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隶属云南省
昭通市,地处
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
乌蒙山区,东邻
镇雄县、
威信县,南接
贵州省毕节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赫章县,西靠
昭阳区、
大关县,北与
盐津县、四川省
筠连县毗邻。地形东西窄,南北宽,自南向北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2795.7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彝良县常住人口为47.98万人。截至2025年3月,彝良县辖2个街道、9个镇、5个乡。县人民政府驻角奎街道渔湖大道1号。
历史沿革
夏商,属梁州、雍州之域。
汉晋,属朱提郡县地。
明洪武年间,改隶四川布政司,后废益良州入
镇雄府。正德年间,置白水江簸酬长宫司。嘉靖初,置归化长官司,隶镇雄府。
清雍正初,改隶云南,置彝良州同,治今奎阳镇,隶镇雄州;乾隆年间,另设昭通府知事分防牛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州同置县,仍隶镇雄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从镇雄划出17甲,计343村,分置彝良县,治所迁至角奎。民国十一年(1922年)起,隶属昭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4月,彝良解放,建县人民政府。隶属云南省昭通专区专员公署(后改为昭通地区行政公署)。
2001年,昭通撤地设市后,彝良县隶属昭通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6年,撤销毛坪乡,其所辖发界村委会划归角奎镇管辖,所辖毛坪、簸以、献鸡、笋叶、太平、龙潭、大寨、虎丘、岭东、雄块10个村委会划归洛泽河镇管辖,镇政府驻原毛坪乡大寨;撤销新场乡和
发达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角奎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角奎镇管辖原角奎镇、新场乡、发达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毛坪乡发界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
2012年3月,撤销小草坝、龙安、龙海、荞山、钟鸣、海子、两河7个乡建制,相应设立镇建制的请示,同年9月,经省政府同意撤销7个乡建制,相应设立镇建制,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2021年3月,撤销角奎镇,设立角奎街道和发界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3月,彝良县辖2个街道、9个镇、5个乡:
角奎街道、
发界街道、
牛街镇、
洛泽河镇、
海子镇、
荞山镇、
龙安镇、
两河镇、
钟鸣镇、
小草坝镇、
龙海镇、
柳溪苗族乡、
洛旺苗族乡、
龙街苗族彝族乡、
奎香苗族彝族乡、
树林彝族苗族乡,共有137个村(社区),2939个村(社区)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彝良县角奎街道渔湖大道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彝良县地处
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位于东经103°51′—104°45′、北纬27°16′—27°57′之间。东邻
镇雄县、
威信县,南接
贵州省毕节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赫章县,西靠
昭阳区、
大关县,北与
盐津县、四川省
筠连县毗邻。总面积2795.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彝良县地形东西窄,南北宽,自南向北倾斜,大部分地区被河流切割成侵蚀山地,最高海拔2780米,最低520米,分为河谷、二半山、高山区三种地貌类型。
气候
彝良县气候差异大,垂直差异明显,总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从河谷到高山区可细分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4个气候类型,低矮河谷地区高温少雨,日照较多;高寒山区多雨潮湿,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16.6摄氏度,降雨量689毫米;相对湿度70%;日照1107小时。
水文
彝良县境内有洛泽河、白水江和田黄河三大流域,其中洛泽河、白水江两大河流均属长江上游水系,过境长度分别为75.6千米和27千米。
土壤
彝良县内土壤普查结果,有土纲4个,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23个,耕地土种45个,自然土种17个,变种9个。在6个土壤类型中,以黄壤面积105524.67公顷最大,占土地总面积280400公顷的37.63%,水稻土壤面积3900.67公顷最小,占土地总面积1.39%。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彝良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彝良县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55377.38公顷(83.0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9.78%。其中,水田706.22公顷(1.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7%;水浇地164.24公顷(0.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30%;旱地54506.92公顷(81.7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8.43%。洛泽河镇、龙街乡、奎香彝族苗族乡、角奎镇4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
彝良县耕地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89.85公顷(0.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52%;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333.91公顷(2.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41%;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8825.83公顷(28.2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00%;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7597.92公顷(26.4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78%;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7329.87公顷(25.9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29%。
二、种植园用地13046.85公顷(19.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66%。其中,果园2435.14公顷(3.65万亩),占种植园面积的18.67%;茶园2.9公顷(0.004万亩),占种植园面积的0.02%;其他园地10608.81公顷(15.91万亩),占种植园面积的81.31%。园地主要分布在角奎镇、洛泽河镇、荞山镇、海子镇4个乡镇,占全县园地的87%。
三、林地180473.36公顷(270.7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4.48%。其中,乔木林地147243.54公顷(220.87万亩),占林地面积的81.59%;竹林地9020.32公顷(13.5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5.00%;灌木林地22767.15公顷(34.1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12.61%;其他林地1442.35公顷(2.16万亩),占林地面积的0.80%。角奎镇、洛泽河镇、小草坝镇、两河镇4个乡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7%。
四、草地2533.02公顷(3.8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9%。其中,天然牧草地0.34公顷(0.0005万亩),占草地面积的0.01%;其他草地2532.68公顷(3.7990万亩),占草地面积的99.99%。草地主要分布在奎香彝族苗族乡、洛泽河镇、海子镇、树林苗族彝族乡4个乡镇,占全县草地的71%。
五、湿地96.29公顷(0.1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03%。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我县涉及其中1个二级地类。我县内陆滩涂96.29公顷(0.14万亩),占湿地面积的100.00%;全县没有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盐田、沿海滩涂、沼泽地7个湿地二级地类的分布。湿地主要分布在洛泽河镇、牛街镇、洛旺苗族乡、角奎镇4个乡镇,占全县湿地的63%。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066.22公顷(13.6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24%。其中,建制镇用地643.01公顷(0.96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的7.09%;村庄用地7970.86公顷(11.96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的87.92%;采矿用地411.8公顷(0.62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的4.5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0.55公顷(0.06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的0.4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主要分布在角奎镇、洛泽河镇、奎香彝族苗族乡、龙街乡4个乡镇,占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49%。
七、交通运输用地2964.49公顷(4.4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6%。其中,铁路用地22.89公顷(0.03万亩),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0.77%;公路用地647.81公顷(0.97万亩),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21.85%;农村道路2293.79公顷(3.44万亩),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77.38%。交通运输用地主要分布在角奎镇、洛泽河镇、龙街乡、海子镇4个乡镇,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41%。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79.37公顷(2.8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67%。其中,河流水面1643.1公顷(2.46万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87.43%;水库水面105.09公顷(0.16万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5.59%;坑塘水面58.09公顷(0.09万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3.09%;沟渠34.68公顷(0.05万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1.85%;水工建筑用地38.41公顷(0.06亩)万,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2.04%。角奎镇、洛泽河镇、牛街镇、荞山镇4个乡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较多,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43%。
九、其他土地14474.57公顷(21.7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17%。其中,设施农用地78.88公顷(0.12万亩),占其他土地面积的0.55%;田坎14292.86公顷(21.44万亩),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8.74%;裸土地35.09公顷(0.05万亩),占其他土地面积的0.24%;裸岩石砾地67.74公顷(0.10万亩),占其他土地面积的0.47%。其他土地主要分布在龙街乡、奎香彝族苗族乡、洛泽河镇、角奎镇4个乡镇,占全县其他土地的44%。
矿产资源
彝良县境内探明矿产有煤炭、金属、非金属近3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有煤、铅、锌、铁、铜、石英砂、建筑用矿、萤石、白云岩、石灰岩等。主要矿产分布在古生界上泥盆统中层二叠系和中生界三叠系,境内分布较广。尤其是小发路一带的无烟煤(有“王中王”之称)和毛坪猫猫山一带高品位的铅锌矿储量丰富。
水资源
彝良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径流总量17.4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入境量28.84亿立方米,径流11.8亿立方米,水资源分布不均。地下水总量6.22亿立方米。在地下水总量中,泉水出露量2.3亿立方米,其中洛泽河水系出露量0.67亿立方米、白水江水系出露量1.63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
彝良县水能理论蕴藏量79.6万千瓦,可开发量15.93万千瓦。境内已建成9939处水利设施,年有效蓄水能力651.89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6.22亿立方米,年平均开发利用419.85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彝良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截至2005年,属国家规定保护的动物,一级有金钱豹;二级有白腹锦鸡、红腹锦鸡、黑熊、苏门羚、褐林鸮、猕猴、三尾褐凤蝶、红瘰疣螈、岩羊、穿山甲、小熊猫、大鲵(娃娃鱼)。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部分野生动物逐年有所减少,少数趋于灭绝。
植物资源
彝良县境内属国家规定保护的植物,一级有珙桐,二级有银杏、红豆杉、香果树,三级有银叶桂(又名川桂皮)、白辛树、筇竹、桢楠、天麻、黄连、楠木、厚朴、黄柏。
树木前志载,境内有木本植物100余种。之后从四川引进砧木,枳壳苗。20世纪80年代又引进喜树、柳杉等,90年代引进桉树。
竹有筇竹、水竹、毛竹(楠竹)、方竹、刺竹、玉山竹、箭竹、斑竹、金竹、慈竹、苦竹、硬头黄、紫竹、罗汉竹等。
药材主要有天麻、金银花、淡竹叶、何首乌、血藤、羌活、独活、威灵仙、天冬、麦冬、泽泻、板蓝根、半夏、木通、山枝仁、厚朴、黄连、黄柏、五味子、葛根、木瓜、天南星、藿香、荆芥、吊兰花、杜仲、骨碎补、当归、党参、桔梗等30余种。
花卉有数十个品种,主要有茶花、芙蓉、牡丹、芍药、海棠、缅桂、杜鹃、月季、菊花、兰花、夜来香、水仙等。具有一定规模栽种的有兰花和牡丹。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彝良县常住人口为503376人。
截至2023年末。彝良县总人口为631192人(公安户籍人口),其中:女性人口295101人。在总人口中:乡村人口469791人。年末常住人口47.98万人,城镇化率31.34%。
经济
综述
2023年,彝良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3.16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1462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481845万元,增长25.7%;第三产业增加值518303万元,增长3.8%。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6.7:32.6:40.7调整为24.9:36.2:38.9。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7.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1.5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27484元,比上年增长10.5%。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25261万元,同比增长10.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4.5%。
2024年,彝良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53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38亿元,同比增长1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29亿元,同比增长2.9%。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彝良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60亿元。
人民生活
2023年,彝良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80元,比上年增长3.8%,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1元,比上年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彝良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2.2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3.89%;第二产业增长67.23%;第三产业增长3.22%;其中:本地房地产投资完成132395万元,比上年下降7.17%。
财政
2023年,彝良县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384万元,比上年增长59.29%。其中:税收收入38176万元,增长3.47%(增值税12637万元,下降5.07%;企业所得税2117万元,增长5.69%);非税收入45208万元,增长192.5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78211万元,比上年增长13.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387万元,增长4.1%;公共安全支出12272万元,增长3.75%;教育支出106770万元,下降2.26%;科学技术支出405万元,下降27.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189万元,增长15.36%;卫生健康支出29968万元,下降9.26%;节能环保支出7902万元,下降37.29%;城乡社区支出15134万元,增长25.44%。
第一产业
2023年,彝良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95101万元,按照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种植业产值330108万元,林业产值25333万元,畜牧业产值125969万元,渔业产值6601万元,服务业产值7090万元。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332809万元,同比增长3.9%。
2023年,彝良县粮食总产量达224021吨,比上年上升0.99%。其中:大春粮食产量211186吨,比上年上升0.99%;小春粮食产量12835吨,比上年上升0.93%。油料产量5583.92吨,比上年上升2.8%;烟叶产量7528.02吨,比上年下降0.4%;蔬菜产量150948.63吨,比上年增长5.6%;茶叶产量57.39吨,比上年增长1.49%;水果产量5003.63吨,比上年增长1.8%。
2023年,彝良县生猪存栏235905头,比上年下降3.93%,全年全县出栏生猪405276头,比上年增长2.36%;羊存栏97440只,比上年下降0.68,羊出栏73743只,比上年增长3.38%;牛存栏74026头,比上年增长1.72%,牛出栏24212头,比上年增长3.1%;家禽存栏685516只,比上年下降3.16%,家禽出栏1242871只,比上年下降3.74%。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彝良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75317万元,比上年增长8.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18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1%。
建筑业
2023年,彝良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8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68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3%。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彝良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277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82万元,增长1.8%;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595万元,增长25.9%。全县批发业销售额42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县零售业销售额3760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住宿业销售额1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全县餐饮业销售额68469万元,比上年增长28.9%。
金融
截至2023年末,彝良县金融机构完成存款余额1406668万元,同比增长19.74%,其中:住户存款1042315万元,增长11.64%,完成贷款余额991018元,同比增长16.77%。
政治
交通运输
彝良县拥有
宜昭高速公路、
昭泸高速公路、内昆铁路、G352国道等交通干线。
截至2023年10月,彝良县拥有公路里程7207.7千米,其中国道170.67千米、省道200.85千米、县道401.22千米、乡道751.83千米、村道1870.51千米,更新库拟建道路3812.69千米。
2024年,彝良县
渝昆高铁彝良北站和威彝高速公路、麻彝高速公路、盐镇高速公路全面推进,荞山通乡三级公路建设完工,硬化农村公路290千米,实施安防工程68.5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学年,彝良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14所,其中:幼儿园110所(公办16所,民办94所)、小学174所、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4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特校1所、进修学校1所。校外培训机构16所。
2023学年,彝良县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13616人(学前教育21245人、小学49423人、初中27108人、普通高中12442人、职业高中3206人、特殊教育192人)。
2023学年,彝良县有教职工7448人,其中民办学校教职工1536人,公办学校在职在编教职工5482人。
医疗卫生
2024年,彝良县医共体总医院如期搬迁运营,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昭通市中医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
社会保障
2024年,彝良县发放低保资金2.89亿元、特困供养资金3417.96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202.11万元,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28.21万人。
历史文化
文保
截至2023年9月,彝良县有不可移动文物60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未定级39处;全县馆藏文物70件(套),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有非遗项目50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20项、县级26项。彝良县极具代表性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和非遗项目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炳辉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宫大殿、拖姑梅“陇氏庄园”,馆藏文物汉代铜洗、石砚等。
罗炳辉将军故居
罗炳辉将军故居位于彝良县角奎镇阿都办事处偏坡寨。距昭通市彝良县城约5千米。1987年国家拨专款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土木结构草房3间,坐北向南。面阔13米,进深7米,面积120平方米,另划有保护范围2001平方米,修有文物标志碑等。1989年7月6日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是罗炳辉17岁离家从军前居住,陈列有罗炳辉在家时使用的生活用具。保护范围内有罗炳辉高祖罗凤鳌墓,父亲罗守清、母亲黄氏墓,妻子李风桂墓,以及罗炳辉祭父文碑。1986年10月,彝良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拖姑梅陇氏庄园
拖姑梅陇氏庄园位于彝良县城南部,龙街乡窝铅村境内,坐落于雄奇险峻的“锅圈岩”之上,距县城40千米。“陇氏庄园”始建于清乾隆,再建于清末民初,再建历时二十多年方竣工,占地30余亩,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平楷故居遗址
刘平楷故居遗址位于县城东正街11号,原为其父清光绪十八年(1902年)所修,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幢房屋及天井、花园组成,两房均为木石结构,通面阔12米、通井深7米,一底一楼,单檐悬山顶,建筑坐北向南,南面临街。1950年后,改作他用,几经兴废现仅存遗址。1986年10月22日,彝良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12月,彝良县共有省级非遗名录4个,分别为民间戏曲端公戏(与大关、镇雄共同申报),彝族传统舞蹈酒礼歌,苗族传统音乐阿作芦笙舞和苗族故事召彩与卯蚩彩娥翠。市级非遗名录20个,分别为传统音乐苗族古歌、彝族唢呐、苗族唢呐、苗族飞歌、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文字、绵皮纸制作工艺、竹编、竹雕工艺、芦笙制作技艺、酸辣粉制作技艺、桐子叶粑粑制作技艺、火草粑制作技艺、传统舞蹈正坛祭祀芦笙舞、传统舞蹈毕肃那、传统舞蹈龙灯、传统音乐芦笙、蔡家人擀毡技艺、天麻全席宴制作技艺、天麻汽锅鸡制作技艺、民俗打铁水花、民俗闹元宵习俗。县级名录24个,分别为:苗族唢呐、舞龙、狮舞、牛街龙灯、撒麻舞、安则则等。
苗族芦笙舞
苗族芦笙舞是花苗支系的主要舞蹈,也是芦笙舞的综合性舞蹈。它包括了“跨竿”“踩堂”“敬酒”等套舞。芦笙舞以曲为主。舞曲分九首,每首三段,每段三节,其中以“壮烈争战”最为有名。这一首曲子苗语音译是“义佐”(汉语直译是:绞)舞蹈动作以垫步、弹腿、蹲跳反复表现。表演形式是场坝集体性的。吹芦笙的舞蹈演员不限,参舞的歌者人数也不限。由于芦笙舞局限于芦笙这个特殊道具,舞者不能歌唱。2014年03月,彝良县龙街乡龙洞村苗族芦笙舞被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小草坝生态旅游区
小草坝生态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彝良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2千米,占地面积163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1700米,森林覆盖率达78.6%,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集原始森林、河流、奇峰、瀑布为一体,以雄、奇、险、幽、秀、朴著称。
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坐落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城西侧的将军山脚下,占地面积11202.5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纪念馆基本陈列主题为罗炳辉事迹展,主要由“少年英雄出乌蒙”“艰难求索寻真理”“转战苏区建奇功”“万里长征显神威”“驰骋江淮扫敌顽”“青史永久铭英魂”6个部分构成。馆内展出革命文物20件,图片文字资料312幅,场景4个,沙盘2个,有关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书籍10余种版本,罗炳辉将军半身铜像和手握战刀的全身铜像各一尊。
洛泽河大峡谷
彝良洛泽河大峡谷距
昭通市60千米,其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起伏明显,沟河纵横,属强侵蚀中高山峡谷地形,地壳上升,洛泽河剧烈下切,相对高差1500多米,山高坡陡,地形陡峻,
喀斯特地貌发育,横断面呈“V”形或“U”形缓谷,一般平均坡度35—45度以上,斜坡上有大小不等的缓坡台地。本区域属河谷型温暖湿润气候带,冬春温暖,夏秋炎热,无冰冻现象和冻土层,年平均气温16.0℃,最高气温40.0℃,最低气温-4.0℃,年降水量800毫米。洛泽河流经洛泽河镇、角奎镇、龙安乡、钟鸣乡,最后汇入关河。
海子坪自然保护区
海子坪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少有的连片天然毛竹林保护区,位于洛旺苗族乡的中厂村,是以保护天然毛竹林、水竹林、罗汉竹林等野生植物和小熊猫等野生动物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海子坪自然保护区地处滇、川边界,与四川省筠连县、昭通市镇雄县、威信县接壤,距彝良县城160千米,海拔1239至1709米,活立木蓄积量11.5万立方米。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古老工艺竹种罗汉竹和世界驰名的观赏竹种方竹等。其中毛竹47公顷,约有21.44万株,最高15米、胸径14厘米至18厘米;水竹700公顷。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白腹锦鸡、大鲵、小熊猫、黑熊、野牛等。
牛街古镇
牛街古镇位于彝良县东北部,距县城78千米,介于川滇边界,是彝良的“北大门”。
牛街古镇始建东汉时期,初兴明朝洪武,鼎盛清朝乾隆。因逢农历的牛、羊日赶大、小场而得名。故曰“拉不完的昭通货”在这里集中、“填不满的叙府城”从这里启运,至今仍是川滇边界的商业重镇。保留完整的明清时期所建的街道两条、木竹质结构“串架房”民居400多间;赋有地域特色建筑风格的“吊脚楼”“四合院”、中西交融的名院豪宅还有十余处。
地方特产
彝良县名特菜肴及小吃:
桐子叶粑粑、
猪儿粑、廖家灰包炸洋芋、
羊肉米线、红烧米线、白水江清汤连鱼、黄粑、连渣闹、豆花、豆豉巴、腊肉炒豆豉巴、血豆腐、天麻气锅鸡、坨坨肉、盖碗肉、牛肉炒面、腊肉胡豆饭等。
著名人物
罗炳辉(1897年12月22日—1946年6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原名罗德富。1897年12月22日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阿都乡偏坡寨一个彝族农民家里。
荣誉称号
2019年8月,彝良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5月,彝良县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2020年6月,彝良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8月,彝良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4年1月,彝良县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