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俦(1905—1989)又名锡畴,字继纯。出生于涪州沙溪沟李家湾(今涪陵市荣桂乡贺家村)。曾任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第一副校长、东北财经委员会中属中长铁路沈阳办事处处长、北京外语学院顾问等职。1989年5月5日,张锡俦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张锡俦,又名锡畴,字继纯。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二月出生于涪州沙溪沟李家湾(今涪陵市荣桂乡贺家村)。
民国12年(1923)在涪陵县中读书,是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
民国13年(1924),考入川东师范学校,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读书期间,受萧楚女、
张闻天等革命先驱的影响,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带领青年学生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成为重庆地区进步学生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民国15年(1926)1月,经童庸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前后,曾担任重庆学联主席、川东学联组织部长、共青团重庆地委学委书记、中共重庆地委组织部长等职。此间,曾以国民党(左派)重庆莲花池省党部组织部总干事身份到涪陵视察工作。
留学苏联
民国16年(1927)冬,张锡俦受党组织派遣到苏联学习,与
任弼时、
杨尚昆、
廖苏华等由上海出发,年底到达莫斯科。初入东方大学,次年1月转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毕业后被派遣到海参威远东边疆苏兆征中国党校任教务主任、列宁主义教员。
1931年加入苏联国籍
1932年5月与同校教员列宁格勒人柳芭结婚。
1933年1月,改任海参威远东边疆国际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中国部主任。11月,改任海参威远东边疆中国高级列宁学校校长。
1939年9月,调回莫斯科担任共产国际直属外文出版局中国部编辑、翻译。
1941年10月,德军进犯莫斯科,张锡到工厂做临时工,开荒种土豆,以极其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生活虽十分艰苦,而他仍一心扑在稳定后方和支援前线的工作上。
1946年6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他卫国战争劳动奖章,共产国际外文出版局也给予奖励。
重回祖国
张锡俦在苏联20余年,仍时时怀念祖国。
1948年2月,终于获得苏共中央国际部同意归国。8月,只身到达哈尔滨。回国后,张锡俦先后担任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第一副校长、东北财经委员会中属中长铁路沈阳办事处处长;在此期间,曾为蔡畅率领的中国民主妇女代表团、刘宁一率领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团作翻译,前往东欧参加国际会议和进行友好访问
1949年11月,张锡俦调任中共中央俄文编译局副局长兼新成立的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校长,还负责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翻译工作。
1954年6月,张锡俦去苏联检查留学生工作,顺便探亲。二女儿斯维特兰娜长期思父导致精神恍惚,曾投水被救,张锡俦转家后稍有好转。8月,当她得知父亲又要离去时,竟卧轨自杀。张锡俦含泪办完亡女丧事后,又匆匆回国赴任。
1955年,北京俄专改为北京俄语学院。
1959年并入北京外语学院,张锡俦一直担任院长兼党委书记。他十余年勤奋工作,为培养新中国的外语干部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精力。
“文化大革命”中,张锡俦被诬陷为“苏修特务”,在秦城监狱四禁8年之久。
1975年5月22日获释,下放湖北黄岗地区劳动,虽处逆境,仍对党坚贞不渝,坚信真理必胜,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1980年,张锡俦的冤案得以彻底平反昭雪,8月调回北京任外语学院顾问。他不顾年事已高,依然手不释卷,追求新知,进取不息
1984年离休后,以80余岁多病之躯,应涪陵、重庆等地邀请,亲自前往参加党史座谈会,向党史部门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989年5月5日,张锡俦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个人著作
1939年9月,调回莫斯科担任共产国际直属外文出版局中国部编辑、翻译。张锡俦在出版局工作期间,将《日日夜夜》、《卓娅与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列宁是怎样工作的》等俄文著作译成中文,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他还与师哲、谢唯进、李立三等翻译和校订了《列宁文选》两卷集、斯大林的《列宁主义问题》以及《列宁传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等著作。他的大量译著,对沟通中苏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发展中苏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家庭关系
妻子:柳芭。1932年5月张锡俦与同校教员列宁格勒人柳芭结婚。
二女儿:斯维特兰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