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衙行
唐代诗人杜甫诗作
《彭衙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主要内容是回忆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诗人全家避贼逃难的一个片断,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逃难途中的艰险状况,第二部分写孙宰体贴留客的深情厚谊。前部分着重叙写诗人举家逃难的狼狈景况,后部分着重描绘故人孙宰待客的殷勤。全诗用追忆的口吻直接描述诗人尽室逃难之景、颠沛之状及故人晋接之情,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致的心理刻划,传神摹志,形象逼真,充分体现了杜诗“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的特色。
作品原文
彭衙行⑴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⑵。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⑶。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⑷。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⑸。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⑹。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⑺。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⑻。
野果充餱粮,卑枝成屋椽⑼。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⑽。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⑾。
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⑿。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⒀。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⒁。
众雏烂熳睡⒂,唤起沾盘飧⒃。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⒄。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⒅。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⒆。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⒇。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彭衙:在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即现在的彭衙堡。
⑵白水山:白水县的山。杜甫于至德元载(756年)六月自白水逃难鄜州。
⑶尽室:犹全家。多厚颜:觉得很不好意思。
⑷“参差”二句:写一路很荒凉,所以找不到吃的,也找不到住处。
⑸“怀中”二句:怕虎狼寻声而来,故掩其口使不出声。但小孩因感到不舒服,哭得更厉害了,真是令人急煞。反侧,挣扎。声愈嗔,声愈大。
⑹“小儿”二句:小儿们自以为比小妹懂事些,只要求吃些道旁的苦李,他们哪知道苦李是吃不得的呢。强解事,即所谓“强作解事”。故,故意,犹“不是故离群,“清秋燕子故飞飞”之“故”。索,索取。
⑺备:工具。衣又寒:因衣被雨打湿。
⑻经契阔:是说碰到特别难走处。竟日:整天。
⑼餱(hóu)粮:一作“糇粮”,干粮。卑枝:指低矮的树枝。椽(chuán):屋顶上的圆木条,这里屋椽就是屋宇的意思。
⑽“早行”二句:因下了半旬雷雨,故老在水里走;因露宿山中,所以说天边烟。这个烟字不能作人烟解。
⑾少留:短期的逗留。周家洼:即孙宰的家。一作“同家洼”。杜甫初意拟挈家直达灵武行在,故欲北出芦子关。
⑿宰:是唐人对县令的一种尊称,孙大概做过县令。
⒀翦:即剪。剪纸作旐,以招人魂,是古时风俗习惯,这里不必死看,认为果有此事,只是写孙宰的安慰无微不至而已。
⒁阑干:横斜貌,是形容涕泪之多。见得孙宰妻子也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遇。
⒂众雏:即上痴女小几。烂熳睡:小儿睡得十分香甜的样子。
⒃沾:含感激意。飧(sūn):晚餐。
⒄“誓将”二句:是代述孙宰的话,亦即下文所谓“露心肝”。夫子,是孙宰谓杜甫。
⒅“谁肯”二句:总结上文,艰难际指“避贼”以下,露心肝指“故人”以下。不写艰难,便显不出孙宰的高义。浦起龙说:“尽室以下,追叙一旬以内所历之苦,正以反蹴下文延客奉欢一段深情也。
⒆岁月周:满一年。
⒇“何当”二句:即《诗经》所谓“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意。按唐人称县令为“明府”或“宰”,皆含敬意,李白有《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阳冰时为当涂县令而称为“宰”,即其证。何当,哪得。
白话译文
想当时躲避贼兵叛乱之初,往北逃跑经过多少艰难险阻。
夜深了还逃亡在彭衙道上,月亮照着白水山。
全家人长途跋涉,非常狼狈,逢人难免厚颜求食,窘迫异常。
谷鸟参差啼鸣,一路荒凉,不见有逃难的人还回家。
小女儿饿得直咬我,怕小孩哭声被虎狼听到。
捂住她的嘴不让出声,但小孩却哭得更厉害了。
小儿子故意说要吃苦李,以示自己懂事。
十天里有一半是雷雨天,全家在泥泞中相互牵扶着行走。
既没有御雨的用具,道路湿滑,因衣被雨打湿又寒冷。
有时经过难走的地方,一整天只能走几里路。
只能以野果充饥,以树下当住处。
早上在流水的石头上行走,晚上露宿在山中。
短期逗留周家洼,想出行芦子关。
孙宰这个老朋友,简直是义薄云天。
在日落昏黑的时候邀请我,点好灯并打开层层门户。
烧热水给我洗脚,还剪纸为我全家压惊。
接着又唤出妻子儿女,大家相视涕泪纵横。
孩子们都疲惫地睡着了,又把他们叫起来吃饭。
他说一定要与夫子你,永远结为兄弟。
腾出房间,安排我一家安然住下。
谁能够在这艰难困苦之际,表露他诚挚的情意。
别来已经满一年了,叛军还在制造灾祸。
怎么才能拥有翅膀,飞去落到你跟前。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感谢朋友的诗,主要内容是回忆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全家避贼逃难的一个片断。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潼关,杜甫携家从白水逃亡鄜州(今陕西富县),路经彭衙之北,受到友人孙宰的盛情接待,一直铭记不忘。至德二载(757年)杜甫由凤翔(今属陕西)回鄜州省亲,路经彭衙之西,因而回忆起前一年携家逃难时孙宰热情款待的深情厚谊,但又不便枉道相访,故作此诗以志感。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篇皆追叙往事,只末四句是作诗时的话,因此开篇就以“忆昔”二字统领全诗。全篇共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至“暮宿天边烟”,写逃难途中的艰险状况。前四句写避乱彭衙。诗人前一年不畏“艰险”,“北走”鄜州,原因是贼破潼关,白水告急,不得不携家“避贼”逃难。“避贼”点出诗人逃难的原因。“北走”说明逃难的方向。“艰险”总括逃难景况,“夜深”交代出发的时间,“月照”点明出发时的环境。因为“避贼”逃难,所以选择“夜深”人静、“月照深山”之时,急忙向彭衙出发。开始四句,交代事件,一目了然。
“尽室”以下十行五十字叙携家远行,写尽儿女颠沛流离之苦。诗人拖儿带女,全家逃难,因无车马代劳,只好徒步行走。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多厚颜”三字,幽默而辛酸。而诗人全家跋涉,穿行于野鸟飞鸣的山涧,和行人稀少的谷底,衣食无着,平时娇宠的幼女忍不住饥饿,趴在父亲肩头又咬又哭。荒山野岭中,诗人怕虎狼闻声而来,赶忙将孩子搂抱怀中,紧掩其口。但孩子不知父亲的苦衷,又踢又闹,哭得愈加厉害。小儿子这时也来凑热闹,自以为比妹妹懂事,故意要吃路旁的苦果,他根本不知“苦果无人摘”,是因为不能吃。“饥咬我”“声愈嗔”,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幼女娇宠而不懂事的情态,“故索苦李餐”,维妙维肖地刻划出小儿天真烂熳的形象。“痴女”“小儿”,用语亲切;“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以动作刻画出一个疼爱儿女而又无可奈何的父亲的痛苦心情,十分传神,真乃“画不能到”。
“一旬半雷雨”以下十句写雨后行路艰难,突出困苦流离之状。全家徒步于深山野谷,已经很艰难,更糟糕的是又碰上了雷雨天气,只好趟着泥泞互相搀扶着冒雨行进了。既无雨具,衣湿身寒,路滑难行,一天就只能走几里路。“一旬”呼应“久徒步”,说明奉先至白水,路程不远,却走了很长时间,反衬出行程之艰;“半”字点出雷雨之多,说明气候的恶劣。寥寥几句,诗人全家困顿流离之状如在目前。“野果充餱粮”,指采下野果充饥;“卑枝成屋椽”,树枝成了栖息的屋宇;“早行”“暮宿”,从时间上说明他们起早摸黑地赶路;“石上水”,指近处低处积满雨水的石径,“天边烟”,指远处高处云雾笼罩的深山。这四句对仗工整,概括精炼,既呼应开头“经险艰”,又引起下文孙宰的留客,过渡自然。
自“少留同家洼”以下为后一部分,写孙宰体贴留客的深情厚谊。先写留客。诗人全家本打算在同家洼作短暂歇息后北出芦子关直达肃宗所在的灵武,却不料惊动了情高义重的老朋友孙宰(唐时尊称县令为宰)。战乱年头,人们大多不喜欢客人到来的,何况是昏天黑地的夜晚。但孙宰点起明灯,打开重门,十分热情。而且不嫌麻烦,还烧起热水,让诗人洗脚,甚至还剪纸作旐(小旗),替诗人招魂。故人之情义,诗人之感激,从开灯启门,烧汤濯足,剪纸招魂的几个细节中具体真实地反映了出来。“高”“薄”二字画龙点睛地指出了这一点。孙宰叫出妻子与诗人相见,看着诗人携家逃难的艰苦景况,他们也不禁流下了同情的眼泪。由于长途跋涉,小儿女们一安顿下来,立即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孙宰又叫醒他们起来吃饭。孙宰还一再表示愿意同诗人永远结为兄弟,并腾出屋子,让诗人一家安住。由同情到结交再至住下,充分显示了孙宰待人的真挚诚恳。蹇步、饥饿、惶遽、困顿至极,幸得故友之暖汤、盘飧、招魂、安居,诗人感泣之余叹“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读者亦叹慨之余忖落难之际不避而远之、不落井下石,足矣,安敢奢望“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最后六句结尾,写诗人对孙宰的追念感激之情。“谁肯”二字既赞扬故人孙宰高尚情谊的难得与可贵,又呼应开篇“忆昔”,引出诗人对孙宰的忆念。此时诗人重经旧地,安史叛乱并未平息,人民仍在受难,不知孙宰一家情况如何。“何当生翅翎,飞去坠尔前”,诗人恨不得长出双翅,立刻飞去落在老朋友的面前。殷切的忆念之情,溢于笔端。这六句以议论作结,情深意厚,力透纸背。
这首忆念友人的诗,前部分着重叙写诗人举家逃难的狼狈景况,后部分着重描绘故人孙宰待客的殷勤。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致的心理刻划,传神摹志,形象逼真。全诗用追忆的口吻直接叙述,明白如话,真实仿佛亲见,自然而不显雕琢。
名家点评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学林新编》云:《冷斋夜话》曰:“杜子美《彭衙行》押二‘餐’字。”某按:《彭衙行》曰:“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又曰:“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二字者,义不同。……按《广韵》上平声二十二“魂”字韵中有“飧”字;二十五“寒”字韵中有“餐”字。子美《彭衙行》于两韵中通押,盖唐人诗文用韵如此。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谭云:小儿不解事性情,此老专要描写(“痴女”四句下)。钟云:自家奔走穷困之状,往往从儿女、妻孥情事写出,便不必说向自家身上矣(“小儿”二句下)。钟云:以下描写卒客卒主草率亲昵,情事如见(“延客”二句下)。钟云;要哭(“剪纸”句下)。钟云:“沾”字可怜(“唤起”句下)!钟云:小心厚道,一味感恩,忘却自家身分。乃知自处高人才士,见人爱敬,以为当然而直受者,妄浅人也。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感孙宰之高谊,故隔年赋诗。感之极,时往来于心,故写逃难之苦极真。追思其苦,故愈追思其恩。……“暮宿天边烟”,逃难之人。望烟而宿,莫定其处,虽在天边,不敢辞远,非实历不能道。
明末清初黄周星唐诗快》:可伤(“尽室”二句下)。未死何云招魂,此一语真可泣鬼(“剪纸”句下)。
清代张谦宜《絸斋诗谈》:写避难时光景真,落到感激孙公处,不烦言而意透,此争上截法,不知者只谓是叙事。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名句。望见白水,以为晓光,几堕深渊;遥指晚烟,以为村落,仅宿空林。深山间道,奔窜之苦,尽此十字矣(“早行”二句下)。
清代乔亿剑溪说诗》:世人但目皮色苍厚、格度端凝为杜体,不知此老学博思深,笔力矫变,于沉郁顿挫之极,更见微婉。试举五古,自前后《出塞》《三吏》《三别》《彭衙行》外,如《玉华宫》……等篇,学杜者视此种曾百得一二与?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起四,即点“彭衙”,是先出题法。“尽室”以下,乃追叙初起身至“彭衙”一旬以内所历之苦,正以反蹴下文“延客”“奉欢”一段深情也。看其写小儿女态,画不能到。由奉先至白水,本无一旬之行程,不应迟迟若此,故前后用“尽室徒步”“竟日数里”点破之。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通篇追叙,琐屑尽致,神似汉魏。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张云:写人所不能写处,真极朴极,亦趣极,惟杜公善用此法。先极写道路颠连,愈见孙宰情谊之厚。曲尽逃乱之态(“痴女”六句下)。申云:“烂熳”二字,写稚子睡态入神。邵子湘云:《彭衙》《羌村》是真汉魏古诗,但不袭其面目耳,解人得之。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1:47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