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
地球构造、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且成绩卓越的科学工作者,称地质学家。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有
李四光,
刘东生,
李捷,
张宏仁,
赵金科等人。
著名地质学家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
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
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
教育家和
社会活动家,是
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
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
武昌报考
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山东大学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
刘东生
刘东生,中国著名地质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欧亚科学院院士,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
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
西南联合大学(
南开大学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来又旁听生物系的课程。1944年先后任中国地质工作
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地质部工程师,从事
矿产勘探和工程地质工作。1949年
南京大学生物系肄业(原中央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大学兼职教授。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
古土壤的
多旋回特点,发现
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
冰期学说,成为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
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李捷
(1894~1977),中国地质学家。号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于河北
成安县,1977年1月30日卒于宁夏
银川。1916年毕业于
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曾任
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矿产调查队队长,河北建设厅厅长,地质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水利部
勘测设计管理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早年李捷在
华北、
鄂北、
豫南、
陕南从事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他是
周口店北京猿人发掘工作最早的主持人,1927年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层》等文。30年代他先后在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和江西等省进行地质矿产调查。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
鄂西第四纪冰川初步研究》(1940)一文中划分了鄂
西山区的
冰期,至今仍被沿用。1949年以后,他主要从事水利电力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工作,为国内众多水库、水坝、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1919)、《秦岭中段南部地质》(合著,1930)、《广西罗城黄金寺附近地质》(合著,1936)和《河南陕县三门峡第四纪冰川遗迹》(1959)等。
张宏仁
高级工程师。江苏
镇江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毕业于
苏联第聂伯罗波得罗夫斯克
矿业学院地质系。历任
云南省地质厅
地质队技术负责,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主任工程师,
北京市地质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队长、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司长、部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撰有论文《解渗流问题数值方法对比》等
中国代表、地质学家
张宏仁教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地科联主席。这是中国地质学家首次担任这一职务。
张宏仁教授曾任中国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现任国际地科联
提名委员会、出版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地科联杂志《地质幕》主编。中国代表当选为国际地科联的主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地质大国的地位,说明了国际地学界对中国地质
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赵金科
地质学、
古生物学家。河北
曲阳人。1932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地质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30年代,提出
震旦纪地槽呈环状分布于
极区泛大陆周围和内部的理论。30年代后期对广西西部开展
区域地质调查,证实
地质力学理论阐述的广西
山字型构造的位置及形迹。40~50年代,研究
头足类化石和二叠、三叠纪地层,取得突破性进展。晚年领导并具体参与对
华南二叠系最高层位
长兴阶的层型以及二叠--
三叠系界线层型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研究对象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球包括
固体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气。固体地球包括最外层的地壳、中间的
地幔及
地核三个主要的层圈。目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 。其核心可能是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称为地核,半径约3400公里。在地核之外,是厚度近2900公里的地幔。地幔之外是薄厚不一的地壳,已知最厚处为75公里,最薄处仅5公里左右,平均厚度约35公里。
地核的内层是固体,也有科学家认为是在强大压力下原子壳层已被破坏的
超固体。外层是具有液体性质的物质,还推测有电流在其中运动,被认为是
地球磁场的本原。外层的厚度约为2220公里。
地幔下部是含有较多
金属硫化物和
氧化物的
非晶体固体物质;地幔上部成份与
橄榄岩大致相当;与地壳相接部分和地壳均具有刚硬的性质,合称为
岩石圈,厚度约为60~120公里;在岩石圈之下为一层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厚度约为100公里的
软流圈。
地壳表面的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4%。呈液态的
地表水与冻结在两极地区和高山上的冰川,以及土壤、岩石中的地下水,组成地球的
水圈。
地球的外层是
大气圈。大气主要集中于高度不超过16公里的近地面中,成份以氮和氧为主。离地越远,大气越稀薄,而且成份也有变化。在100公里外,大气逐渐不能保持分子状态,而以带电粒子的形态出现,其稀薄程度超过人造的真空。
带电粒子受到
地球磁场的控制,形成能够阻挡来自太阳和宇宙带电粒子流冲击的电磁层。
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圈通过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和气体的溶解、挥发等方式互相渗透和影响。固体的地球界面上下,是大气和水活动的场所。
岩石圈的物质也不断运动 ,并通过
火山喷发的形式进入
水圈和大气圈。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地球的这些圈层,是由于其组成物质的重力差异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地球上的任何质点均受到
地球引力和
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这两种力的合力就是重力。地球表面重力吸住了大气和水,并对他们的运动产生了影响。
矿物和岩石
在地球的
化学成分中,铁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为氧(30%)、硅(15%)、镁(13%)等。如果按地壳中所含元素计算,氧最多(46%),其他依次为硅(28%)、铝(8%)、铁(6%)、镁(4%)等。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为单质,它们的天然
存在形式即为矿物。
矿物具有确定的或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
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组成矿物的元素,如果其原子多是按一定的形式在
三维空间内周期性
重复排列,并具有自己的结构,那么就是
晶体。晶体在外界条件适合的时候,其形态多表现为规则的几何
多面体,但这种情况很少。
矿物在地壳中常以集合的形态存在,这种集合体可以由一种,也可以由多种
矿物组成,这在地质学中被称为岩石。
地球中的矿物已知的有3300多种,常见的只有20多种,其中又以
长石、石英、
辉石、
闪石、
云母、
橄榄石、
方解石、
磁铁矿和粘土矿物最最多,除方解石和磁铁矿外,它们的化学成分都以
二氧化硅为主,石英全为二氧化硅组成,其余则均为
硅酸盐矿物。
由
硅酸盐溶浆凝结而成的
火成岩构成了地壳的主体,按体积和重量计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见到的则是
沉积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坏后,又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积,经过压实、胶结再次硬化,形成具有
层状结构特征的岩石。
在地壳中,在大大高于地表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不同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
变质岩。
火成岩、
沉积岩、变质岩是地球上岩石的三大类别。火成岩中的
玄武岩、花岗岩是地球中最具
代表性的岩石,是构成大陆的主要岩石。形成时代最早的花岗岩,年龄达39亿年,而玄武岩是构成海洋所覆盖的地壳的主要物质,均比较“年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
地层和古生物
地层是以成层的岩石为主体,随时间推移而在地表低凹处形成的构造,是地质历史的重要纪录。狭义的地层专指已固结的成层的岩石,有时也包括尚未
固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依照沉积的先后,早形成的地层居下,晚形成的地层在上,这是地层
层序关系的基本原理,称为
地层层序律。
地层在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
剧烈运动的影响,改变原来的位置,会产生倾斜甚至倒转,但只要能查明其形成和变形的时间,仍可以恢复其原始的
层序。在同
一时间,地球上各处环境不同,在不同环境中形成的地层各有特点。在地表的隆起部位,不仅不能形成新的地层,还会因受到剥蚀而使已经形成的地层消失。
因此,
地层学是研究各地区地层的划分,确定地层的顺序和相邻地区地层在时间上的对比关系的专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基础,也是地质学中最早形成的学科。
古生物是指在
地质历史时期,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各类生物,一般已经绝灭,它们的少量遗体和遗迹形成化石保存在地层中。 通过研究这些化石,可以了解地质历史上生物的形态、构造和活动情况。
对各种古生物进行分类,可以认识生物的演化关系;依据地层中所含化石,可以断定地层的
层序,生物演化的
不可逆性和阶段性,使这种判断具有可靠的根据;古生物的分布和生活习性,还反映出当时
地理环境的特点。古生物的研究是地质学也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构造
地球表层的岩层和岩体,在形成过程及形成以后,都会受到各种地质
作用力的影响,有的大体上保持了形成时的原始状态,有的则产生了形变。它们具有复杂的空间组合形态,即各种
地质构造。断裂和褶皱是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形式。
地球的
岩石圈,已经并还在发生着全球规模的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是 二十世纪
地质学对地质构造及
地质作用的新认识。其基本内容是,岩石圈是地球中最刚硬的部分,它飘浮在
地幔中具有塑性、局部熔融、密度较大的软流圈之上。岩石圈中存在着许多很深很大的断裂,这些断裂把岩石圈分割成被称为板块的巨大块体,全球可分为
六大板块。
地质作用
一般认为,主要是地球内部热的不
均匀分布引起了物质对流运动,使
岩石圈破裂成为板块。板块形成后继续运动,发生分离、碰撞等事件。地幔中的熔融物质沿板块间的拉张断裂带挤入,并不断向断裂两侧扩展,形成新的
洋壳,而部分板块则随着载荷它的软流圈物质向下移动而消失于地幔之中。
板块运动被认为是使地壳表层发生位置移动,出现断裂、
褶皱以及引起地震、
岩浆活动和岩石变质等地质作用的总原因,这些地质作用总称为
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改变着地壳的构造,同时为地貌的形成打下基础。
地质作用强烈地影响着气候以及水资源与土壤的分布,创造出了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这种良好环境的出现,是
地球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球形成的初期,
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质量都和现代大不相同。例如,大气曾经历以
二氧化碳为主的阶段,海水是约在10亿年前才具有今天的
含盐度,生物最早出现在地球形成约10亿年以后等等。
地质作用也会给人带来危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等。人类无力改变地质作用的规律,但可以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使之向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防患于未然。如预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有可能减轻损失。中国在古代就有“
束水攻沙”,引黄河水灌溉淤田压碱等经验,是利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取得成功的例子。
相关奖项
奖项介绍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中国地质行业最高层次的荣誉奖,1989年1月设立,这一奖励以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他创立
地质力学,从理论上推翻“中国
贫油”的谬论,对我国科学和地质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励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献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共有四个奖项: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李四光地质教师奖和李四光特别奖。 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用来奖励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员,包括长期从事野外
地质勘查工作,在工作中有重大新发现、重要新认识,或出色完成某项地质找矿任务,并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者;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对国家及地区经济建设提出建议,经
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社会或经济效益者;创造性地组织和领导野外地质工作,并卓有成效者。
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用来奖励在地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包括在地质学某学科蜮领域中,有重要的新创见或发现,或经总结后丰富、发展和提高了某项地质学科领域理论者;在地质实验工作中,有新的
发明创造、改革仪器设备并取得显著经济或
社会效益,或提出某种新技术、方法和理论者;通过科研工作,对地质工作及
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提出重要建议,并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者;创造性开展科研组织管理工作,并做出重要贡献者。
李四光地质教师奖用来奖励长期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方面表现突出,并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者。
李四光特别奖。专门用来奖励对地质工作有特殊贡献的地质工作者,由“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颁发。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获奖候选人先由基层推荐,报各自所属主管部门初评后在颁奖前6个月,也就是4月26日之前向委员会提供申报推荐材料,由委员会下设的野外地质、地质科研、地质教师三个评奖小组进行分组评审,提出候选人名单,报委员会评选,确定获奖者。 李四光奖每两年评定一次,一人只能被授予一次,并作为终身荣誉奖。每次奖励人数控制在15人左右,其中野外工作者获奖人数不得少于50%。由“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负责颁奖,奖品包括证书、奖章和奖金,奖金额度由委员会确定。颁奖日期定于李四光诞辰日,也就是10月26日。1989年李四光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时首次颁奖。该奖自设立以来截至2001年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第七届颁奖止,共有117位地质
科技工作者获得这一荣誉。
历届获奖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士
於崇文教授1991年被授予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01年度第七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有17位获奖者。
叶连俊、
杨起、张彭熹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了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
潘元林、
蒋炳南、
潘龙驹、王启民、
吴奇之、
骆耀南、
姜剑虹、王福同等8位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王铁冠、
龚再升、
廖椿庭、蒋志等4位教授、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
杜汝霖、
何国琦2位教授获得李四光地质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