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麻鸭
鸭科鸭属动物
微山麻鸭是鸟纲鸭科家禽。其属小型蛋用麻鸭,体型较小;颈细长,前胸较小,后躯丰满,体躯似船形;羽毛颜色有红麻和青麻两种,母鸭毛色以红麻为多,颈羽及背部羽毛颜色相同,喙豆青色最多,黑灰色次之,公鸭红麻色最多,头颈墨绿色,有光泽;胫、蹼以橘红色为多,少数为橘黄色,爪黑色。
形态特征
微山麻鸭属小型蛋用麻鸭,体型适中,轻巧灵活,眼大有神。觅食力强,产蛋率高,肉蛋品质均好,遗传性能稳定。微山麻鸭从外型上可分为青麻鸭和红麻鸭两种:
青麻鸭
羽毛中有一条黑羽线,其边缘为暗褐色,背部羽毛多呈青色,翼羽带黑色。
红麻鸭
每片羽毛中央有一条黑羽线,其边缘为红色,背羽、翼羽皆为红褐色。公鸭头颈羽毛均呈乌绿色,发光亮色泽,俗称“亮头”,少数颈带白羽圈。尾部4-6根羽毛上翘。
产地环境
微山麻鸭产地微山湖,主要坐落在山东省微山县境内,位于东经116度34分-117度21分,北纬34度27分-35度20分;全湖南北长230公里,北至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南接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东西宽6.8~27.6公里,湖水质肥沃,物产丰富,属富营养型湖泊,素有“日出斗金”之盛誉。有等共78种;芦苇、菰江草、莲藕、菱米、芡实等水生经济植物74种;野鸭、水鸡、天鹅等鸟类87种,浮游动植物364种,为微山麻鸭提供了快速生长以及良好繁殖条件。
分布地区
微山麻鸭产地及分布:山东省南四湖地区、微山县鱼台县济宁市等地。
品种性能
微山麻鸭体型小,早熟,适应性强,产蛋多,蛋个大,质量高,遗传性能稳定,适宜放牧。凡有湖泊、河流、坑塘等有放牧条件者,均可饲养,效益较高。该品种可根据不同的经济用途,与其他蛋鸭杂交,如:金定鸭、绍鸭、康贝尔鸭等,可获得产蛋量高、质量好、既能放养又能圈养的杂交鸭。
微山麻鸭的初生体重为48克左右,70日龄幼羽长齐,公鸭平均体重1.2公斤,母鸭体重1.1公斤,120日龄全部换成成年羽,公母鸭体重分别达到1.52公斤和1.61公斤。微山麻鸭产蛋的开产期为140日龄,180日龄产蛋率达50%,当年春鸭可产蛋80~90枚,成年鸭一年可产蛋160~180枚,分春秋两季产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年可产蛋180~200枚。在圈养条件下,年产蛋量可达220枚。
微山麻鸭产肉性能好,瘦肉率高,胸肌发达,肉质好,皮薄,皮下脂肪少。成鸭屠宰后半净膛率:公鸭84%~85%,母鸭78%~82%;全净膛率:公鸭64%~70%,母鸭60%~68%。微山麻鸭的性成熟期为140日龄左右,早熟个体120日龄可开产,具有早熟、高产的性能。公母比例为:1∶25~30,受精率为90%左右,孵化率90%以上,健雏率90%以上,60日龄成活率95%以上。微山麻鸭最佳繁殖季节为3~8月份,种母鸭利用年限为2~3年,种公鸭为1年。
孵化管理
多年养殖经验表明,微山麻鸭应在春夏季节育雏,便于成活、饲养。微山麻鸭需要的育雏环境比较严格,场地需要较好的保温、通风和光照条件。刚出生前几天需要较高的温度育雏(30~28 ℃)。2~3 周后育雏温度降低到 20 ℃后保持整个育雏期。育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通风和光照条件适合。
种蛋的选择
选择种蛋必需从非疫区、健康而高产的优良鸭群中选择。入选种蛋必需大小适中,蛋形蛋色正常,畸形蛋、沙皮蛋、裂纹蛋钧不宜做种蛋。
种蛋的贮存时间为7-10天,温度为15-16℃,湿度为70%-75%,通风良好。种蛋应放在蛋盘上贮存,大头朝上,以稍斜放为宜,如贮存时间超过7天,应每日翻蛋1次,以防蛋黄与蛋壳粘连。
种蛋的消毒
种蛋贮存前和入孵前应熏蒸消毒。消毒的用具可自制,用小方木条做一个立方体木框,木框上面和周围4面用塑料薄膜封闭,底面空着。种蛋放在蛋盘上一层层码好后,把封闭塑料薄膜的木框扣在蛋盘上面。消毒时把封闭塑料薄膜的木框掀起一角,把装有福尔马林的陶瓷或玻璃容器先放到木框里面,然后再向容器里放进高锰酸钾,迅速放下木框,密闭熏蒸20分钟即可。每立方空间用福尔马林42毫升加21克高锰酸钾。
孵化的要求
一、种蛋从贮藏室取出后,要在孵化室内自然预热,待蛋表温度达到室温后即进行码盘入孵,码盘位置与贮存时一致。另外,孵化机事先清洗、消毒、调试,并要预热。
二、如果把孵化机传感器放在孵化机内蛋盘外面的空间里,在入孵后第1-7天孵化机空间温度为38.5度,第8-25天为38度,第26-28天为37.度,如果把孵化机传感器放在蛋盘里的种蛋上,则从始至终保持蛋温37.8-38度即可。孵化湿度根据孵化机不同而区别,电热管直接放在孵化机内加温的老式孵化机,机内风很大,入孵后第1-24天孵化湿度60%,第25-28天为70%。用暖风加热,机内风机较小的孵化机,入孵后第1-24天孵化湿度50%,第25-28天为60%。
三、翻蛋在入孵后第1-26天,每隔2-3h要翻蛋一次,每日翻蛋8-12次,翻转角度为90度,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热均匀,防止胚胎黏壳。如果孵化机内各处温差±0.5℃,则每日要调盘一次,即上下蛋盘对调,蛋盘四周与中央的蛋对调,以弥补温差的影响。
四、第1次照蛋在孵化后第7天进行,通过照蛋,捡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受精蛋胚胎发育正常,血管呈放射状分布,颜色鲜艳发红;死胚蛋颜色较浅,内有不规则的血环、血弧,无放射状血管;无精蛋发亮无血管网,只能看到蛋黄的影子。第2次照蛋在入孵后第26天进行,以删除死胚蛋,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雏盘和出雏器。活胚蛋呈黑红色、气室倾斜、边界弯曲、周围有粗大的血管;死胚蛋气室周围看不到暗红色的血管,边缘模糊,有的蛋颜色较浅,小头发亮。在孵化过程不定期地抽检胚蛋,以便掌握胚胎发育情况,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
五、落盘与出雏鸭种蛋孵化至26天,应将活的胚蛋落盘。落盘后要按种蛋孵化的温度与湿度要求来控制温度和湿度,即较前一孵化阶段,温度适当降低,而湿度适当增加,以利出雏。为保证有足够湿度,应适当增加水盘数量,保持水盘内的清洁,以利水分蒸发。鸭种蛋孵化至第27.5天即开始出雏,满29天出雏完毕,鸭雏出壳后,在出雏器内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后取出,放入育雏室或箱中。拣雏过早,幼雏羽毛未干,对环境适应性差;捡雏过晚,幼雏羽毛干后四处活动,鸭雏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盘淹死。出雏期间应尽量少开照明灯,只在捡雏时开灯,以免幼雏爬行时损伤关节。一般2小时拣雏一次。
六、孵化管理鸭蛋在孵化期间,每日定时观察温度和湿度(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并做记录,一般每2小时检查记录一次。定时往孵化机的水盘内加水,定时翻蛋。注意通风换气及仪表、指示器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故障。
七、每次孵化结束之后应统计孵化成绩(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并进行分析,以便总结,积累经验,提高孵化技术水平。一般来说,人工饲养的种鸭,头照无精蛋不超过5%,死胚蛋不超过3%。如果死胚率过高,多是由于种蛋保管不当、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无精蛋过多,则多是种鸭群雌雄配比不当、种鸭患病、公鸭雄性不强和没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时死胚蛋不超过5%为正常,死蛋过多往往由种鸭饲养不良、胚胎营养不足、孵化温度不适宜及通风不良所致。孵化末期移盘后死胚蛋为6%-7%,如死胚蛋过高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条件不良,主要表现啄壳不出的死胎较多。收集鸭种蛋,从收集直至入孵,要尽量减少人为的不利干扰,以确保有较高的孵化率。
饲养管理
饲养要点
(一)育雏期的环境条件根据育雏季节和饲养量的不同采用自温育雏或加温育雏两种方式,刚出壳的雏鸭体重为48--55克,0--4日龄适宜的育雏温度为28--30℃,以后每周降3--4℃,直至降到15℃为止,昼夜温差3℃以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空气保持新鲜。光照第1周龄每昼夜为23小时,以后渐减,3周龄后为自然光照,夜间朦胧光通宵照明。雏鸭有扎堆的习惯(尤其是在黑暗、低温的环境条件下或受到惊吓时),应防止雏鸭受热或踩伤。
(二)适时饮水与开食不同季节的“开食”时间不同,春鸭出壳后24小时、夏鸭出壳后18--20小时、秋鸭出壳后24--28小时。要先饮水后“开食”,少喂多餐,以小米和配合料为主,每日喂6--8次。3日龄后可“开荤”,即在饲料中添加煮熟的新鲜小鱼虾、碎螺蛳肉等动物性蛋白饲料,同时增喂青绿饲料进行“开青”。雏鸭有边吃料边喝水的习性,每次喂料时应保持有足够的饮水。
(三)训练下水饲养5日龄后,若天气晴朗、气温适宜,即可训练雏鸭下水,可在室外铺一张塑料薄膜,四边垫高中间倒入清水,水深2厘米左右,等水晒温后再放雏鸭下水,连续几天后,雏鸭就习惯下水了。每次下水后都要让它们在无风温暖的地方梳理羽毛,使身上的湿毛尽快晾干,切不可带湿毛入育雏舍休息。小鸭下水应先放浅水,时间20--30分钟,随日龄增加放水时间、加深放水水位,但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以免雏鸭受凉。
(四)训练放牧雏鸭3周龄后即可训练放牧。放牧距离由近到远、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开始放牧时应注意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放牧时间和次数。
(五)雏鸭的保健要创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垫料要经常更换,食盆、饮水器具等每天要清洗消毒,鸭舍内外要定期消毒,同时做好鸭肝炎、浆膜炎和鸭瘟等疾病的预防工作。可根据雏鸭羽毛生长发育、体重及成活率状况分析管理是否恰当,如1--7日龄绒毛黄色,8--15日龄绒毛颜色由黄变白,身躯拉长称“小罗锅”,16--20日龄背部有一道黑羽开始生长称“大罗锅”,21--30日龄头尾两肋生出羽毛称“四边红”。30日龄体重达900克,成活率达95%以上。
(六)限制饲养通过控制投喂量等措施,防止成鸭过大、过肥等原因引起早产早衰,同时限饲也可以节省饲料。麻鸭早期生长发育对终身产蛋有较大影响,限饲一定要参考麻鸭体格发育,麻鸭体格发育如果不达标,不仅不能限制饲养,而且还必须提高饲料营养浓度,促进麻鸭发育。蛋鸭限制饲养必须结合标准体重,在体重达标的情况下进行限制饲养时间一般从8周龄开始,到16周龄结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0 16:2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产地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