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现代诗作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是现代诗人艾青193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写了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第一节实写黎明的景致,描写出一幅色调鲜明而又清新的图画;第二节虚写,意象新鲜。诗人对于色彩似乎十分敏感,抓得较准,表现得富于诗意。
作品原文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 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创作背景
艾青对于光极其敏感。他十八岁时入过西湖艺术学院,学过绘画学画者往往对于光有特殊的感觉和研究。更在于他对于光有着深刻的理解。有了光,才有了这个地球,这个世界,这个人类,才有了生命。可以说,光是生命之源。没有光,一切都在黑暗里了。《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就充满了诗人对于光的崇敬。这首诗写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当时诗人才22岁。
作品赏析
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精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精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而且好像是随着诗人的眼光,一层一层展开的,自然而贴切。
前面几句都是静的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而“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这一句,作了动的描写:“草原上流着……的烟……”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静与动的巧妙刻划,是构成诗人诗艺的奥秘之一——诗人在许多诗中,都特别注意静与动的结合。
而对于草原上流着的烟,诗人是这样写的:“——新鲜的乳液似的烟……”这把黎明时的田野景色进一步描绘出来了。黎明时,空气是新鲜的,四周那么安静,这烟也是新鲜的。这种感觉极为准确。“乳液似的”,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之美描绘出来了,而且可看可触摸。以“乳液”来形容烟,是精妙绝伦的。
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诗人自己好像再也忍不住了,要发出感慨。第二段的头两句,即诗人直抒胸臆:“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两句诗,是对上面所描景色的总括,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是诗人直呼而出的,直率,毫无掩饰。这两句诗正加重了诗人对黎明时田野景色的崇敬之情,是忍耐不住由衷而发的。
诗写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也不失为一首好诗。但诗人的感觉还有更深沉的一层。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这也是黎明时的景色,但已不仅是景色,而有了更深刻的哲理性的含意。灯光,在夜里是辉煌的,为田野照明,为行人指路。但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灯光已黯然失色了。黎明,以它辽阔的、无所不至的、清新的光,照向田野,使田野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灯光,与黎明之光无法比拟,也无法抵挡。灯光显得窘迫,无论灯光怎样“挣扎”,怎样不愿“让位”,但已无济于事。
这里,可以说有几层意思:一、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刻画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二、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样美丽的景色。只有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使人看到。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
两个“看”字: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份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这两个“看”字,同是一个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则有了不同的作用和份量。可见,诗人在用这两个“看”字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的景色,无论是从构思上,还是从词句的选择上,以及深切的含意上,都可以说是上乘之作。这是由于:诗人不仅对这景色有着深切的感受,还有着把握能力和表现能力。观察之细微,表现之准确,更使人惊叹。
名家点评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尹成君《色彩与中国现代文学》:“诗题‘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便很具有色彩的想象性,诗中的紫蓝、青灰、绿、白等构成一幅色相分明,清新悦目、有着冷色调的黎明时分的山林景色。”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骆寒超论新诗的本体规范与秩序建设》:“全诗充分发挥了一个画家所特具的色彩感觉,描绘出一幅黎明旷野图,并采用口语的明快调子来抒写,寄托自己对法兰西的美好印象和依恋之情,也折射出了一片生命的懂憬,颇有果尔蒙的明丽艳美色调。”
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孙作云:“《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不佳。有似五四时代的诗。其后两段:‘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上是这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文章写到这里已经筋疲力尽,索然无味了。”(孙作云《论“现代派”诗》,发表于1935年第1期的《清华周刊》,《中国新诗总论》收录其文)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学习绘画,接触西方现代诗歌。1932年1月发表诗歌处女作《会合》。1932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早期诗作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抗日战争时期的诗作,格调高扬。新中国成立后,诗歌以讴歌光明为主,感情炽烈。出版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雪莲》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2:5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