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也叫“
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基本特点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
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分类
按照表达方式划分
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
表达方式划分的。
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
故事诗、
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
古希腊荷马的《
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故事诗如中国诗人
李季的《
王贵与李香香》、明哲的《美猴王》和《阿拉克涅》;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的《唐璜》,
俄国诗人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代表诗作:
抒情诗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
思想感情来反映
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
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为
格律诗、
自由诗、
散文诗和
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格律诗
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
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以及格律体新诗四言体,六言体,八言体。以后还可能又更多现代新诗也具有格律规则。
自由诗
是近代
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
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
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
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中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
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
节奏感和
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
鲁迅的《
野草》仅供参考的《
忆锦兰珊》。
韵脚诗
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诗的结尾须押韵,不论格律和
音步 ,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韵式体新诗,规律押韵但音步(节奏)不对称的新诗。以
汪国真最为
代表性。传承这种诗体的有丁翔(北方浪人) ,
丘勒,申洪洲等等。在理论方面
晓曲 和孙逐明等人组建的
格律体新诗研究会对现代
格律诗和韵脚诗的理论做出了详细研究阐释。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1、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
中国现代诗歌”。
2、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鉴赏入手
综述
诗歌的
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把握并深刻
理解诗歌塑造的
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具体来说,鉴赏现代诗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
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
旧体诗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形象内容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
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情感
诗歌一般都会抒情言志,鉴赏时必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具体地讲,就是要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有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
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开
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诗歌总要反映一定的时代生活,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
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类别、风格、流派等因素。例如,
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
豪放派词和
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常不同。
艺术特色
诗歌的
艺术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
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
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及
以动写静、小中见大、
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分行要求
1、句意表达已完成。
2、可独立存在的意象。
3、足够展现某种语气势态。
4、特殊和特定时间、人物或事件的交待完毕与完结。
5、作者重点强调的一个特别词汇。
分行同时承担着诗语的使命,无限制的强行撕开语法的分行和无端制造非必要性的
诗行的作法不应是一个作家或诗人所采取的,否则,诗歌则成了真正无益也无意义的笑话。
(——本节内容来源于黄沙先生的文学理论《诗剖面》)
鉴赏方法
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
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
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
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明虚实
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
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
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
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推敲手法
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
比兴、
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知人论世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说,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
流派
* 20世纪初至1920年代:
尝试派、
文学研究会(人生派)、
创造社(早期
浪漫主义)、
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1930年代:
中国现代派诗群、
七月派、汉园三诗人
* 1950年代:
中国现实主义、
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
蓝星诗社)、
创世纪诗群(
创世纪诗社)
* 1990年代:
网络诗歌(网络诗人)、
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
中间代、
信息主义、70后诗人
* 21世纪初: 窗诗派、
泰戈尔体诗歌、
灵性诗歌、
新江西诗派、80后诗人、
边缘诗派、
春草派诗歌、90后诗人、素颜派诗人、
流萤诗派、新传统派、简文诗派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 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
闻一多、
徐志摩、
朱湘、
饶孟侃、
孙大雨、
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
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
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
三美”主张,即“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
胡适、徐志摩、闻一多、
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
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
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
陈梦家、
方玮德、
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
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
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
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
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感的画面。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九叶派
九叶派则是20世纪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
杭约赫、唐祈、唐湜、
袁可嘉等。
20世纪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
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他们大都是校园诗人出身,从战乱中感知人民的希求,重视诗人对社会、
历史现象的独特体验;他们深受西 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陶冶,力求突破传统的主观抒情的方式,追求现 实性、象征性与
哲理性的结合,探索诗歌表达的“
戏剧性”(主要指诗歌的情思展开以及语言表现都要有矛盾张力,而不是直抒胸臆),让诗歌更深入表现现代人的
思维方式和内心生活的复杂性。
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
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
朦胧派
朦胧诗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
北岛、
舒婷、
顾城、
江河、杨炼、多多、
芒克、
严力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
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
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
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
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以朦胧诗为主的
新诗潮诗歌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末“思想解冻”后逐渐进入高潮时期,其标志便是1979年3月号《
诗刊》上北岛短诗《
回答》的发表,随着《回答》一诗的发表,“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入公开状态,
新诗潮诗人不仅很快就占领了各种文学报刊的主要版面,他们还创办了自己的民间诗歌刊物《
今天》杂志,推出了一批优秀诗人的作品,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严力等,并且引发了诗歌界乃至整个
文学界的一次历时数年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这类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文学意义充满多样性和不明确性,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朦胧诗。朦胧诗人们在反思和对
自我价值的探寻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的位置,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就是为后人提供历史的见证,因此,“提供历史的见证”也就成了“朦胧诗”的最终主题。
1985年11月出版的《
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这也是朦胧诗派一词的来源之一,又因为相当一部分朦胧诗人都在《今天》上发表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
20世纪80年代开始,朦胧派被陆续出现的新诗潮流派取代,从1984年开始,中国新诗潮诗歌运动进入“后朦胧派”
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