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1904年—1933年12月5日),字子沅,原籍
安徽太湖,生于
湖南沅陵,父母早逝。诗人,“
清华四子”之一。
人物经历
朱湘是二十年代清华园的四个学生诗人之一,与
饶孟侃(字子理)、
孙大雨(字子潜)和
杨世恩(字子惠)并称为“
清华四子”,后来与其他三子成为了中国现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在校期间,他的艺术天分已经崭露出来,当时就是清华校园的文学名人。
1921年在清华学习期间开始新诗创作,初期作品多收在诗集《夏天》(1925)中。作品《小河》等风格纤细清丽,技巧还较为幼稚。1925年以后,自觉追求新诗音韵格律的整饬,曾于1926年参与
闻一多、
徐志摩创办的《晨报副刊·诗镌》的工作,提倡格律诗的运动,并发表“我的
读诗会”广告,努力实践诗歌音乐美的主张。他的第二部诗集《
草莽集》(1927)形式工整,音调柔婉,风格清丽,《
摇篮歌》《
采莲曲》节奏清缓、动听,他的著名长诗《王娇》,注意融汇中国古代词曲及民间
鼓书弹词的长处。这个诗集标志他
诗歌创作柳无忌《朱湘的十四行诗》)。其外在他其他作品中,还包含了有回环调,巴
俚曲,
商籁体,
散文诗,
诗剧等等,这些都是外来形式,和前期诗歌的格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参与徐志摩创办的《晨报副刊.诗镌》的工作。朱湘还写过不少散文随笔、诗歌批评,翻译介绍了不少外国名诗。他用“天用”的笔名在1924年《
文学周报》上开辟“桌话栏”,《
番石榴集》(1936)。
独特个性
“我的中英文永远是超等上等“,他在给清华文学社的顾一樵的信中说,他离校的原因是“向失望宣战。这种失望是多方面的”,但他又对清华园无限留恋:“清华又有许多令我不舍之处。”他之不满意清华在于:“人生是奋斗的,而清华只有钻分数;人生是变换的,而清华只有单调;人生是热辣辣的,而清华只是隔靴搔痒。”
朱湘也许并无意去中伤别人,然而,他却时时在意自己的尊严。这强烈的自尊支持了他崇高的爱国节操。1927年朱湘在美留学,只因教授读一篇有把中国人比作猴子的文章而愤然离开
劳伦斯大学。后朱湘转入
芝加哥大学。然而又不长,1929年春,朱湘却又因教授怀疑他借书未还,加之一美女不愿与其同桌而再次愤然离去。他丝毫不能容忍任何人对他的大不敬。他喻外国为“死牢”,强烈地维护着个人的尊严和祖国的尊严。
1929年9月,朱湘提前三年回国,被荐到
安徽大学任英文系主任,月薪三百元。按说,也荣华富贵了,也被重用了,该心满意足了,该安于现状了,然而朱湘却又因校方把英文文学系改为英文学系而又一次愤然离去。并且大骂,教师出卖智力,小工子出卖力气,妓女出卖肉体,其实都是一回事:出卖自己!这说法尽管专横,但对于当时之现实,并不过分。
他的自尊意识,他的反抗精神,在维护国家的尊严上,表现得愈加淋漓尽致和崇高!因此,从这一点上讲,他的背离,使他主动诀别了那个时代,而并非仅仅时代抛弃了他。可以说,站着,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躺下,是一具堂堂正正的尸体!这,就是给朱湘人格下的最恰当的评价。
个人作品
著作
《夏天》(诗集)1925,商务《草莽》(诗集)1927,开明
译作
《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北新
《英国近代小说集》英国怀特等着,1929,北新
《
番石榴集》(诗)阿拉伯穆塔密德等着,1936,商务
作品风格
诗词
朱湘的诗“重格律形式,诗句精炼有力,庄肃严峻,富有人生哲学的观念,字少意远”。
其中,他的代表作《有忆》更是做到了闻一多所提出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朱湘还写过不少散文随笔、诗歌批评,翻译介绍了不少外国名诗。他曾用“天用”的笔名在1924年《
文学周报》上开辟“桌话栏”,发表了关于《呐喊》《红烛》等书评。他的著作还有:诗集《永言集》(1936),散文和评论《
中书集》(1934)、《文学闲谈》(1934),书信《
海外寄霓君》(1934)、《
朱湘书信集》(1936),译作《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芭乐集》(1936)。
诗刊
《诗刊》派是
新诗界最有贡献的一个文艺集团。徐志摩、闻一多是这派中间的一双柱石,此外则有朱湘、
孙大雨、饶孟侃、
蹇先艾、
刘梦苇及少年诗人
陈梦家、
方玮德等人。朱湘于1922年发表《夏天》,那是一本极薄的诗集,里面颇少成熟的作品。但他秀丽清雅的诗笔已表现出一个特异的作风。1927年出版《
草莽集》,比之《夏天》,更有惊人的进步。但说也奇怪,《草莽集》的艺术不但远胜五四前后的
康白情、
俞平伯、
汪静之……等人的诗集,即比之在新诗界负有盛名的郭沫若的
《女神》亦无多让,而
文艺界对之竟未如何注意,颇教我们惊奇。或谓诗人不善自己标榜,所以如此。只看新诗做到最高标准的闻一多的
《死水》还以寂寞状况存在,别说《草莽集》了。我说这固是一部分的原因,而最大原因则以《草莽集》出版过迟。五四运动后我们对新诗抱着异常的好奇心与期待的愿望,所以有许多草率的作品,竟获得读者热烈的欢迎,而《草莽集》则在读者对新诗冷落的时期出版的,一个孩子不能在父母渴望子息的时候诞生,哪怕是天上石麟也不能得如何钟爱了。
代表作品
但朱湘艺术最高的作品,如《
有一座坟墓》《
葬我》《雉夜啼》《梦》《序诗》,与闻一多《死水》里的作品也不差多少。
创作特色
《
草莽集》虽没有徐志摩那样横恣的天才,也没有闻一多那样深沉的风格,但技巧之熟练,表现之细腻,丰神之秀丽,气韵之娴雅,也曾使它成为一本不平常的诗集。朱湘的诗有如下特点:
善于融化
旧诗词的文词、格调、意思他都能随意取用而且安排得非常之好。他这一点很像
北宋词人中之
周邦彦。刘潜夫云:“美成颇偷古句”。“陈质斋云:美成词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张叔夏云:“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所以偷呀,剽窃呀都不要紧,只看他能否融化。朱湘的落日:“苍凉呀,大漠的落日,笔直的烟连着云,人死了战马悲鸣,北风起驱走着
砂石。”
用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汉乐府”枭骑格斗死,怒马徘徊鸣。“
岑参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热情》:“我们发出流星的白羽箭,射死丑的
蟾蜍,恶的
天狗,我们挥彗星的筱帚扫除,拿南箕撮去一切污朽……我们把九个太阳都挂起,我们拿北斗酌天河的水……”
使我们恍惚想到
《楚辞九歌》的“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馀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以及
《诗经·小雅》“维南有箕,不可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以及
卢仝《
月蚀诗》中的一切。不过这首诗比上首已大有变化了--以上属词的方面。
《
催妆曲》:“
画眉在
杏枝上歌,画眉人不起是因何?远峰尖滴着新黛,正好蘸来描画双蛾……起呀!趁草际珠垂,春莺儿衔了额黄归。”
《
采莲曲》的“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
都像旧词的调子。《昭君出塞》:“琵琶呀伴我的
琵琶,记得当初被选入京华,常对着南天悲吒;哪知道如今朝去远嫁,望昭阳又是天涯。”又像旧曲的调子--以上属于调的方面。
《晓朝曲》其庄严典重,雍容华贵的气象全以唐人早朝诗套来。《还乡》写一个军人久战还
家父死妻亡,母亦以哭泣盲目,情景甚为可惨,但大半从《豳》诗《东山》脱化而出,
不过
反用之罢了。《情歌》分
春夏秋冬四段叙述,用六朝
子夜四时歌,及齐梁间诗人的十索十忆的意思--以上属于意的方面。
音节调协
《
诗刊》派的诗人对于音节和体制一样的注意。朱湘也是极力主张新诗是可以歌唱的一个,所以他的诗,音节方面大都有异常的成功。譬如他的《摇篮歌》是唱着给孩子睡时听的,现引其中间二节:天上瞧不见一颗星星,地上瞧不见一盏红灯;
什么声音也都听不到,只有蚯蚓在天井里吟;睡呀,宝宝,
蚯蚓都停了声。一片白云天空上行,像是些小船飘过湖心,一刻儿起,一刻儿又沉,摇着船舱里安卧的人;睡呀,宝宝,
你来跟那些云。
在某一个文艺会上我曾亲听作者诵此歌。其音节温柔飘忽,有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你的灵魂在那弹簧似的音调上轻轻簸着摇着,也恍恍惚惚要飞入梦乡了。等他诵完之后,大家才从
催眠状态中遽然醒来,甚有打呵欠者。其音节之魅人力可想而知。又《
采莲曲》,听说也预备在一个集会中由作者读唱,虽然我再没有那样耳福了。但观全曲音节宛转抑扬,极尽潺之美。诵之恍如置身莲渚之间:
菡萏如火,绿波荡漾,无数妙龄女郎,划小艇于花间,白衣与翠盖红裳相映,嫋嫋之歌声与伊鸦之划桨相间而为节奏。这种优美幽闲的古代东方式生活与情调,真使现代的我们神往呵!又《晓朝曲》用东阳韵,黄钟大吕,气象堂皇。试引
末段:
看哪!一轮红日已经升东,
杏黄的旗旆在殿脊飘扬;在一万里的青天下荡漾,听哪!
景阳楼撞动了洪钟!
长诗创作
《诗刊》派除体制音节二端之外,又注意长诗的创作试验。
闻一多《李白之死》、徐志摩《
爱的灵感》、
陈梦家、
方玮德的《悔与回》、朱湘则有《猫诰》与《王娇》。《猫诰》借父子二猫谈话,写出一篇滑稽文字。此诗别无何等深刻的寓意,也不含何等教训,只是纯粹的“游戏文章”。
中国文学只知道拉长脸子说正经话,对游戏精神排斥不遗馀力。
韩愈做了一篇
《毛颖传》,
柳宗元便不以为然,无怪乎中国文学之不如
西洋之富有谐趣了。《猫诰》是作者童心复来时的作品,除文笔活泼之外,更富于机智、风趣,而且二句一
换韵,音节异常轻快,于内容之滑稽相称。
又有许多触景生情,涉笔成趣的插笔。如老猫正在训话之际,忽闻鼠声立即跳去捉住吞下,
训子道:“
孔子虽曾三月不知肉味,佛虽言杀生于人道有悖,但是西方的科学在最近,证明了肉质富有维他命。”又说:“我们于人类这般有功劳,不料广东人居然会吃猫……所以我主人
如去广东,那时候你切记着要罢工。”“
维他命”、“罢工”都是我们常说的
口头禅,这样用来,不愁不令读者发笑。
后段更有趣味,老猫和它儿子到厨房吃饭,碰到一只狗:老猫真不愧为大腹将军,折冲樽俎时特别有精神。不幸他们的饭才吃了一半,便有一条狗来到了身畔;他毫不作礼的将猫挤走,片时间
鱼饭都卷进了口。老猫直气得将两眼圆睁,他一壁向狗呼,一壁退身。小猫也跟着退出战阵外,他恭听老猫最后的告诫:有一句话终身受用不竭,便是老子说的大勇若怯!
《王娇》见于明代裨官,
《今古奇观》有
《王娇鸾百年长恨》一则便是演这故事。朱湘又把它化为长篇
叙事诗。全诗共长七千四五百字。比
康白情《庐山纪游》尤长,而且纪游乃是许多断片凑合而成,《王娇》则是整个的;《纪游》为无韵的
自由诗,《王娇》则为有韵的长篇;《纪游》拉
杂记途中见闻,不成系统;《王娇》则写一有首有尾的故事。它的结构上当然比康作难多了。
原来故事的
间架,由诗人的想像加以改变,不相干的情节删去,而人物心理方面则添出许多琐碎细微的描写,不但使几百年的僵尸复活,而且使它变为一个具有现代人灵性的亭亭美人了。如写《王娇》父亲鳏居时对亡妻的追念的几段:
时光真快,已到了梅雨期中:
阴沉的毛雨飘拂着梧桐,一夜里青苔爬上了阶砌,卧房前整日的垂下帘栊。
稀疏的檐滴仿佛是秋声,忧愁随着
春寒来袭老人,何况妻子亡去,今日里正逢着她的忌辰。
正是这样的一天在傍晚,蚯蚓嘶鸣庭院间,偶尔有凉风来撼窗~*,他们永别于暗淡的灯前。
为妻作诗
他还历历记得那时的妻:一阵红潮上来,忽睁
眼皮,接着喉咙里发响声,沉寂--颤摇的影子在墙上面移。
三十年的夫妻终得分开,在冷雨凄风里就此葬埋;爱随她埋起了,苦却没有,苦随了春寒依旧每年来。
这种描写是长诗应有的渲染法,万不可少。《
孔雀东南飞》本是长篇
叙事诗,记
焦仲卿杜甫《
北征》,亦为纪述行程之作,而写沿路所见风景,到家时儿女娇痴情态。”张上若云:“凡作极要紧极忙文字,偏向极不要紧极闲处传神,乃夕阳反照之法,惟
老杜能之。如篇中青云幽事一段,他人
于正实事
尚铺轶事典故
生活
诗歌创作,对于此时的朱湘来说,不要说闲情逸致,连养家糊口都勉强。一次在
武汉大学,朋友邀请其参观图书馆,问是否有新作出版。只见诗人脸上露出悲凉的表情:“新着诗稿数种在长沙妻子身边,还没有接洽到出版社。”
如果不是死后
《石门集》的出版,几乎无人了解朱湘内心的苦闷。“我弃了世界,世界也弃了我……给我诗,鼓我的气,替我消忧。”在诗作《我的诗神》中,朱湘这样写道。
于是,诗人之死被赋予了多重含义,一时间成为文学专栏的头条。较多的说法是
《申报》提出的“黑暗对知识份子的戕害”。作家陈鹤祥甚至着文呼吁,朱湘之死,应给所有不愿向恶势力妥协的人以警策,“那就是要更加顽强地活下去”。也有人赞叹他是用生命谱写诗歌。
苏雪林就曾说:“生命于我们虽然宝贵,比起艺术却又不值什么……我仿佛看见诗人悬崖撒手之顷,顶上晕着一道金色灿烂的圣者的圆光,有说不出的庄严,说不出的瑰丽。”
反倒是他的诗作被人忽视了。以至于后人周良沛在编纂
《朱湘诗集》时不得不建议,与其讨论朱湘是新月诗人,还是爱国诗人,不如先读读他的全部诗作。
不仅如此,诗人所在的时代也不复存在。按照当代诗人
西川的说法,写诗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在
消费主义、
流行文化泛滥的时代。而走在朱湘年少时曾和其他文学青年畅谈诗作的清华园,人们不再看到手捧诗集的学生。他们大多在背
英文单词,为考
GRE和
托福而努力。打开BBS水木清华站的诗歌版面,搜索朱湘、“清华四子”也是毫无结果,倒是一个请网友帮孩子取名的帖子十分热门。大半个世纪前,这所园子里萌生的诗人、诗派和诗意,似乎已随诗人的离去而渐远渐淡。
还有朱湘,除了那则1933年12月5日投江自尽的新闻,人们也已不记得这个曾和徐志摩、闻一多比肩的大诗人。
自杀
前奏
一个诗人死了,这本不是什么大新闻。
他选择在一个冬日的凌晨,当轮船即将驶入南京时投河自尽。据说,这个名叫朱湘的年轻人,最后的时刻一边饮酒,一边吟诗。随身携带的两本书,一本是
海涅的诗集,另一本是他自己的诗作。
几乎无人知道诗人自杀的真正原因。
梁实秋猜测是因性格怪癖,闻一多则感叹“谁知道他若继续活着只比死去更痛苦呢”?不管怎样,这个被
鲁迅誉为“中国
济慈”的诗人,死前早已没有才子的风貌,只剩下
流浪汉的潦倒。
那张三等舱的船票,是亲戚接济的,那瓶酒,是妻子打工所得。
起因
他还和
杨世恩等4名清华学生,因在
新文学运动中脱颖而出并称为“清华四子”。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年仅18岁的朱湘在《晨报》《
小说月报》等知名刊物发表作品若干。看起来,少年诗人的前途该是多么远大。然而,他好像故意跟光明、美好这样的字眼作对似的。在清华专攻文学而肆意
跷课,抵制斋务处的早餐点名制度,终于因记3次大过被开除。在美国读书时因
同学说了句“中国人像猴子”,又愤而退学,什么学位也没拿到。在安徽大学任教,由于校方将自己主持的“英文文学系”更名为“英文学系”,便发誓再也不教书了。
一个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一下子捣得粉碎?为什么要脱离安适的环境,走上饥饿寒冷而又耻辱的道路?同时代的女作家
苏雪林西服、神情傲慢的大学教授,一度住在黑暗狭小的码头饭店里,低声下气地问人借钱。而他一个未满周岁的儿子,因为没有奶吃,哭了7天后活活饿死。
原因
徐志摩乘飞机触山而亡,朱湘投水自尽,
殷夫被枪决,20世纪上半叶,诗人多死于非命,让人扼腕叹息。《
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一书,我们可以看到才子朱湘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朱湘15岁时,考入清华,人称“清华四子”之一,享有诗名。朱湘的处女诗集《夏天》在商务印行;第二本诗集《
草莽集》在
开明书店出版;第三本诗集《石门集》,
亦在商务出版。他生前有这3本薄薄的诗集问世,依女作家苏雪林的说法,是诗人拿性命兑换来的。
回国前:
朱湘于1927年留学美国,1930年没有拿到学位就回国了。他在美国期间,给妻子刘霓君写了90封情书,每一封信都有编号。在这些情书中,他写谋生之艰辛,为钱所困的尴尬,更多的是如水的柔情,有日常生活的关照叮咛,夫妻间的体贴呵护。读之温暖。朱湘去世后,他的好友
罗念生将这一组情书编辑出版,名为《海外寄霓君》 。新文学史上有四大情书经典,是鲁迅致
许广平的《
两地书》、徐志摩致
陆小曼的《爱眉札记》、
沈从文致
张兆和的《湘竹书简》和朱湘致刘霓君的《海外寄霓君》。
回国后:
回国后,在安徽大学教书,生活很不宽裕,因为安徽大学时常拖欠薪水,他和他的妻子在
安庆所生的一个幼儿,未满周岁,就因为没有奶吃哭了七个昼夜,活活的饿死。这很像
杜甫诗中描述自己生活的悲惨情景。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婚姻已近崩溃。朱湘邀请好友到安徽大学任教,被校方拒绝。不知他是愤而辞职,还是校方解聘,他在安大也无立足之地了。
紧靠微薄的
稿酬如何养家糊口,朱湘已经穷困潦倒,可是,他“生无
媚骨”,不肯接受嗟来之食。自从他辞职后,被世俗诬为“
神经病”。此时,夫妻也闹起了离婚。1933年12月5日,诗人在去南京的渡轮上跳江自杀。他的妻子刘霓君“只好靠缝纫和刺绣来维持生活”。
时代背景
民国才子多短命。具体到诗人朱湘,他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梁实秋认为:“应由他自己的神经错乱负大部分责任,社会上冷酷负小部分责任。”看来,连朱湘的同学也未必真正理解他“孤高的真情”。当然,孤僻,决绝,敏感,狂狷,清高,刚正,这些是诗人典型的性格。这样的天才,在哪个时代都很难被接受,从
屈原到朱湘,诗人的命运,大抵如此。可是,如果一个时代(朝代),把异端的思想家、另类的诗人、狂傲的艺术家全逼到无法生存的地步,那么,这个时代(朝代),也就要完蛋了。
人物评价
余伟文认为,朱湘自杀“完全是受社会的逼迫”,“正是现代社会不能尊重文人的表现”。
何家槐认为,混乱的社会“使他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使他不得不用自杀来解决内心的苦闷”。
柳无忌认为,不为写文章,“也许子沅不会这样悲伤的绝命”。
罗皑岚不明白,“朱湘虽不是见面向人问好的交际大家,难道竟无一个朋友?”
梁实秋则认为,“朱先生的脾气似乎太孤高了一点,太怪僻了一点,所以和社会不能调谐”。
作品相关
朱湘的“诗”重格律形式,诗句精炼有力,庄肃严峻,富有
人生哲学的观念,字少意远。
朱湘是一个性格独特、对艺术充满执着的诗人,他在清华六年学生生活并不顺利,曾因记满三次大过而受到勒令退学的处分,1926年复学后
又读读文学浪漫主义的诗人来说,不免感到拘囿;但清华的自然
人文环境,毕竟给过他薰染和陶冶,使他后来的创作道路走得更为扎实。
新文学自诞生以历七十馀年,而新诗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功绩尤不可没。而在新诗诞生初期数十位可圈可点的诗人当中,有四人是缺一不可的。他们是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和朱湘。就诗的风格而言,我曾比喻,郭沫若的诗如不羁的烈火(但郭诗精品极少,且大都限于早期作品),徐志摩的诗有若璀璨的宝石,朱湘好比无暇的美玉,闻一多则是澎湃的江河。以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三人的成就来说,世人就算不全了解,大都也有所耳闻。而知道朱湘的却是百无一人。这对这样一个将新诗从形式和内容与
民族性、创造性完美结合的重要的诗人,对于这个对新诗发展做出了诸多创造性贡献的诗人来说,生未能逢其时,死又不能传其名,何尝不是最大的悲哀呢?或许这也是诗人苦难的一种馀音吧。
无风时白杨萧萧着,
萧萧外更听不到什么。
野花悄悄的发了,
野花悄悄的谢了,
悄悄外园里更没有什么。
耸暮空紫色西山,
山顶戴着白雪之冠;
但清华旗色何其黯然!
夕阳是清华的灵魂,
漫天的黑云将他攫吞;
遗下物质的躯壳,
有大会堂作伊的坟墓。
玄冰仿佛功课,
压住本性活泼的小河,
月光只映他滞重的面色,
再不见风中的笑窝。
诗人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描写弥漫着物质气息的校园,吞噬灵气如坟墓,缺乏自主意识像石像,刻板教条。其实它并不缺少灵秀的环境,就像它不缺少活泼的少年一样,然而黑云压住了美景,功课窒息了学生的天性。诗人忍不住要呐喊:赶走冬夜,让春色重临校园。
从学生时代起,朱湘的个性就较乖僻、焦躁,可是他的诗歌却是少有的平静和谐,他仿佛在创作之前洗净了身内身外的烦恼,给诗歌留下一方神圣和谐的园地。从创作初起时就十分注重锤炼诗歌的情感和形式,他的内心是喧嚣的,而他的诗情却是宁静而柔美的: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
你瞧日光它移的多慢,
你听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
宝宝,
蜜蜂飞的真轻。
天上瞧不见一颗星星,
地上瞧不见一盏红灯;
什么声音也都听不到,
只有蚯蚓在天井里吟;
睡呀,
宝宝,
蚯蚓都停了声。
一片白云天空上行,
像是些小船飘过湖心,
一刻儿起,一刻儿又沉,
摇着船舱里安卧的人;
睡呀,
宝宝,
你来跟那些云。
不怕它结冰十分寒冷,
睡呀,
宝宝,
挨着炭火的温。
舒缓的旋律,悠扬的节奏,错落有致的
诗行诗韵上讲究与内容情绪合一,这些努力使朱湘在新诗创作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出版图书
三件大事
朱湘曾经慨叹过人生有三件大事:“朋友、性、文章。”但由于朱湘抑郁、孤傲和乖戾、偏狭的性格,友情和爱情都成了镜中之花。最后留给朱湘短短29年人生历程的,就只有了诗。朱湘对诗的钟情,可以说,已经到了全身心地痴迷而无以复加的地步。早在清华时就忘却了一切。后来,赴美留学,为了诗更是全无顾恋。甚至,连学位也不屑一顾,毅然决然提前回国。朱湘说:“博士学位任何人经过努力都可拿到,但诗非朱湘不能写。”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