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美学》是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士林。本书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于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富有针对性,既便于教,又利于学。
简介
本书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注重新型学科体系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全面体现“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实用、适用”的教学要求。
以当代中国美学家的学术传略为经,以美学的基本问题和范畴为纬,在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的理解中考察、分析和阐释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客观忠实、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学术脉络。
结构合理,在内容安排上按照美学的几大基本研究领域——美的哲学、
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及美学史研究依次展开。
主要供普通高等院校美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各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公共选修课教材及美学研究人员从事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赵士林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美国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考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李泽厚,198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美学专业)。曾任中国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特邀研究员、
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学术专著主要有《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概述》《心学与美学》等。学术译著主要有《中国的思想》等。主编、合作主编或参编了《中国学术年鉴》《
美学百科全书》《当代中国美术家话语类编》《美学读本》《
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等。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中央民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编者说明
《当代中国美学》是建立在作者多年来教学与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专著性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哲学(美学)专业必修课及相关专业公共选修课教材使用。
当代中国美学,是当代中国学术领域最热闹也最诱人的园地之一。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堪称一次真正的百家争鸣。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美学研究迅速形成一种更广泛、更深入的“热门”局面。旧账未了,又启新端。其间派系之多、观点之繁、争论之烈、影响之大,都是极为突出的。美学开始成为新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显学之一。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和80年代伊始美学学科成为显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学术界出现的两次“美学热”。尽管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美学领域也不免鱼龙混杂,“美学热”也不能不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说,当代中国美学呈现出健康、繁荣、令人欣喜的局面。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与哲学、艺术学、心理学息息相通,或者毋宁说美学就是这三者的某种交融、升华、结晶。目前,美学界对美学研究对象、范围等内容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李泽厚的下述观点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所讲的美学实际包括三个方面或三种内容,即美的哲学、
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前者是对美和审美现象作哲学的本质探讨,后二者是以艺术为主要对象作心理的或社会历史的分析考察。三者有时混杂纠缠在一起,有时又有所侧重或片面发展,形成种种不同色彩、倾向的美学理论和派别。
这一观点揭示了美学与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的内在联系。即便对李泽厚批评最为强烈的蔡仪,在其所主编的《美学原理》中,也承认美学与哲学、艺术学、心理学有“密切的联系”。
综观当代中国美学,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哲学的不同理解,从根本上决定了各派美学理论的不同面貌;对艺术的不同态度,直接影响了各派美学理论的不同特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直接制约着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水平。因此,要了解美学,必须了解哲学、艺术学、心理学;要研究美学,必须具有足够的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方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秉赋、客观条件等,有所侧重,深入下去,或作形上学探讨,或作心理分析,或作社会考察。本书依此将当代中国美学的介绍述评基本分成三个部分: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能够醒豁眉目,使读者对美学的基本理论构架,对当代中国美学的面貌特色,有脉络清晰的了解。由于当代中国美学有关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三个方面的研究很不平衡(新中国的第一次美学热潮即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主要围绕着美的本质问题,完全属于美的哲学研究;第二次美学热潮即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美学热”,尽管在这一时期学科关注视野、研究方法、问题意识等都有所开拓,但最有实绩的还是美的哲学研究,而审美心理学研究和具有美学意义的艺术社会学研究在当代中国才不过刚刚起步),三个部分的章节安排和分量势必失之轻重不均,造成一种形式上的不平衡。然内容既不平衡,形式自不能强求平衡,何况不平衡对不平衡,又正是一种平衡。此点还望读者鉴谅。
因此,教学课时的安排亦应注意这一不平衡的特点。建议全部课程安排一学期54课时:第一编“四位美学家”安排15课时,第二编“对象与方法”安排5课时,第三编“美的哲学”安排15课时,第四编“审美心理学”安排10课时,第五编“艺术社会学”安排5课时,第六编“美学史研究”及附录共安排4课时(其中含课堂讨论与教学实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学高年级学生与研究生所用专业教材必须安排课堂讨论,而缘于美学学科的特点,必要的艺术观摩实践也是不可缺少的)。
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蔡仪是当代中国美学“大厦”的重要“建筑师”,他们的主要观点建构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书的最大特色是以这四位美学家的学术传略为经,以美学的基本问题和范畴为纬,经纬交织,使读者既能对当代中国主要美学家的学术贡献获得具体、精要、系统的把握,又能对当代中国美学的问题意识、范畴演化和发展流变获得全面、清晰、深入的了解。
本书选材从严。书店台面上相当一部分标有“美学”字样的书籍,实际并非美学,或绝少美学味道,或毫无创造新意。对于这样的书籍,不管书名怎样别出心裁、响亮诱人,本书概不引述。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本书撰写方式参考了冯友兰有关哲学史撰写方式的意见。冯先生认为,撰写哲学史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叙述式,一种为选录式。采用叙述式可使著者尽陈己见,但由于读者不能直接接触史料原貌,则易为著者之见所蔽;采用选录式可使读者直接接触史料原貌,但却不易使著者所见得到系统表述。冯先生撰写《中国哲学史》兼采两种方式,本书也拟兼采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尽量使读者通过原始材料客观地把握被评述者,在涉及被评述者重要思想时,一律采用原始材料(这大概符合高校教材对“资料性”的要求);另一种方式为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取舍、安排以及钩玄提要等,明确地表达笔者的理解和评价,并使本书见出某种系统性(这大概符合高校教材对“学术性”的要求)。
本书力求在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的理解中,考察、分析和阐释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家的主要观点、论证方式、理论风格的客观、忠实介绍,深入、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学术脉络。客观、忠实、深入、全面、系统是本书作为本科生乃至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原则。本书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美学学科发展为叙述的基本时间框架,兼采相关美学家(如朱光潜、蔡仪)新中国成立前的美学著述以为参照。本书依美学的三大基本研究领域即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及美学史研究相继展开,共分为六编、二十章及三个附录。
本书行文力求流畅朴实,阐释力避佶屈聱牙。既不以文字艰深而道理浅陋故弄玄虚,亦不求哗众取宠而故作惊人之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行云流水、自然无凿是本书追求的文学风格。希望作为一部美学教材,本书在语言形式上也能有相当的美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