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ulin组成微管的
蛋白质称为微管蛋白。微管蛋白是球形分子,有两种类型:α微管蛋白(α-tubulin)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这两种微管蛋白约占微管蛋白总量的80%~95%,具有相似的
三维结构,能够紧密地结合成
二聚体,作为微管组装的
亚基。α亚基由450个
氨基酸组成,β亚基是由455个
氨基酸组成,它们的分子量约55 kDa。近年来人们又发现了
γ微管蛋白,该蛋白定位于
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MTOC),对
微管的形成、微管的数量和位置、微管极性的确定以及
细胞分裂起到重要作用。
简介
tubulin组成
微管的蛋白质称为微管蛋白。微管蛋白是球形分子,有两种类型:α微管蛋白(α-tubulin)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这两种亚基有35~40%的氨基酸序列同源,表明编码它们的基因可能是由同一原始祖先演变而来。另外,这两种微管蛋白与细菌中一种叫作FtsZ的
GTPase(分子量为40kDa)同源,这种酶具有和微管蛋白相似的功能,能够聚合并且参与
细胞分裂。α和β微管蛋白的亚基都是直径为4nm的球形分子,它们组成的
异源二聚体的长度为8nm。α和β
微管蛋白各有一个GTP结合位点, 位于α
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是不可逆的结合位点,结合上去的GTP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
GDP替换。位于β亚基上的GTP结合位点结合GTP后能够被水解成GDP,所以这个位点又称为可交换的位点(exchangeable site,
E位点)。还有一种微管蛋白,即
γ微管蛋白,不是微管的组成成分,但是参与微管的组装。长期以来,Tubulin一直被认为是
真核生物特异性的。然而,最近,已显示几种原
核蛋白与微管蛋白有关。
结构
是一种
球蛋白,是细胞内
微管的基本
结构单位。它是由两个
蛋白质分子,即α-、β-微管蛋白分子聚合而成的异
二聚体;每个这样的二聚体又与两个
核苷酸分子相结合,一个属紧密结合,另一个为疏松结合,而且可以快速交换。分子量12万,沉降系数6s。微管蛋白有两个尺寸相等而结构不同的
亚基(α和β)。其亚基分子量为5.5万。微管蛋白具有
专一性地与某些抗
有丝分裂药剂,如
秋水仙碱(colchicine)、
长春花碱和
鬼臼素等相结合。一旦与秋水仙碱相结合后就阻止了α-、β-微管蛋白(
亚单位)聚合成微管蛋白质,从而完全失去形成微管的功能。微管蛋白对于保持细胞形状、运动、胞内物质运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功能
α-和β-微管蛋白聚合成动态
微管,这些亚基是微酸性的,
等电点在5.2和5.8之间。在
真核生物中,微管是
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在许多过程中起作用,包括结构支持,细胞内转运和
DNA分离。
为了形成微管,α-和β-微管蛋白的二聚体与
GTP结合并在GTP结合状态下组装到微管的(+)末端。β-微管蛋白亚基暴露在微管的
正端,而α-微管蛋白亚基暴露在
负端。在将二聚体掺入微管后,与β-微管蛋白亚基结合的GTP分子最终通过沿着微管原丝的二聚体间接触水解成
GDP。微管
蛋白二聚体的β-微管蛋白成员是否与GTP或GDP结合会影响微管中二聚体的稳定性。与GTP结合的二聚体倾向于组装成微管,而与GDP结合的二聚体倾向于分裂;因此,这种GTP循环对于微管的
动态不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
当结合到微管中时,微管蛋白积累了许多
翻译后修饰,其中许多是这些蛋白质所特有的。这些修改包括detyrosination,
乙酰化,polyglutamylation,polyglycylation,磷酸化,泛素化,SUMO化,和
棕榈酰化。对一些微管中的乙酰化进行了许多
科学研究,特别是α-微管蛋白N-
乙酰转移酶(ATAT1),它被证明在许多生物和分子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与许多人类疾病相关,特别是
神经系统疾病。
细菌微管
在Prosthecobacter属细菌中鉴定了α-和β-微管蛋白的
同系物。它们被命名为BtubA和BtubB,以将它们鉴定为细菌微管蛋白。两者都表现出与α-和β-微管蛋白的
同源性。虽然结构上与
真核生物微管蛋白高度相似,但它们具有几个独特的特征,包括伴侣免疫折叠和弱二聚化。电子低温显微镜表明BtubA / B形式的微管体内,并表明这些微管包括只有五个
原丝,而相比之下,真核微管,其通常含有13随后体外研究表明,BtubA / B形成四链“微型微管”。
类型
真核生物
微管蛋白
超家族含有六个微管蛋白(α-,β-,γ-,δ-,ε-和ζ-微管蛋白)。
α-微管蛋白
人α-微管蛋白亚型包括:
· TUBA1A
· TUBA1B
· TUBA1C
· TUBA3C
· TUBA3D
· TUBA3E
· TUBA4A
· TUBA8
β-微管蛋白
已知与人微管蛋白结合的所有药物都与β-微管蛋白结合。这些包括
紫杉醇,
秋水仙碱和
长春花生物碱,它们各自在β-微管蛋白上具有不同的
结合位点。
III类β微管蛋白是微管元件中只表示
神经元,并且是特定于
神经组织神经元流行
标识符。它比其他同种型的β-微管蛋白更慢地结合秋水仙碱。
β1-微管蛋白,有时称为VI类β-微管蛋白,在
氨基酸序列水平上最不同。它仅在人类的
巨核细胞和
血小板中表达,并且似乎在血小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当VI类β-微管蛋白在
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时,它们会导致微管网络的破坏,微管碎片的形成,并最终导致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中存在边缘
带状结构。
Katanin是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可在β-微管蛋白亚基上切断微管,是神经元和
高等植物中快速微管运输所必需的。
人β-微管蛋白亚型包括:
· TUBB
· TUBB1
· TUBB2A
· TUBB2B
· TUBB2C
· TUBB3
· TUBB4
· TUBB4Q
· TUBB6
γ-微管蛋白
γ-微管蛋白,微管蛋白家族的另一成员,在微管的
成核和极性取向中是重要的。它主要存在于
中心体和
纺锤极体中,因为它们是最丰富的微管成核区域。在这些
细胞器中,在称为γ-微管蛋白环复合物(γ-TuRCs)的复合物中发现了几种γ-微管蛋白和其他蛋白质分子,其在化学上模拟微管的(+)末端,从而允许微管结合。γ-微管蛋白也被分离为
二聚体并且作为γ-微管蛋白小复合物(γTuSC)的一部分,在二聚体和γTuRC之间的中间尺寸。γ-微管蛋白是微管成核的最佳理解机制,但某些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可能能够适应其缺失,正如已经抑制其正确表达的突变和
RNAi研究所表明的那样。
人γ-微管蛋白亚型包括:
· TUBG1
· TUBG2
γ-微管蛋白环复合物的成员:
· TUBGCP2
· TUBGCP3
· TUBGCP4
· TUBGCP5
· TUBGCP6
δ和ε-微管蛋白
已经发现Delta(δ)和epsilon(ε)微管蛋白定位于
中心粒并且可能在
中心粒结构和功能中起作用,尽管它们都没有像α-和β-形式那样被充分研究。
人δ-和ε-微管蛋白基因包括:
· δ微管蛋白
· TUBD1
· ε微管蛋白
· TUBE1
ζ-微管蛋白
Zeta-微管蛋白存在于许多真核生物中,但是其他人缺失,包括胎盘
哺乳动物。已经显示它与
多中心上皮细胞中的中心粒的基底足结构相关。
BtubA / B
BtubA / B存在于Verrucomicrobial属Prosthecobacter的一些细菌物种中。它们与
真核微管蛋白的进化关系尚不清楚,尽管它们可能是通过侧向
基因转移从
真核细胞谱系中产生的。
FtsZ
几乎所有细菌和
古细菌都使用FtsZ进行分裂。这是第一个鉴定出的原核
细胞骨架蛋白。
TubZ
TubZ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被鉴定为质粒维持必需的。
CetZ
经开区在发现euryarchaeal的
进化枝Methanomicrobia和
嗜盐菌,在那里它有细胞形状分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