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汉(1933年8月21日-2007年6月14日),男,浙江宁波人,船舶结构力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副所长。
人物经历
1933年8月21日, 徐秉汉出生于上海。
1954年6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7月,毕业于
交通大学造船系,获学士学位。
1956年,被国家选送至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攻读船舶力学副博士学位。
1961年3月,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1961年7月,任海军第七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工程师。
1965年1月,任海军司令部703办公室中队长兼七院七0二所研究室副主任。
1968年4月,任七O二所船舶结构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70年9月,任海军司令部703办公室中队长。
1980年6月,任七O二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84年6月,任七O二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3年7月,任七O一所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6月14日,因病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60年代初,徐秉汉成功解决了船舶结构弹塑性解的收敛问题,获得了苏联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部“潜艇结构设计计算规则”和驱逐舰及快艇等结构设计规则。在壳体结构开孔强度和稳定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创造性在中国内外独树一帜的成果。主持研究了中国舰艇在强爆炸下的破坏规律及其防护,并建立了理论分析方法和各种测量装置。开创性地主持完成了中国潜艇首次大深度试验中艇体结构的安全监测,并系统地建立了深潜试验的理论方法和测量体系。在“七五”、“八五”期间主持新一代的舰艇等结构研究项目。
截至2014年4月,徐秉汉的专著有《壳体开孔的理论与实践》《船舶结构力学手册》《现代潜艇结构强度的理论与试验》 。
截至2007年12月,徐秉汉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部委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7项。
徐秉汉科研项目为深海壳体结构承载能力研究。
人才培养
截至2001年9月8日,徐秉汉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8名。
徐秉汉主持建立中国最大的船舶结构试验室群体,发展船舶结构的模型与实艇试验。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几十年来,徐秉汉一直奋战在造船工业战线和国防科研上,为中国核武器效应试验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技术上的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苏科技大学评)
徐秉汉是中国国内外著名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专家。(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评)
徐秉汉的专著《壳体开孔的理论与实践》达到当代国际水平,在中国潜艇结构史上若干次重大试验中作出开创性贡献。(西安交通大学评)
徐秉汉院士是中国国内外著名的船舶结构力学专家,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界的著名学者。他毕生致力于祖国海军装备建设和船舶及海洋工程的科研事业,为国防科技和中国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曾长期作为中国船舶结构力学的著名专家,活跃在国际学术技术舞台,为推动中国造船界的国际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徐秉汉院土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的首批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为中国培养了多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无锡日报评)
后世纪念
2020年,4月2日,一场主题为“山河无恙 思念甬在”的清明云共祭仪式在鄞州同泰嘉陵举行。仪式现场,特别安排了致敬甬籍院士环节,向徐祖耀、徐秉汉、陈创天三位院士陵墓敬献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