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
中国矿业大学资深教授
张鹏飞,我国著名沉积学家、煤田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以及《古地理学报》编委。
人物生平
张鹏飞教授1921年11月出生于战乱频仍的旧中国。他年轻时即目睹了祖国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从而立志勤奋学习,为改变国家的面貌不懈努力。他于1944年至1947年先后在西北工学院矿冶系、西北农学院及天津北洋大学地质学系学习,1948年至195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1年中国矿业学院成立之初他来校任教,后担任矿岩教研室主任,是学校地质系和煤田地质专业的奠基人之一。60年来,张鹏飞经历了中国矿业大学从天津到北京、北京到四川、四川到徐州、徐州到北京的曲折发展历程。虽经风雨沧桑,他仍矢志不渝,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1962年,他被评为副教授,1985年被评为教授。1986年,他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工作经历
张鹏飞教授1944年至1947年先后在西北工学院矿冶系、西北农学院及天津北洋大学地质学系学习,1947年至195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1年中国矿业学院成立之初,即来该校任教,后担任矿岩教研室主任,是该校地质系和煤田地质专业的奠基人之一。
50年来,张鹏飞教授经历了中国矿大由天津到北京、由北京到四川、由四川到徐州、由徐州回北京的曲折发展历程。风雨沧桑、先生矢志不移,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中国矿业大学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86年他如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鹏飞先生在高校执教已50余年。他1962年被评为副教授,1985年被评为教授。不管是从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还是指导硕士和博士生,张先生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在教书育人方面诲人不倦、热情诚恳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德,使其学生们和年轻教师受益匪浅。半个多世纪以来,张鹏飞教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煤田地质科技人才,其中包括博士3名、硕士18名以及退休后协同年轻教师指导的许许多多博士和硕士。 张鹏飞教授长期从事沉积学、沉积岩石学和煤田地质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为本科生开设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及沉积环境分析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讲沉积学原理、碳酸盐岩岩石学、砂岩岩石学、沉积环境研究方法等课程。
张鹏飞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演化,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以更饱满的热情,与研究生们一起承担广西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沉积相及聚煤模式、南方石炭纪沉积环境及聚煤模式、云贵川晚二叠世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以及西北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成煤环境及沉积古地理研究等多项科研任务。在对这些地区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沉积体系、成煤模式及成煤古地理演化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沉积学和煤田地质学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幕式聚煤作用”理论,认为一些大面积稳定展布的厚煤层可能形成于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即海侵过程成煤;在对我国著名的碳酸盐岩型煤系——广西合山组及贵州吴家坪组和长兴组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台地总体变浅成煤、台内滩丘变浅成煤以及台地边缘浅滩变浅成煤等三种碳酸盐台地聚煤模式,发现碳同位素在晚二叠世的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的界线处的突然降低事件;对湖南石炭纪进行了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研究,认为我国最早聚煤期湖南早石炭世煤层形成于障壁—?湖—潮坪沉积体系,并对煤层形成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煤系高岭岩物质组成及成矿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四种成矿模式,并认为生物和有机质在高岭岩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等新颖的学术思想。
学术成就
主编《沉积岩石学》、《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分析》等教材。承担过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任务。主编《吐哈盆地含煤沉积与煤成油》、《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物质组成和成矿机理研究》等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其科研成果曾获得原煤炭部飞马奖、煤炭部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张鹏飞教授还是《沉积学报》和《古地理学报》的编委,并曾担任沉积学会常务理事。
严谨治学
张鹏飞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演化。为此,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研究课题涵盖古今地质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研究生们一起承担广西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沉积相及聚煤模式、南方石炭纪沉积环境及聚煤模式、云贵川晚二叠世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以及西北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成煤环境及沉积古地理研究等多项科研任务。在对这些地区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沉积体系、成煤模式及成煤古地理演化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沉积学和煤田地质学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张鹏飞教授提出了“幕式聚煤作用”理论。他认为,煤层底板根土岩是基底暴露期间潮湿气候下的古土壤层,煤层是在基准面抬升过程中堆积而成的,煤层和根土岩之间的界面代表了一次间断面,可以作为层序地层学中的准层序界面;厚度较大的、大区域分布的煤层,是主要聚煤作用幕期形成的,而厚度较小的、局部分布的煤层,则是次要聚煤作用幕期形成的。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加强了对碳酸岩岩石学及沉积相方面的工作,出现了碳酸岩沉积相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高潮。陆表海碳酸岩型含煤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含煤岩系,引起了广大地质学者的重视。我国南方广西晚二叠世合山组及贵州东南部晚二叠世吴家坪组与长兴组是典型的碳酸岩型含煤岩系。经过多年研究,张鹏飞教授提出了包括台地总体变浅成煤、台内滩丘变浅成煤以及台地边缘浅滩变浅成煤等三种碳酸盐台地聚煤模式,并发现碳同位素在晚二叠世的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的界线处的突然降低事件。此外,他还对湖南石炭纪进行了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研究,认为我国最早聚煤期湖南早石炭世煤层形成于障壁砂坝—泻湖—潮坪沉积体系,并对煤层形成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探索,张鹏飞教授等对中国扬子地台、华北地台南缘及吉黑海西褶皱系某些有代表性煤田进行了含煤岩系的沉积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性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在著名地质学家冯增昭教授主编的《中国沉积学》一书中,张鹏飞教授以滇东、黔西、淮南、黑龙江鹤岗、湘中及桂中等地区的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含煤岩系为例,着重介绍了煤层和沉积体系,包括冲积扇三角洲、河流、复合型三角洲平原、湖泊、障壁砂坝和碳酸盐台地,并探讨了不同沉积体系下的聚煤特征和含煤性。
高岭岩(土)资源理论研究及其开发应用构成了近代固体地球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形成一个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张鹏飞教授对我国煤系高岭岩物质组成及成矿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鲁西A层高岭岩、夹矸及底板型高岭岩、木节土型软质高岭土、淮南下石盒子组B层高岭岩等四种成因模式。他认为,生物和有机质在高岭岩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严谨求实,追求卓越”是张鹏飞教授60多年来从事地质工作的体会,而“活到老,学到老”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退休以后,他仍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依然时刻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关注年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他还继续对我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的发展以及《古地理学报》的创建和发展辛勤工作和献计献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成言,下自成蹊。如果先生是一本书,那最精彩的篇章一定写着“园丁”二字;如果先生是一卷画,那最壮美的一幅就是一支蜡烛,始终放射出燃烧自己和照亮别人的光辉。张鹏飞教授就是这么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老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对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心,可谓是学之良师、德之楷模,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1:0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