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巫峡山 最嘉处,不问阴晴,常多云气,映带飘拂,不可绘画……余令画史以小舠泛中流摹写,始得形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邱诗》:“ 李青莲 诗从未有能学之者,惟 青邱 与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
郭沫若 《中国
美术的展望》:“一切成品仅存依稀仿佛的形似而失去生命。”1989年《睢县志·古建筑》:“袁家山(
袁可立别业),在县城南门里,……周围湖水环抱,形似小山。”
与“
神似”对称。
中国画术语。指艺术作品的外在特征。
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南朝齐
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南朝宋宗炳虽主“万趣融其神思”,仍然坚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东晋
顾恺之说得更明确,即所渭“
以形写神”。清代
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故“形似”为
绘画的始基。但于形似中求神采,仍为艺术造形之终极。参见“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