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炽,1932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我国南京、新乡首批
粘胶纤维厂的主要设计人之一。曾参加上海、辽阳、天津和仪征等大型石油化纤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
人物简介
徐炽,经他设计、指导设计和审核设计的各类化纤及其原料建设项目中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生平经历
1932年10月7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52年11月-1954年4月
上海市光明中学实验室工作
1954年9月-1957年7月
华东纺织工学院染化系学习
1957年7月-1958年2月 丹东化学纤维厂实习
1958年2月-1958年6月 纺织工业部基本建设设计院实习
1958年6月-1960年6月 化学工业部设计院技术员
1960年6月-2002年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化纤专业总工程师
2002年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技术顾问
2006年10月 病逝
个人荣誉
1980年被评为工程师,1986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1990年享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待遇,1992年获国务院为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证书,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在全国设计工作会议上,由邹家华等领导颁发了“中国工程设计大师”金牌和证书。在中南海紫光阁受到李鹏、朱镕基、吴邦国、李岚清、罗干、邹家华等国务院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当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和次日在《人民日报》都进行了报道。
2002年,年逾古稀的徐炽受聘于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任技术顾问。
重大事记
徐炽,1932年10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52年中学毕业后,在上海市光明中学实验室工作两年。1954年9月考入
华东纺织工学院染化系,1958年毕业于该校
化学纤维工程专业。
1957年7月在安东(现丹东)化纤厂参加毕业实习,任原液车间生产组长。他尽职尽责,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受到厂领导表扬。
1958年,徐炽调至
纺织工业部基本建设设计院(现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开始了化学纤维工程设计生涯。
20世纪60年代,中国纺织品供应紧张,“粮、棉争地”矛盾突显。国家拟依靠自己力量兴建骨干
粘胶纤维企业。时任技术员的徐炽有幸参加了中国南京、新乡等首批采用国产设备建造的粘胶纤维厂的工艺设计和建设。在工作和生活艰难困苦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如期完成设计任务。
1964南京化纤厂建成投产后,曾作为基本建设中轻工、纺织项目的样板向全国推广。
1968年,纺织工业部决定在湖北襄樊地区建设万吨级粘胶帘子布项目。当时正值“
文化大革命”,徐炽担任该项目工艺设计负责人。在工作极为艰难、生活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这项工程奉献了智慧和汗水。
1971年春节前的20天,传来投料试生产不顺利的消息。徐炽只身前往现场参加调试。经半个多月的努力,生产出了强力粘胶帘子线。
1972年,中央批准引进以
石油、
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化纤成套技术。徐炽参加上海、辽阳、天津化纤基地的技术引进工作,1974-1978年参加辽阳石油化纤总厂聚酯(PET)等四套装置的现场技术服务;
1978年参加当时中国最大的化纤生产企业——
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的建设,担任年产53万吨PET装置引进技术组组长和主谈。他深知责任重大,和外商谈判前反复研究合同内容、查找相关资料,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确保合同的严谨不漏和引进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实用。尔后,又先后担任了仪化一期工程总体及涤纶一厂工程设计的工艺负责人。该工程总体和涤纶一厂工程设计获1989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1994年仪征化纤工程获“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
涤纶长丝是中国化纤工业中的主要品种,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涤纶长丝生产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徐炽在主持涤纶长丝项目工程设计时,力排众议,既坚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设计方案,又大胆采用国产化生产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广为厂家效仿,加速了中国涤纶长丝工业的发展。
1983年,徐炽担任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化纤专业总工程师,指导和审核设计文件,献计献策,并着手编制与国际接轨的《化纤工艺设计内容规定》,提高了
工程设计质量,方便了施工、安装,博得国内外相关公司的赞扬。他指导和审核大中型各类化纤项目工程设计近60项,其中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2项、银质奖2项;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多项。
他勤奋好学,注意技术发展动向,善于总结提高。曾与他人编译、合编《粘胶纤维制造新技术和新工艺》、《
聚酯纤维手册》等论著。
1994年被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2006年10月病逝。
粘胶项目
大型粘胶项目工程设计的骨干
1957年徐炽毕业实习时,参加
丹东化纤厂复建,任原液车间黄化工段生产组长。他认真对待每道工序的操作要求,深入了解工艺、设备特点,并与工人一道优化生产工艺,编制操作方法。从实际操作中他看到了车间排风罩移动不便、黄化机排污管阀门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便大胆提出改进建议,经采纳后,既方便了操作,也减少了原材料损失,受到领导表扬。
20世纪60年代前后,纺织工业原料供应不足,纺织工业部提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同时并举”的方针,准备在
南京、
新乡、
上海等地建大型粘胶纤维厂。由部直属的基本建设设计院承担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徐炽有幸成为南京、新乡两个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骨干。
粘胶纤维的工艺流程长,生产设备多,技术比较复杂,地上、地下各种管线纵横交错,保温、防毒、防火、防爆、防腐蚀和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拟建的南京、新乡两个项目,采用一套图纸两地复用,按南京先行、新乡紧随其后的顺序进行建设。这是纺织行业设计单位首次承担大型化纤项目设计任务,经验不足,困难重重;当时设计院的化纤工艺设计组组建不久,多数组员由
棉纺、
印染专业转行而来,不熟悉化纤生产工艺过程,更缺乏化纤工程设计技能和经验。徐炽是化纤专业毕业生,又有参加丹东厂复建和生产实践的经历,因此成为中国化纤设计界前辈李志方的得力助手和该项工程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不仅本身的设计任务繁重,还要为其他人员讲解化纤工艺生产过程,协助处理有关技术问题,工作格外繁忙。那时已进入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生活十分艰苦。当听到国家领导人为百姓“衣被甚少”担忧,关注化纤项目建设进度的消息后,徐炽更感到担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经一年艰苦奋战完成了设计任务后,还长时间在南京、新乡施工现场“蹲点”,处理施工和安装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964年3月,南京化纤厂建成投料试车成功。两个月后,全国基本建设现场会议开幕,南京化纤厂被选作会议现场之一,并把该工程作为轻纺建设项目的样板向全国推广。为总结南京项目设计、建设的经验,徐炽被派往该厂边劳动、边实地总结。他对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推诿、不护短,并迅速在新乡工程项目中改正。结果稍后建成的新乡化纤厂,投料试车的当天就生产出合格产品,十天左右生产能力和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原设计要求,一个月后短纤维生产能力超过了原设计。
南京、新乡是中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设备,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建起来的首批大型骨干化纤企业。其建成投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
纺织原料供应紧张的形势;锻炼、培养了一批工程设计、机械设计骨干;开创了化纤成套技术国产化之先河,促进了中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徐炽是首批大型化纤项目工程设计的主要参加者,在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岁月时,他说:
“作为一个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首批化纤
专业技术人员,步入社会不久,就挑起那副重担,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这样的磨炼,使我终生受益。”
强力帘子线
为强力帘子线诞生贡献智慧和汗水
汽车、
飞机轮胎等
橡胶制品中,必须有一定量
骨架材料。
20 世纪60年代初,中国橡胶骨架材料除少量进口外,大部分采用优质棉花纺制成的帘子布。但棉制品强度低,满足不了汽车、特别是军用轮胎的要求。
1965年前后,纺织工业部曾组织北京、上海等科研单位攻关,并组团赴
日本考察。当时,日本已普遍采用“两超”(15千克/1650旦1×2)强力粘胶帘子线,强力更高的“三超”(17千克/1650旦1×2)产品也正在试制。
1966年2月,为满足军、民两用轮胎的要求,纺织工业部决定在
鄂西北建设年产万吨的(两超)粘胶强力丝工程,工程设计由纺织工业部设计院承担,徐炽被委任为工艺设计负责人。这时,
文化大革命已开始。在一次研讨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来源时,“自力更生”的建议在没有人敢提出异议的气氛中被采纳,设计院等单位犹如被逼上梁山。那时,国内既没有两超强力丝生产技术,更没有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成套设备,还要求“边设计、边施工、边制造设备”。纺织部领导深知任务的艰巨,鼓励各单位力争达到“两超”水平。
徐炽作为强力丝项目工艺设计的负责人,表现得比别人平静而且清醒。为从工艺技术上摸清国内攻关强力始终连“一超”都达不到的原因,他除在北京参加试验外,又多次去上海试验场所实地考察;去保定、郑州、榆次等地调研;查找、翻译国内外有关粘胶强力丝的文献、资料,特别对1965年赴日本考察报告认真阅读,深入研究,设想了新的技术方案。他曾带着一些设想请教化纤界前辈钱宝钧教授,从工艺基础理论上得到热情的指点。在由纺织部组织的科研、设计、生产机械制造及筹建单位参加的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讨论中,徐炽认定纺丝机是关键所在,提出放弃正在小试的深浴纺丝,改为“浅浴、管中成型、多段牵伸”的工艺技术和“操作通道居中,纺丝和烘干卷绕分布两侧”的联合机型的建议。引起一番争议,经过解释终被采纳。
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制造厂着手
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几周后四个纺丝位的样机运到保定化纤厂试验车间安装。徐炽赶赴保定参加试验,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再试验,小样机生产出了两超强力丝。
1968年,徐炽随工程项目设计组进驻鄂西北的建设现场,在筹建指挥部领导下开始工程设计,即要在四个纺位小样机试验的基础上放大600倍,设计、建设年产万吨的两超粘胶帘子布工厂。在现场,徐炽住的是大芦席棚。鄂西北夏天炎热,蚊虫多,为防蚊虫叮咬,晚上加班要穿长裤、长袖衫和长筒靴绘图,工作不久就大汗淋漓;冬季又湿又冷,晚上常常是戴着棉帽还要被上加被才能入睡。就这样,在建设现场连续工作了两年。1970年底,工程基本完成,徐炽随最后一批设计人员回到北京。
离1971年春节只有20余天,传来刚建成的工厂投料试生产不顺利的消息,要设计院派人去解决。徐炽怀着沉重的心情只身到了试生产现场,昼夜与工厂技术人员一道调试,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在春节前生产出了合格的强力帘子线。这一工程的建设为当时中国军、民两用轮胎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3年,徐炽升任设计院的
化纤专业总工程师。他严格审核工程设计文件,为化纤及其原料的生产技术国产化献计献策。
主要论著
1.徐炽,蒋听培.粘胶纤维制造新技术和新工艺.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62
2.徐炽,贝聿龙.聚酯纤维手册.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1
3.徐炽,罗文德,成田(日).中国化纤技术和设备.日本:纤维机械学会志,1994,47(10)
科研工作
80年代初,中国对
聚酯(PET)的需求不断增加。若扩大进口或继续引进国外技术,不仅花费大量外汇,还会导致长期依赖国外的后果。为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将仪征化纤公司聚酯第八条生产线(八单元)的增容技改工程列入“八五”重点技改项目。徐炽认为增容的瓶颈在第一道酯化“一酯”和第一道聚合“一聚”两个反应器。
1996年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实际增容50%,超过原定增容30%的计划目标。中国纺织总会称这一成功为实现大型聚酯装置国产化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开发成果获1998年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采用国产化软、硬件技术的仪化聚酯“八单元”技改增容工程设计获中国纺织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在成功的基础上联合课题组乘胜开拓,三年之后又完成了国家经贸委立项的年产10万吨聚酯生产技术国产化攻关课题,并又一次成功地改造一条聚酯生产线,与引进同等规模装置相比节省投资人民币1亿元以上。至此,结束了中国聚酯工业长期依赖引进成套技术进行建设的历史。这一攻关课题和改造工程设计分别获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辽阳石油化纤总厂三条聚酯生产线增容改造工程是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独自承担的。由于“辽化”聚酯装置引进的时间比“仪化”晚了十年左右,技术较为先进,因此再增容难度自然更大。徐炽和设计人员一道分析研究,最终确定更换酯化工艺中的第一道酯化“一酯”反应器的搅拌器和增加一只终聚合“终聚”反应器的方案。当基础设计文件送徐炽审定时,发现新增终聚反应器的进料装置不是采用独自的齿轮泵,而是依靠射线位计来调节进料量,这虽能节省投资,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当时设计审查会议即将召开,项目组人员感到时间紧迫。在徐炽的耐心解释和坚持下,修改了设计。改造的生产线建成后,一经试车运转顺利。“辽化”聚酯增容的技改工程设计同样荣获中国纺织总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2000年,设计院首次承接采用四个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四釜流程”聚酯工程项目。对于如何处理好两个预聚反应器的技术时,徐炽认为要“慎之又慎”。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经验,提出了“两段预聚反应的段数不变,但合并在一个反应器内进行”的方案,经多次研讨被采纳。在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设计圆满成功,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四釜流程”聚酯技术成为该院自主开发的专有技术,为后来设计更大容量的“四釜流程”生产线打下了基础。
2001年,30千吨/年
粘胶短纤维生产线国产化项目进入关键阶段。这是一项三年前由国家经贸委和纺织总会下达的攻关任务。由于当时院里业务繁忙,该开发项目又有一定难度,领导希望他能更多地具体指导。徐炽深入项目组,从物料平衡、设备选型和布置等直到施工图设计都给予具体指导,直至该项目建成投产。投产后,产品产量、质量均达到预期指标,与成套引进的同规模项目相比,产量超过1.5倍,投资节省2亿多元人民币。该项目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推动了中国粘胶纤维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成套技术的国产化。
发挥余热
2002年,年逾古稀的徐炽受聘于设计院任技术顾问。出于对化纤事业的热爱,他除过问院里重大技术决策外,埋头于编制有关化纤工艺标准、规定等工作,继续发挥余热,立志要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人物评价
2006年3月因健康原因辞去顾问职务,但出于对化纤事业的热爱,仍埋头于编制尚未完成的有关化纤工艺的标准、规范等工作。他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为我国化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人生格言
“知识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取得,多劳多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