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
中华姓氏之一
李姓,宋朝第二大姓。元朝明朝第三大姓。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李姓人口达到1.009亿人,为全国第二大姓。
历史发展
追本溯源
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故里,也是李姓发源地。天下李姓根在鹿邑,鹿邑也是海内外李氏宗亲寻根拜祖的圣地。
姓氏起源
关于李姓的源流,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源出嬴姓。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一作咎繇嬴姓,一说:姬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至商纣王时,世袭为理官的理徵因直谏触怒纣王被杀,其子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后到豫东鹿邑定居。因沿途食李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生存,为了报答“李子”保命之恩和躲避纣王的追捕,并且理、李同音,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从此中国有了李姓。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
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 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李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 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李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被赐姓李。
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先是徐、邴、安、杜、、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从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5、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1)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如:①蒙古族李雅拉氏,源出陈蒙古八旗,原居于丹东岫岩奇风岭地区,时有当地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Liyal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取其姓首字谐音汉字“李”为氏。②蒙古族巴鲁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r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李氏、白氏、苏氏等。③蒙古族卓巴鲁特氏,亦称卓巴鲁忒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ba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中有李氏。
(2)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如:①满族库雅拉氏,亦称揆雅拉氏,源出库雅拉女真,以部为姓,满语为Kuyala Hala,世居东海(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李氏、胡氏、孔氏、礼氏等。②满族李佳氏,亦称李家氏,满语为Ligiya Hala,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李氏、佟氏。③满族鲁布哩氏,亦称鲁布里氏、礼林德利氏,满语为Rubur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等地后有蒙古陈巴尔虎部族人引为姓氏者,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李氏、孙氏等。④满族穆和林氏,满语为Muhelin Hala,世居穆和林,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李氏。⑤满族穆里雅连氏,源出费雅喀奇勒尔女真,满语为Muliyalian Hala,世居黑龙江下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李氏、穆氏、连氏等。⑥满族萨哈连氏,满语为Sahalian Hala,汉义“黑色”,这是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满族人中有此姓,世居辽宁新宾一带,后多冠汉姓为李氏、郭氏、连氏等。
(3)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锡伯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伊拉哩氏多冠汉姓为李氏等。
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
600年期间,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明廷在政权稳定之后,从山西平阳、太原一带(晋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谱可以佐证当地富庶安定),向华北的荒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明代进士登科录》、阳泉李氏族谱等可以佐证)。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据《明会要》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
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人口分布
国内
宋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后,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山东,这四省李姓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西、山西、湖南等地。全国形成了围绕中原地区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带,这个地带由冀豫鲁、晋陕、川湘赣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组成。
元朝时期,排在王、张之后,为元朝第三大姓。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献,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
明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5%,仅排王、张之后,为明朝第三大姓。宋元明时期,李姓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600年中李姓总人口减少了10%。这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尤其是元朝的野蛮统治有密切关系。面对战乱和屠杀的受害群体首先是大姓汉族人群,李姓是北方地区的大姓,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明朝时期,江西为李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3.3%。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山东三地,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7%。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苏、河北、福建、河南等地。宋元明期间,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除了人口急剧减少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东南的赣苏浙闽、华北的晋冀豫鲁两大块李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920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38%。从明朝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万激增到近9200万,近18倍。李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约占李姓人口的25%。东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较高,大约占10%。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大约占李姓总人口的10.3%。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
李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华北是最常见的姓氏。李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四川南部、豫冀鲁晋大部、甘肃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图面积的18%,大约30%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陕甘宁蒙大部、川东、重庆、黔湘鄂、桂粤大部、苏皖北部、山东东部、辽宁等地,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6.6%—8.8%,约占了国图面积的36%,大约51%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赣浙闽台、苏皖大部、桂南、海南、粤东、新疆西北、甘西等地,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2.2%—6.6%,约占了国土面积的21.6%,大约19%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李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
国外
加拿大2013姓氏统计显示李(Li)姓第一,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该国在对各地电话簿登记的姓氏进行统计后发现,李(Li)姓者以71074人高居榜首,比排在第二的西方姓氏史密斯(Smith)多出近万人。而李姓的另一种拼写形式“Lee”位列第八。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赵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将秦代原有的邯郸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省中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2世纪末)改为赵郡。相当于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此外还有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阳郡、南阳郡等。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青莲堂: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李姓后人为纪念这位大诗人,便以“青莲”作堂号,永示缅怀。
延平堂:出自南宋著名学者李侗
此外还有赵郡堂、平棘堂、玉树堂、树伦堂、忠愍堂等。
宗祠楹联
道德传家,太白遗风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道德传家”源自老子;下联“太白遗风”“诗酒流芳”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卫公勋业,元礼门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靖屡建军功,太宗时封为卫国公。下联典自东汉朝时期的李膺,字元礼,以声名自高,后进有登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陇西望族,北海名流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全联指唐朝时期的书法家李邕,扬州都江人,善注《文选》。玄宗时官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文名满天下,著有《李北海集》。
陇西世泽,冯南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全联典自汉李广,陇西成纪人。以及唐高祖李渊,祖籍陇西成纪。“冯”,即冯翊,古地名,今陕西省大荔县。
邺侯世泽,楷模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泌,封邺侯。下联典自东汉朝时期的李膺,字元礼,太学生称“天下楷模”。
经传道德,名重谪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春秋时期的老子,名李聃,著有《道德经》。下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白,贺之章称之为“谪仙人”。
漱玉词丽,娘子军兴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南宋时期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有《漱玉词》。下联典自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其夫柴绍随李渊起兵反隋,平阳公主在陕西招募军队七万余人,时称“娘子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撰书联。
木荣花绽展春色,子孝孙贤传嘉风
——此为鹤顶格拆字联,联首“木”、“子”拼为“李”。
胪唱儿孙三百辈,经传道德五千言
——典用李氏祠堂联。
邹鲁圣人曾问礼,唐朝皇帝也求诗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孔子问礼李聃之事。下联典出唐玄宗李隆基求诗于李白之事。
岷江水利千年颂,太白诗风万里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战国水利家李冰,开凿都江堰
下联指唐代大诗人李白,诗名万里。
诗李趋庭,人羡邺侯卷轴;忠贞体国,世瞻元礼萧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说唐朝时期的大臣李泌,唐玄宗时为皇太子供奉官。历仕肃宗、代宗、德宗,位至宰相,封邺侯。
下联说东汉朝时期的司隶校尉李膺,桓帝时期,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等结交,反对宦官专权,太学生赞曰:“天下模楷李元礼。”
鸣凤朝阳,谏诤均推御史;宫袍带月,神气咸钦谪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说唐朝时期的御史李善感的事典。
下联指唐朝时期的大诗人李白。李白有诗仙之誉,曾被流放夜郎,故谓“谪仙”。
楷模听松风,敢与龙门望第;文章标花萼,莫忘鹿洞遗规。
——典用李氏祠堂联。
系出陇西,将相公侯光国史;宗开淮左,忠良孝友笃家风。
——此联采用安徽省嘉山县曹府山李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李氏郡望及历史上李氏人才辈出,不乏“将相公侯”;下联典出本支李氏定居于淮河西岸,以“忠良孝友”为家风。
自唐及周,理官柱史遗恩远;由粤而蜀,祖德宗功沛泽长。
此联采用四川省成都市大街太平巷李氏宗祠联。上联“理官”,指李氏源于大理官;“柱史”,言老子(李聃)曾任周朝柱下史。下联典出成都这支李氏的迁徙,据民国时期《李氏族谱》:唐朝大将李光弼本是营州柳城契丹族人,归唐后姓李氏,屡立战功,封临淮郡王,定居金陵,又向南方数省迁徙。元、明以后,有一部分从南方西迁,其中广东李氏的一支于清朝乾隆年间辗转迁至蜀地,定居成都。
田可耕,桑可蚕,书可读,袭誉传家至宝;战则胜,攻则取,守则固,文忠开国殊勋。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唐代江南巡察大使李袭誉。下联典出明代大都督府左都督李文忠
世系考春秋,御史名官、东鲁圣人曾问礼;渊源溯唐代,翰林著绩、玄宗皇帝也求诗。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孔子问礼李聃之事。下联典出唐玄宗李隆基求诗于李白之事。
家谱文献
遗产故居
李家龙宫始建于唐中叶,龙宫座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李家龙宫祭祀祖先。唐王朝末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陇西李氏大举渡江南迁,遍布各地,李家龙宫数度遭毁,变成一片废墟。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部分建筑物被毁于米喇印兵火。康熙元年重建。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龙宫毁于兵灾。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李氏后裔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倡导集资,重建李家龙官,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龙宫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清顺治、康熙、同治年间,屡建屡毁,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增建—新。
李大钊纪念馆,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茹珍监造的。故居坐北朝南,呈长方形。高阶台,黑大车门,分为三进的宅院,是一座典型的冀东农村庄户的格局,南北长55.5米,东西宽18.2米,占地面积为1010.1平方米。大门和二门之间为前院。有东厢房三间,曾是李大钊的伯父李任元教私塾的学馆。进二门为中院。
1889年10月29日(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李大钊同志就出生于此院的东厢房北屋。中院北面是六间相连的正房。东面三间是李大钊同志长期居住过的屋子。过正房后门是后宅,后宅的东院有两间东厢房和两间敞面棚子。厢房是李大钊家中过去盛粮食的房子,大钊童年时为了安静,时常在此屋读书、写字、作文章。
因此也称为李大钊童年时期的书房。棚子是当年家中放农具和备杂物用的。故居纪念馆的西半院,从南至北,原来是李大钊三祖父李茹璧的房产,现也进行了复原陈列,并展出有《李大钊人格风范》展览。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入选。
姓氏世系
盘古(姬古,配太元圣母
有巢(姬巢,配缁衣氏
燧人(姬燧,“三皇”之一,配华胥氏
伏羲(姬羲,“三皇”之一,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
少典(姬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
黄帝(姬元,字:轩辕五帝之一,配女节
少昊(姬己挚,又名玄嚣
帝喾(姬五帝之一,字:俊)
→陶父(姬胤/李胤)
→(追尊:德明皇帝皋陶(姬咎繇/李繇)
→李恩成(第三子)
→李仁道
→李知周
→李义集
→李忠卿
→李勇元
→李孝生
→李友儒
→李睦顺
→李任长
→李谦吉
→李让泉
→李中正
→李和丰
→李纯粹
→李懿宗
→李恭怀
→李俭实
→李庄严
→李敬修
→李齐心
→李肃炳
→李平明
→李康强
→李理徵
→李昌祖
→李彤德
→李庆(次子)
→李承
→李硕宗
→李显
→李奭
→李环鼎
→李爵
→李寅龙
→李熙宏
→李尧性
→李辉(长子)
→李连顺(长子)
→(追尊:先天太上皇)李敬(又名:李乾
→(追尊:唐圣祖/玄元皇帝李耳(字:聃,世称“李聃”)
李宗(字:尊祖,魏国干术大夫,封于假)
→李同(赵国将军)
→李跻(赵国安阳君)
→李恪(次子)
→李洪(秦国太傅)
→李兴族(秦国将军)
李昙(字:贵远,秦国司徒)
→李崇
→李瑶(次子,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李信(秦国大将军,封陇西侯,帮助嬴政消灭六国)
→李超
→李仲翔(次子)
→李伯考
李尚(长子)
→李丞
→李宏
→李业
→李翚
→李善
→李尤
→李先
→李长宗
→李君况
→李本
→李次公
→李隆
→李艾
→李雍
→凉景王李弇(yǎn)
→凉简王李昶
→凉太祖/武昭王李暠西凉建立者)
→凉后主李歆(次子)
李重耳李歆第三子)
李天锡(一作:李天赐
李昞(一作:李昺
唐肃宗李亨(又名:李嗣升/李浚/李绍)
* 当然、李氏 分支 较多,王衍钊 等人 参阅多方资料、整理成上表,仅供李氏修谱者参考 。
姓氏名望
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历代李姓名人2251名,占总名人数的4.9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位;李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5.3%,排在第二位;李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4.13%,排在第四位;李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4.73%,排在第三位。
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
名门望族
陇西李氏,是中国历史的中古时代一个以陇西郡郡望的李姓家族。
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李暠建立西凉割据一方,西凉灭亡后,李暠之孙李宝归顺北魏,受到重用,其六子除一人早逝外,其余五子均在北魏出仕,李宝第六子李冲官至尚书仆射,最受宠信。在李冲的积极参与和谋划下,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得以与北魏皇室缔姻,成为后族,被魏孝文帝定为四姓,陇西李氏也成为与“四姓”并称的“五姓”。在后世,发展为七姓十家
因为唐朝皇帝声称出于陇西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时,将皇族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
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元和姓纂》时,“言李者称陇西”。陇西李氏秦代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秦国名将李信等著名将军。
古代名人
(其他详见:李氏家谱
研究考证
李姓的起源还有一种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 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 李姓源于老姓。
从先秦历史文献来看,在老子之前,似无“李”姓之人及活动的记载,除传说中的殷商人物李利贞(原姓理,后改姓李无信史证明)外,到春秋时代只有晋文公的法官李离。不过据专家考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的李离,系《左传》士离之误,不作李。直至战国初期魏文公时才出现的李悝之人,此名姓也有争议或几种写法:“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所以有一种观点,李姓是因“老子”之后而起、继而流传下来的。
古文字学家唐兰就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郭沫若马叙伦等人同意此说。高亨从音韵学的角度对此说有进一步的考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0 10:19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