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波,学历
博士天津市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教授 二级学科 有机化学 所在单位 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
人物简介
徐凤波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66-01-15 籍贯
辽宁省。
人物生涯
毕业院校 南开大学
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
1988-1990年在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任助教工作。
1990-1993在南开大学元素所攻读硕士。
1993-1997在南开大学元素所任讲师工作。
1997-2001在南开大学元素所读在职硕士。
2001-至今在南开大学任副研究员。
基础研究:
超分子化学分支领域分子识别与分子开关研究
1 三价膦及N-杂卡宾荧光金属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分子识别行为。
将三价磷、N-杂卡宾受体单元同蒽荧光团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合成出蒽环通过不同间隔基团与三价膦及N杂卡宾受体相连的荧光分子化合物。利用它们进一步同金属离子反应研究,合成出各种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金属络合物,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对于中性分子客体的荧光识别性质。(详细内容)
2 通过N-杂卡宾络合金属形成的金属冠醚的合成、结构和分子识别行为。
3 含荧光团杯芳烃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分子识别行为。
应用研究:超高效绿色农兽药技术研究
1 超高效绿色杀虫剂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
我们的技术产品迅速在国内外得到推广,纷纷被国内各省区和周边国家列为绿色食品专用产品,仅中试产品已经给企业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上万公顷农田,推动着绿色农业向前发展。随着各厂家扩大产量,将会来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技术通过天津市科委鉴定,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超高效绿色药物-马克菌素、乙酰菌素,国内空白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环己烯酮系列产品正在研究中。
研究成果
2000年优秀教师二等奖。
2001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超分子有机化学,编号:ZR2001-1-005
200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甲基胺阿伟菌素苯甲酸盐合成技术,编号:2002JB-2-009
2004年原博士论文“含蒽荧光团双膦金属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开关效应“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并获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近几年已经三次在学校岗位聘任评比中获校级优秀。
2000年以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6篇,SCI检索36篇,影响因子大于3.0文章8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 Bimetallocyclophanes formed by p-p stacking interaction approach and fluorescent chemosensing behavior, Organometallics, 2004, 23, 632-634.
2 Formation of the Fluorescent Complexes[(carbene)2MII(CN)2] (M ) Ni, Pd, Pt by C-C BondCleavage of CH3CN,Organometallics, 2004, 23, 610-614.
3 A N-P Coordinating Group in a New Bidentate Ligand as a Fluoroionophore for Group 11 Metal Ions; the endocyclic-exocyclic Metal Transition and Spectral Variations in Molecular Switch,. Organometallics, 2003, 22, 633-640.
4 The Calix-Shaped Metallocyclophane [Rh{9,10-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Anthracene}(CO)Cl]3 and Its Solution Behavior, Organometallics, 2002, 21, 4894-4896.
5 A New Anthr-aceno -Diphosphine-Silver(I) Complex and Molecular Light Switch Effect, Organometallics, 2000, 19, 2658-2660.
6 A Luminescent Silver(I) Carbene Stair Polymer, Organometallics., 2003, 22, 309-314.
7 Heterobimetallic Pt(II)-M(I) (M=Cu, Ag) eight-membered macrocyclic complexes with large-bite P,N-ligand bridges, Dalton Trans., 2003, 1551-1557.
8 First heterobimetallic seven-membered macrocycle complex with a Fe(0)→Cu(Ⅰ) donor-acceptor bond, Organometallics, 2001, 20, 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