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之音(拼音:xián wài zhī yī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
南朝宋·
范晔《
狱中与诸甥侄书》。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宁孙,范泰子,出继从伯弘之。博涉经史,善为文章,精通音律。晋末为彭城王刘义康参军,历任秘书丞、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参与机要,为文帝所亲信。
宋文帝延和元年(公元432年),范晔左迁宣城太守,因不得志,于是删定自《东观汉记》以下诸书,撰为《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以参与孔熙先谋立义康,事泄被杀,四子一弟,同死于市。
范晔在狱中时写了一封书信《狱中与诸甥侄书》,书信中范晔谈及了自己对音乐的体会。称:“自己对于音乐,鉴赏的能力赶不上自我弹奏,但所擅长的不是雅声,这是值得遗憾的。但是到了音乐的最高境界,非雅声与雅声又有什么不同呢?其中的意趣,语言难以说尽。弦外之音,虚响之意,不知是从何处而来。虽然非雅声很少有称许的地方,但它的意蕴趣味和表现形态无边无涯,优美动人。自己也曾把它传授教人,可是学习的士人和百姓中没有一个能学得非常相似的,这一技法永远不会流传了!我这封信虽然稍有用意,但笔势不畅快。其余的方面最终一无所成,自己每每为自身的声名而惭愧。”
中国的语言艺术博大精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喜欢听好听的话,因此涉及尊严和是非的内容又往往倾向于含蓄、间接,担心太直白容易伤了对方的自尊。为此,人们的表达会变得委、含蓄。如果人们没有听懂弦外之音就没有办法理解其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就会出现问题。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也应该通过提升自我的方式来读懂他人的“弦外之音”。同时,在日常交际中,也可以巧用“弦外之音”的方法,善意的表达和委婉的批评,就可以尽可能的维护对方的尊严。
宋·
吴泳《谢运使启》:“弹铗峨眉,终岁弄月边之影;濯缨锦水,一朝闻弦外之音。”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八:“如作近体短章,不是半吞半吐,超超元箸,断不能得弦外之音。甘余之味。”
老舍《四世同堂》六三:“孟先生听出来老人的弦外之音,立刻保证他必不许孩子们精蹋院子。”
李劼人《
大波》三部二章:“我这奏折诚然没有这样的活套话,可是弦外之音,不知道看得出么?”
朱光潜《谈美书简》三:“现在就留下偶然机缘这个问题请诸位研究,就算是我的弦外余音,留有余不尽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