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理大(PolyU或HKPU),是一所位于中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立综合性
研究型大学。
京港大学联盟、
中欧商校联盟、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
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克林顿全球倡议大学、
国际宇航联合会、
香江学者计划成员,理大工商管理学院是
AACSB、
EQUIS双重认证的商学院。
历史沿革
1937年,由
香港总督贝璐爵士委托香港大学校长Hronell William筹办,成立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学院校舍位于
湾仔区活道,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提供工科教育的院校,学院开办航海无线电操作、机械工程及建筑等课程。
1947年,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改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提供全日制及兼读制课程。1956年,得到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一百万元的捐款,以及政府斥资和拨地的支持,红磡校舍的建筑工程正式展开,并于1957年由香港总督
葛量洪爵士揭幕。
1965年,
钟士元博士在当年的立法局会议中倡议在港成立一所理工学院。
1969年5月,理工学院筹划委员会正式成立,由
唐炳源博士担任主席。政府其后采纳委员会的最后报告,随着《香港理工学院条例》于1972年3月24日正式生效,首届理工学院校董会亦随之成立,主席为钟士元博士。时任香港总督
麦理浩爵士应校董会的邀请出任首任荣誉监督;而区怀德先生(Mr Charles Old)则被委任为理工的首位院长。
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学院(理工)正式成立,接管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的校舍及职员,其使命是开办专业课程,培育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此之前,香港工业专门学院内八个教学部门的全日制、日间兼读制及夜间兼读制学生人数分别为1700名、740名及9340名。
大部分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的工艺课程已转由1969年成立的摩理臣山工业学院继续开办,而理工学院则不断将教学质素提升至符合学院的水平。自此,理工不断发展和扩张。1983年,理工推出首五个学士学位课程,并于1986及1989年分别开办
硕士及
博士学位课程。
1978年,院长李格致博士应
西安交通大学邀请,率领代表团访问该校,为香港首家获邀请到内地交流的专上学府。
1994年11月25日,香港法例《香港理工大学条例》生效,理工学院获
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颁授自我评审资格,正式取得大学地位,并正名为“香港理工大学”。
1996年,香港理工大学开办香港首个工商管理博士课程。
2000年6月1日,香港理工大学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一亿元港币,基金会主席
李嘉诚博士于捐赠仪式上亲自将一亿元支票交给理大校董会主席胡应湘爵士和校长潘宗光教授。
2003年,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航运及物流管理学系更名为物流学系,并成立香港第一所国际物流及航运研究中心。
2004年,香港理工大学获
微软资助成立
Microsoft企业系统中心,该中心内置有总值达六千万元的商业软件及先进器材,内里的实验室共分为四部分,包括物流与摸拟、商业自动化、流动商业与知识管理方案等。
2006年,时任国家副主席
曾庆红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
中国奥委会签订协议,授予理大“中国奥委会备战二零零八年奥运会科技合作伙伴”称号,成为奥委会第一个高校科技合作伙伴。理大获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正式开办香港唯一的
孔子学院,致力推广汉语及弘扬中国文化。
2007年,香港理工大学举办“和谐团结创‘旗’迹”活动庆祝70周年校庆及香港特区成立10周年,召集21,726名理大成员,齐心拼砌出世界最大的
中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图案,创下一项新世界纪录,并被列入“
吉尼斯世界纪录”。5月29日,香港理工大学与
浙江大学举办两校办学十周年庆典暨中心新址揭幕仪式,庆祝合作办学十周年及两校校庆,双方于浙大校园启用“国际企业培训中心”新址。
2007年6月29日,时任国家主席
胡锦涛视察香港期间,接见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生。
200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亲笔题词“明道利器,与古为新”,祝贺香港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理大获邀参与
北京奥运会主场馆“
鸟巢”和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筑工程。9月1日,理大语文及传意学院易名为人文学院。10月6日,
国家体育总局及
中国奥委会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大会,颁发理大特别贡献奖,以表扬理大的贡献。理大获得
北京奥组委推荐,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所可招募义工,为奥运提供康复治疗及相关服务的大学。
2009年,香港政府拨款四百万港元予香港航运奖学金,支持香港理工大学培育航运及物流界年青专才;同年,理大与英国
伦敦大学皇家兽医学院合办全港首个动物护理学士课程。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香港理工大学于2008年6月20日成立“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援及研究中心”, 为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提供技术援助、社会管理服务、伤员身体及心理康复等帮助,在此基础上,2010年8月20日,“
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香港理工大学援助四川大学共建国内首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致力于重大灾害应对研究及灾后重建技术服务、社会管理、专业人员培养培训的科研平台,香港赛马会捐资2亿元人民币用于学院的启动和建设。
2010年11月25日,”香港理工大学获孙中山先生孙女、孙逸仙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
孙穗芳博士厚赠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竖立于理大邵逸夫体育馆地下大堂。
2011年9月27日,香港理工大学全资拥有的
五星级教研酒店
唯港荟正式开幕;10月4日,香港理工大学获
欧盟资助二百六十万欧元,与十二所海外大学研究多语及多元文化主义,理大是香港及全东南亚第一所获得欧盟资助EM交流项目的大学;10月13日,
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语言科学中心成立。
2012年7月27日,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思善苑”在北大校园正式揭幕。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致欢迎辞,高度评价与理大二十多年来的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3年11月13日,香港理工大学与
波音公司合作成立航空服务研究中心,中心的专家包括理大工业中心的顶尖工程人才,曾为
欧洲航天局及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制作太空仪器;12月2日,理大为
探月工程研发的太空仪器随
嫦娥三号升空。
2014年3月18日,由世界著名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
香港赛马会捐助二亿四千九百万港元兴建的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正式开幕。
2016年11月30日,香港理工大学与
华为设立香港首个先进计算系统与光通讯联合实验室。
2018年5月8日,香港理工大学成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实验室,是香港首间服务及支援大学各学系及部门而设的大数据分析研究设施,合作伙伴包括
微软、
阿里巴巴、
华为、
GogoVan及
香港警务处。
2023年1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学成立“
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并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加强香港的国民教育。11月,香港理工大学在第74届
国际宇航大会上正式确认加入
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成为香港首个获得这一国际太空科学权威组织会员资格的高校。
2024年6月18日,香港理工大学-北京
清华大学校友联谊会正式成立,将发挥桥梁作用,增强两校校友友谊,促进两校之间在学术、科研、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24年10月,香港理工大学-云迹科技酒店数字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港成立。
2024年10月24日,香港理工大学大湾区实训基地在深圳市前湾十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正式揭牌。
2024年11月12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大飞机研究院共建协议,中国商飞—香港理工大学大飞机研究院也正式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2018-2019学年,香港理工大学设有8所学院26个学系;主校园占地94600平方米;在校学生25827人,其中本科生14850人,研究生9967人。
1999年,成立专业进修学院。2001年,成立香港专上学院。
2002年,香港专上学院、专业进修学院合并成立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2018-2019学年,香港理工大学共有全职教职员工5340名,其中教学职员1230人,研究职员1490人,行政及支援人员2620名。
开办课程
2019-2020年度,香港理工大学开办了超过140门课程,其中非学位课程10门,学士课程45门,授课式深造课程91门,而研究式深造课程的范畴则超过120个 。
学校开设的多门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为香港独有,包括设计学、工程物理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服装与纺织学、测绘与地理资讯、国际航运与物流管理学、医疗化验科学、眼科视光学、职业治疗学、物理治疗学和放射学。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2018-2019年度)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2018-2019年度,大学包括三所中国科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两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两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所研究所,六所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及27个研究中心在内的科研设施。
2024年6月3日,香港理工大学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
科研资金及机构
2018-2019年度,香港理工大学总计获得科研拨款8.46亿港币。其中,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拨款为3.16亿港币,研究资助局(研资局)“优配研究金”为9000万港币。截至2019年6月,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和深圳政府的研究经费,已累积超过3.48亿人民币。
学校获批专利累计910项,申请中专利则有1812项。2018-2019年度,理大提交了135个专利和商标申请,并有58项获批。
2019年1月,“嫦娥四号”升空,使用了港理工大学设计和开发的相机指向系统等技术;与中科院两所联合实验室正式开展合作研究应用数学及大湾区环境污染。2020年7月,学校研发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参与国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论文发表
根据Thomson Reuters就全球首500学府(以研究量评估)于2009-2013年间发表的16,313篇关于纺织及服装的论文计算,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的研究表现及被引述的影响力位列全球第一位,而学院在发表论文数目方面则排名第二位。
在美国达拉斯市德克萨斯大学以商学院教员于2009-2013年间在24份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计算的百强商学院排行榜中排名第68位。
根据《酒店及旅游研究学刊》2009年11月号发表的“全球酒店及旅游课程百强排行榜”研究报告,按发表酒店及旅游研究文献方面的表现,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位居全球第二位。
科研奖项
重点突出成果
科技转移
学校于1999年成立了企业发展院,肩负知识转移及创业培育两大重任,为学术界及工商界提供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
2018-2019年度,理大科技及顾问有限公司为约350家机构提供了约580项顾问服务。截至2019年6月,学校与合作伙伴签订逾300项协议。理大透过技术授权进行知识转移,让伙伴机构可以利用理大的技术来提升其竞争力或开发新产品。年内,理大企业发展院与业界签订逾30项协议/保密协议,以转移理大院系在多个领域的专有知识。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一项“理大微型基金计划”,为学生、校友提供种子基金。
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
2018-2019年度,学校与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近300间院校签订了416份合作协议,如剑桥大学、华威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及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合作形式包括学生交流、教职员培训、联合研究、联合办学、合办国际会议、顾问项目及学生实习等。
香港理工大学先后与微软、波音、阿里巴巴、华为、国家电网等公司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进行学术及科研合作;为欧洲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中国的探月工程及火星探测计划研发太空仪器等。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持续蔓延,学校与澳门科技大学以及多所国内院校携手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这项名为“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为靶点的重组疫苗诱导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已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2024年5月20至25日,香港理工大学出访瑞士、波兰、荷兰,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华沙大学以及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拜访三国的中国大使馆,并与各国的中国大使就教育展开深入交谈。
校企合作
1997年,香港理工大学设立“
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并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工业总会(台湾)、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和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协会担任协办机构,旨在表彰对中国工商业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并借助香港这一国际渠道,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加强与港、澳、台及亚太地区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2017年11月9日,丝绸之路国际工程学院于理大校园举行校企合作启动礼。理大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的丝路工学院,联合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
香港电灯有限公司举办首个校企合作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电力能源业界的企业、政府及高等院校培育高端人才。
2018年12月12日,香港理工大学启动“一带一路跨专业发展计划”,为本地的商界和专业人士及内地企业领袖提供首个跨界别平台,藉以就“
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发展分享经验、增强联系、探索市场机遇、并发展多边合作。计划启动典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黄柳权先生、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先生、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
邱腾华先生、理大校长
唐伟章教授,以及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会长
高迎欣先生主持。
内地合作
理大已与中国内地约三百五十所院校及机构合作,并设有六个发展基地,包括在杭州和西安的两个境外中心,合作伙伴分别是
浙江大学及
西安交通大学;在
北京大学内的北京联络处及
同济大学内的上海联络处;在四川的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合作伙伴是
四川大学;以及位于深圳的香港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
香港理工大学位于深圳的产学研基地于2011年启用,配合国家发展该区的规划,为珠三角区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援服务。
在陕西政府的支持下,理大与西安交通大学在2015年5月成立 「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超过三十个国家逾一百五十所位于新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学加入,在该联盟的框架下,共同协作及发展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
2015年11月,北京市科委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了京港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筹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2018年7月,香港理工大学与深圳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于深圳共同建设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11月,与上海和香港十五所顶尖大学携手成立沪港大学联盟;12月,同中山大学、澳门大学等粤港澳三地20多所高校代表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
2020年7月,香港理工大学加入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
2023年6月13日,香港理工大学宣布与天津医科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平台。
2024年7月,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深圳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共建实验室、共建实验线站、共同开展人才培养。
科研方面,学校与中国内地机构合作的研究项目约900项。此外,学校每年均举办“
香江学者计划”及“杰出中国访问学人计划”,邀请杰出的内地学者来校学习、访问及讲学。
学生交流
2018-2019年度,逾960名学生分别前往251所合作伙伴院校进行交换学习,为期一至两个学期。同时,学校亦接待了来自超过960多名海外学生前来学习。学校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的经济援助,足以支付百分之五十的交通、住宿及生活杂费,确保有志于非本地院校修读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学生均有机会到海外交流。
2018年夏季,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30名学生参加了为期五周的理大国际暑期大学课程。学生除修读学分课程之外,亦参加了于高雄、台中、广州、深圳和西安进行的古迹考察和文化交流活动。此外,76名来自香港、内地和海外院校的学生参加了由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举办的“深港初创实习 · 交流计划”。
2016年11月25日,理大启动为期一年的建校八十周年庆典活动,举办包括建校80周年晚宴,大学校长论坛,全球校友领袖论坛,
诺贝尔奖学者讲座系列,环球领袖讲座系列,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亚洲大学生篮球邀请赛以及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合办创新与影响高峰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
报告会
2021年12月5日上午,“时代精神耀香江”东京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与市民有约报告会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团员乒乓球运动员
马龙、举重运动员
吕小军、田径运动员
苏炳添、击剑运动员
孙一文、赛艇运动员
崔晓桐来到香港理工大学参加
报告会。
高校排名
THE
QS
US News
软科
MosIUR
文化传统
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
“开物成务”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有复冒天下之道;斯,此也。易之体用,如此而已。”意谓《易》的功用,就在使人通晓万物之理,并根据这种知识去办事,把事情办好。
“励学利民”取自汉王充《论衡》﹕“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虽大无难;不可知之事,厉心学问,虽小无易。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及《逸周书》:“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
矢志成为一所在开拓及转移知识、提供优质全人教育方面均领先的大学, 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校徽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香港理工学院的校徽设计为蓝本。校徽的圆角代表理工英文拼写的“P”及大学英文拼写的“U”,而校徽内的字母“T”代表卓越科技,亦予以保留;而周边开口的设计则代表大学将与世界作更紧密的联系。
校长徽章展示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透过将大学前身包括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1937)、香港工业专门学院(1947)、香港理工学院(1972)以至理大(1994)的校徽串连起来,正好表示虽然名称及角色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大学仍然谨守校训“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的精神。
大学权杖是权力与知识的象征,于大学毕业礼及其他重要典礼举行时,带领队伍进入会场。
校区情况
红磡湾校区
位于九龙红磡红乐道8号。该校区有专业进修学院、持续教育处、专业及商业英语中心电动车辆与电机工程实验室、材料与设计工程实验室、设计工作室、能源转化与使用实验室、机械力学与控制实验室、设计工作室等。
西九龙校区
位于香港九龙油麻地海庭道9号。有持续及专业
教育学院等。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环境
红砖建筑
1972年,香港理工学院正式成立,Palmer & Turner建筑师楼的建筑师木下一带领团队,在第一期校园发展计划中采用了独特的红砖建筑设计。该设计参考了传统英式和美式大学的红砖建筑风格,而许多建筑物都建於平台之上,因此创造出多用途的有盖露天空间。即使经历多个校园扩建项目,红砖仍然是理大的视觉象征。
校友荟
校友荟于2016年底启用,面积超过250平方米,配备一系列休闲及活动设施,适合举办各类型活动,以促进理大校友与母校、以及校友之间的友谊、交流和合作,同时为校友提供舒适的环境,作休憩、阅读、康乐及文化活动之用。
知名校友
教育界
军政界
工商界
演艺界
体育界
新闻界
专业人士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