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林,1969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
中国工程院院士,纺织与高分子材料学家,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特邀副理事长、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
人物经历
1992年7月,徐卫林毕业于
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工学院)针织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4年7月,毕业于
西安工程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纺织材料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7年5月,毕业于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7年6月—1999年3月,在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年4月—2000年3月,在
香港理工大学开展高级访问学者的研究工作,随后到武汉科技学院(武汉纺织大学)任教,先后任纺织研究所所长、院长助理、副院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常委)等职务。
2007年—2009年,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以及加州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2020年10月,任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1月,当选湖北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委。
2022年8月,当选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职务任免
2022年8月7日,湖北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育工委会”)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担任理事长。
2022年8月31日,湖北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省科协新一届领导机构。徐卫林当选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社会兼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徐卫林长期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在在纤维、纱线、织物面料到先进检测方法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研究结论;积极组建获批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主持研制了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等代表性成果;长期与中国国内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广泛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
截至2021年11月,徐卫林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国家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
截至2021年11月,徐卫林发表SCI论文150余篇。
截至2021年11月,徐卫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授权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70余项。
人才培养
徐卫林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和管理任务,同时还承担着“纺织实验仪器学”、“纺织专业外语”、“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他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解说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他更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主张让学生们自己思考问题、自己研究讨论、自己验证结果。徐卫林认为在实验室里没用,必须落地做产业应用。他的团队里,一部分人留在学校做基础研究,一部分人常年跑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在企业做实验。他还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积极吸纳青年教师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并从科研经费拿出资金来帮助他们开展研究、提升水平。
截至2021年11月,徐卫林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70余人和大批优秀本科生,将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的100万元奖金捐作学生奖学金;作为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获国家教学研究二等奖1项。
荣誉表彰
人物评价
徐卫林针对纺织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展开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湖北日报》评)
徐卫林虽然年纪轻轻就获得诸多重要奖项,但他是一位非常低调的人。(《楚天都市报》评)
徐卫林院士取得如此成就,与他年少时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追求是息息相关的。(罗田新闻网评)
徐卫林在纺织材料的研究领域殚精竭虑,其成就填补了中国国内外科研空白,达到国际前沿。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一批批科研人才被引进、培养,为母校添砖加瓦,为强国倾尽薄力。(《武汉纺织大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