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河,
海河流域
永定河支流
桑干河的支流。是大同市附近最大的一条河流,干流长135公里,流域面积5001.7平方公里。该河汇入桑干河,桑干河流入永定河,而永定河是海河支流,御河属于海河水系。
干流概况
御河:御河是桑干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丰镇市西北部三义泉乡宋家沟村,干流全长148 km,流域面积5016 km2,河道纵坡3‰。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12.9 km(西韩岭乡北村—谢店村),平均河流宽度为300米左右。
主要支流
十里河:十里河是御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左云县东南部,干流全长95 km,流域面积1277 km2,平均纵坡4.4‰。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38.6 km(高山镇燕子山村—西韩岭乡北村村),平均河流宽度为220米左右。
十里河是御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左云县马道头乡曹家堡村,由东南向西北经麻黄头、南八里折向正北,在左云县城转向东北,流经张家场、鹊儿山、石墙框进入大同市区。然后途径高山镇、云冈镇,在马军营乡小站村出山,折向东南最后于马军营乡田村附近汇入御河。干流全长 95km,鹊儿山镇石墙框以上为上游长 46km,石墙框至马军营乡小站村为中游 30.5km,以下为下游长 18.5km,河道平均纵坡4.4‰,河床糙率 0.03。流域面积 1316km2,其中左云境内 457 km2,大同市区 771.27km2,流域形状近似于羽状形。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2°35′~113°20′、北纬 39°55′~40°15′之间。河流主要特性是上游为游荡型与弯曲型河段,河床为沙质壤土,不稳定。中游段为顺直型河段,河床为基岩,较稳定。下游段为游荡型河段,河床为沙质土,稳定性差。河川径流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是典型的雨洪型间歇性河流,加上流域内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泥沙淤积较严重。
峰子涧支沟:峰子涧支沟是十里河的支流,发源于左云县店湾镇台子山村,干流全长18km,流域总面积69.8km2。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12.3km(高山镇窑洞村—东店湾村),流域面积56.1km2。
淤泥河,是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御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凉城县红石崖山,于左云县管家保乡徐达窑村北进人新荣区境内,总流域面积743.1 km2。下游为赵家窑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17km。淤泥河于大同市南郊区山底村注入御河。
治理开发
赵家窑水库,是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一级支流御河支流淤泥河上的一座控制性工程,始建于196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了扩建,2010年进行了除险加固,控制流域面积717 km2,总库容9 830万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季节性调水的多年调节中型水库。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洞、放水洞4部分组成,设计洪水为一百年一遇,校核洪水为2000年一遇。
十里河水库,位于十里河上游,左云县县城西南角,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和工业供水的中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7km2,总库容 1086 万 m3。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冲沙闸和灌溉输水洞三部分组成,其中,大坝坝型为碾压均质土坝,坝顶长1230.0m,宽 4.0m,最大坝高 10.6m。水库汛限水位 1319.3m、正常蓄水位 1322.4m、设计洪水位 1322.9m、校核洪水位 1325.4m。水库主要设计效益指标:防洪对象为下游 17 个村庄及一些厂矿企业,灌溉面积 0.5 万亩,工业供水 75 万 m3。
2 十里河灌区,境内现有中型灌区一处,即十里河灌区。始建于 1915 年,位于十里河下游,南北长约 32km,东西宽约 22km,地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高程 1000m~1100m,地面纵坡 1/500~1/1000,总土地面积 5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21 万亩,设计灌溉面积 12.5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10.14 万亩。受益单位包括大同市南郊区、朔州市怀仁县 10 个乡、68 个村、9 个国营农场,总人口 11.7 万人,劳力为 3.68 万个。灌区大部分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平均单公顷产量 3000kg,市郊以种蔬菜为主。
流域概况
大同市
位于
山西省北部,北邻内蒙,东望
河北、距北京380公里,南离太原市352公里,实为首都之屏障、全晋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大同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在清代以前无不派名将镇守,既防外来侵略又保京师安危,被誉为“北方锁钥”。大同,是京包、同蒲两大铁路的交汇点,大秦铁路的起点,居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为中国当代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大同位于我国中部偏东,交通运输相对发达,不仅在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在对俄、蒙边境贸易上,有着巨大潜能。
简介
昔日的御河河道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河道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工业及生活垃圾遍布河面,形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龙须沟”。御河,自大名路魏县界经元城县泉源乡于村度,南北约十里,东北流至包家渡,下接
馆陶县界三口。御河上从
交河县,下入清池县界。又永济河在
清池县西三十里,自南皮县来,入清州,今呼为御河也。
又名南运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
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
杨柳青、独流、北陈屯、
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
船舶。由于
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0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
岳城水库蓄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扩大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水利枢纽
大同市御河城区段河道治理及中水调蓄工程2001年列入《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大同项目区的水利项目之中。工程设计防洪标准远期100年一遇。治理工程等别为三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工程治理范围为:京包铁路线以上300米至迎宾大桥以下755米,治理长度5275米。其中御河桥以上500米至迎宾大桥以下500米为重点治理河段,总长度3000米,按防洪结合中水调蓄综合治理。
御河桥上游两岸堤线基本沿原堤线布置,御河桥下游两岸堤线逐渐东移,裁弯取直后与下游堤防相接,堤距220米;在蓄水区布置中隔墙一道,左侧宽70米为行洪道,泄640立方米/秒及其以下洪水,右侧150米作为蓄水河道,当来水大于640立方米/秒参与泄洪,汛后全断面蓄水。
在蓄水河段共设橡胶坝4道,坝高3米。1号蓄水区长700米,2号蓄水区长1400米,3号蓄水区长900米,在每个蓄水区中隔墙上设一处连通门,每座橡胶坝配置充排水泵房及蓄水池一座。工程建成后,形成66万平方米的蓄水水面,蓄水量130万立方米,结合上游生态建设和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起到了防洪保安、拦截污水、废水处理、中水调蓄、节水回用、增加清水下泄、改善下游水质的作用,对实现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设规模
本项目治理段长3000米,设计河宽平均为220米,河道设计行洪流量1840立方米/秒。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共有堤防、行洪河道、蓄水河道、中隔堤、橡胶坝及泵房蓄水池六个部分。
配套情况
在堤防两侧均建有5米宽的堤顶(兼作道路),与4座橡胶坝配套的4座充排水泵房设施齐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是公益性项目,项目建成后已将大同市御河城区段的防洪标准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同时改变了大同市御河两岸的生态环境。配合上游生态建设,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不但改善了大同市御河城区段的环境,而且改善了下泄水质,改善了册田水库、官厅水库的水质,逐步恢复官厅水库向北京市供水的能力,为首都21世纪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大同市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没有水的城市缺少灵气。3000多年来,历代王朝建造的众多水利工程,奠定了北京市区河湖水系的基本格局。由皇城西苑中海——菖蒲河(外金水河)——御河连成的一环水系,也是北京城市中心区最重要的一条绿化带。40年前,菖蒲古河由“明河”变成了“暗渠”,人为截断了一环水系。重见天日的菖蒲河上接三海,下连御河,轻灵地将京城的一环水系再次串起。
同市御河城区段河道治理及中水调蓄工程是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生态环境、节约用水和促进水资源优化调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总投资1.6亿元,工程治理长度5275米,可蓄水17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1300亩,已完工,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开始蓄水,形成千亩水面。
旅游资源
大同御河生态园,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500-800米,规划总面积为400公顷,至2004年10月中旬告竣,
使昔日贫瘠、荒凉的御河两岸重现风光,市民携老带幼,争睹新河风采,大同市自然生态环境得以历史性的改善。一条河流能给予一座城市以灵魂,河畔生态园使城市物华得以体现,城市的审美和灵性凭河而含,籍园而展,御河蓄水,御园绽绿,两岸的开发已成为时代的挑战。御河公园包括儿童活动区、文化娱乐游览区、体育活动区、水上活动区、花卉园艺展示区、休闲区、老年活动区、管理区8个功能分区。另规划了盆景园、植物角、动物角、
月季园、
牡丹园、槭树园、
樱花园、莲池、水生植物园、蔓园等各类专类园。
相关历史
至元三年七月六日,都水监言:“运河二千余里,漕公私物货,为利甚大。自兵兴以来,失于修治,清州之南,景州以北,颓阙岸口三十余处,淤塞河流十五里。至癸巳年,朝廷役夫四千,修筑浚涤,乃复行舟。今又三十余年,无官主领。沧州地分,水面高于平地,全藉堤堰防护。其园圃之家掘堤作井,深至丈余,或二丈,引水以溉蔬花。复有濒河人民就堤取土,渐至阙破,走泄水势,不惟涩行舟,妨运粮,或致漂民居,没禾稼。其长芦以北,索家马头之南,水内暗藏桩橛,破舟船,坏粮物。”部议以滨河州县佐贰之官兼河防事,于各地分巡视,如有阙破,即率众修治,拔去桩橛,仍禁园圃之家毋穿堤作井,栽树取土。都省准议。七年,省臣言:“御河水泛武清县,计疏浚役夫一十,工八十日可毕。”从之。
至大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左翼屯田万户府呈:“五月十八日申时,水决会川县孙家口岸约二十余步,南流灌本管屯田,已移文河间路、武清县、清州有司,多发丁夫,管领修治。”由是枢密院檄河间路、左翊屯田万户府,差军并工筑塞。十月,大名路浚州言:“七月十一日连雨至十七日,清、石二河水溢李家道,东南横流。询社长高良辈,称水源自卫辉路汲县东北,连本州淇门西旧黑荡泊,溢流出岸,漫黄河古堤,东北流入本州齐贾泊,复入御河,漂及门民舍。窃计今岁水势逆行,及下流漳水涨溢遏绝不能通,以致若此,实非人力可胜。又西关水手佐聚称,七月十二日卯时,御河水骤涨三尺,十八日复添四尺,其水逆流,明是下流涨水壅逆,拟差官巡治。”
延佑三年七月,沧州言:“清池县民告,往年景州吴桥县诸处御河水溢,冲决堤岸,万户千奴为恐伤其屯田,差军筑塞旧泄水郎儿口,故水无所泄,浸民庐及已熟田数万顷,乞遣官疏辟,引水入海。及七月四日,决吴桥县柳斜口东岸三十余步,千户移僧又遣军闭塞郎儿口,水壅不得泄,必致漂荡张管、许河、孟村三十余村黍谷庐舍,故本州摘官相视,移文约会开辟,不从。”四年五月,都水监遣官与河间路官相视元塞郎儿口,东西长二十五步,南北阔二十尺,及堤南高一丈四尺,北高二丈余,复按视郎儿口下流故河,至沧州约三十余里,上下古迹宽阔,及减水故道,名曰盘河。今为开辟郎儿口,增浚故河,决积水,由沧州城北达滹沱河,以入于海。
泰定元年九月,都水监遣官督丁夫五千八百九十八人,是月二十八日兴工,十月二日工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