审定之。若拟职不当,随其优屈,退而量焉。
门下侍郎二员。(隋曰黄门侍郎。龙朔为
东台侍郎,
咸亨改为黄门侍郎,
垂拱改为鸾台侍郎,天宝二年改为门下侍郎,乾元元年改为黄门侍郎,大历二年四月复为门下侍郎。武德定令,中书门下侍郎,同尚书侍郎,
正四品上。大历二年九月敕升为正三品也。)门下侍郎掌贰侍中之职。凡政之弛张,事之与夺,皆参议焉。若大祭祀,则从升坛以陪礼。皇帝盥手,则奉巾以进。既帨,则奠巾于篚,奉瓠爵以赞献。凡元正、冬至天子视朝,则以天下祥瑞奏闻。
左散骑常侍二人,
从三品。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隋废散骑常侍。贞观元年复置,十七年为
职事官。
显庆二年,分左右,隶门下、中书省,皆
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谓之八貂。龙朔二年曰
侍极。
左
谏议大夫四人,
正五品上。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武后垂拱二年,有鱼保宗者,上书请置匦以受四方之书,乃铸
铜匦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匦曰“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玄”,在北,
告天文、秘谋者投之。以谏议大夫、
补阙、拾遗一人充使,知匦事;
御史中丞、
侍御史一人,为理匦使。其后同为一匦。
天宝九载,
玄宗以“匦”声近“鬼”,改理匦使为献纳使,至德元年复旧。宝应元年,命中书门下择正直清白官一人知匦,以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理匦使。建中二年,以御史中丞为理匦使,谏议大夫一人为
知匦使;投匦者,使先验副本。开成三年,知匦使
李中敏以为非所以广聪明而虑幽枉也,乃奏罢验副封。
武德元年置谏议大夫,龙朔二年曰
正谏大夫,贞元四年分左右。
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
掌侍左右,分判省事,察
弘文馆缮写雠校之课。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季终,奏驳正之目。凡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
三司详决失中,则裁其轻重。发驿遣使,则与侍郎审其事宜。六品以下奏拟,则校功状殿最、行艺,非其人,则白侍中而更焉。与御史、中书舍人听天下冤滞而申理之。
门下省有
录事四人,
从七品上;主事四人,
从八品下。有
令史二十二人,
书令史四十三人,甲库令史十三人,能书一人,传制二人,
亭长六人,掌固十四人,脩补制敕匠五人,装潢一人。起居郎领令史三人,赞者六人。武德三年,改给事郎曰给事中。
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
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
廷议,小则上封事。武后垂拱元年,置
补阙、拾遗,左右各二员。典仪二人,
从九品下。
掌赞唱及殿中版位之次,侍中版奏中严、外办,亦赞焉。隋谒者台有典仪,武德五年复置,隶门下省。
城门郎四人,
从六品上。掌京城、皇城、官殿诸门开阖之节,奉管钥而出纳之。开则先
外后内,阖则先内后外;启闭有时,不以时则诣閤覆奏。有令史二人,书令史二人。武德五年,置门仆八百人,番上送管钥。
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掌天子八宝及国之符节。有事则请于内,既事则奉而藏之。大朝会,则奉宝进于
御座;行幸,则奉以从焉。大事出符,则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兼以
敕书;小事则降符函封,使合而行之。凡命将、遣使,皆请旌、节,旌以颛赏,节以颛杀。有令史二人,书令史三人,主宝二人,主符四人,
主节四人。武后
延载元年,改
符玺郎曰符宝郎;开元元年,亦曰符宝郎。
机构
介绍
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
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发展成为与
尚书省、
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
西晋。
侍中
侍中在秦代是由丞相派赴殿中往来奏事的府史,因其在宫殿内供职,故称侍中。汉代成为加官,凡加此官号者,便可出入宫禁,为皇帝左右侍从,备顾问,并分管皇帝服用之物,下至虎子(便器)、
唾壶之类也包括在内。内外朝官多可获得此种称号,并无员额,多至数十人。侍中由于在皇帝左右,有代皇帝“省(阅)尚书事”的责任,因此能参预决策。但在东汉后期宦官专政,比侍中更为接近皇帝的
中常侍、
小黄门等掌握了“受尚书事”的权力,侍中在政治上的作用受到限制。东汉末,宦官被诛后,
献帝于即位之初,设置侍中、给事
黄门侍郎各六人,在皇帝左右
省尚书事。从此侍中、黄门侍郎有了定员和专责,地位逐渐重要。
魏晋时期,侍中定员四人(用作加官的侍中不在此数内)。
三国时,侍中在魏、吴、蜀的政府中的地位都十分重要。黄门郎(即黄门侍郎)成为士人羡慕的要职。魏齐王芳时,王弼以未能在门下为黄门郎而遗憾。吴孙权用
胡综、
是仪为侍中,专典机密,“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蜀相
诸葛亮出师北伐时,上表嘱咐后主
刘禅要信任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
董允,“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这些事例都足以说明侍中、黄门侍郎的重要地位。西晋时,侍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武帝用
任恺为侍中,委任他综管大小事务,当时连最有权势的开国元勋
贾充也十分惧怕他。到了东晋以后,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即皇帝颁发诏书,一定要先通过门下省,从而形成了门下省的封驳权(即审核权)。这种封驳权发展到唐代,达到它的最高点。侍中在政治上发挥的作用,以
北魏更为显著。北魏早期官制脱胎于部落制度。什翼犍时,置左右近侍,侍值禁中,传宣诏命,以诸部大人及豪族良家子弟为之。无常员,或至百数,其职位类似侍郎。又置
内侍长四人,主顾问,拾遗应对,其职位类似于侍中。后来,道武帝
拓跋焘称帝建国,模仿魏晋官制,于是这种与门下省制度大致相当的内侍长、近侍之职,便取得了侍中、散骑侍郎等名称,并继续享有重要地位,
太武帝时,穆寿、
张黎均以侍中辅政。
宣武帝末,于忠为侍中兼
领军,既居门下,又总禁卫,秉朝政,权倾一时。北齐时宰相执政者也多兼侍中之职。
给事中
以给事(供职)于官省之中得名。在汉代也是加官,大夫、博士、
议郎等,凡加此官号者,便得在宫殿中任职。本无员额,
曹魏时,或为加官,或为正员,以后历代或有或无。隋以前地位在黄门侍郎之上。隋无此官,后移尚书吏部之给事郎于门下省。唐代改名
给事中,定员四人,地位在黄门侍郎之下。给事中职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诏敕有不便者,涂改还奏,谓之“涂归”。所以唐代给事中具体执行门下省的封驳权,地位至为重要。这时的给事中已非隋以前的给事中,不过袭用其名而已。唐代给事中也曾改称东台舍人、鸾台舍人
等名。由于它有驳正诏敕的职责,逐渐演变成为谏官。散骑常侍、
员外散骑常侍、散骑侍郎、
员外散骑侍郎等官,原属
散骑省,后又属
集书省,隋代始并入门下省。其职掌侍从规谏,实际上是位望通显而无具体
职事的闲职,仅用来作为高级官吏的荣誉衔。
唐高宗时,又分散骑为左右,左属门下,右属中书。
其他信息
此外还有
左补阙、
右拾遗各六人,掌讽谏;
起居郎二人,掌记录时事,作
起居注。这些都是唐代增设的官职,也属门下省。门下省在宋代形式上还存在,实际职权已移至其它机构,其长官成为寄禄虚衔。辽代
南面官系统中有门下省,职掌、官名、员额与宋制略同。金废除门下省。元代以后,门下省不再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