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传统技艺
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徽州漆器早期主要产于安徽省歙县、岩寺(现徽州地区)等地,其中的螺甸漆器至宋代已相当成熟,被誉为“宋嵌”。菠萝漆产品在南宋曾被用作贡器。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甸、百宝镶嵌等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总结漆器制作经验,著成《髹饰录》一书,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的漆工专著。此书还通过文化交流远传日本,对日本的民间手工艺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
1959年,屯溪工艺厂数位老漆工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制作漆画屏风《百子图》。1978年,徽州漆器工人又研究复制出久已失传的漆砂砚。
工艺特征
艺术特征
徽州漆器的主色是外墨内朱,朴素中显现华美、典雅。漆胎主要有木胎、夹纻胎、竹胎、皮胎等,品种繁多,不但应用于装饰家具、日用品、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可应用于髹饰乐器、兵器等。漆器的装饰方法除了彩绘还有雕、嵌、描、刻、填、堆、戗等百余种。
工艺分类
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有漆砂砚、犀皮漆、鹿角砂等传统徽州漆器制作技艺,也有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黄金及贵重材料入漆的红黑推光漆精细层面抛光技艺、流淌漆技艺等。
漆砂砚
“漆砂砚”是一种仿石材的漆器砚台,其工艺精美,又比石砚轻巧便于携带,深受中国古代贵族文人的喜爱。但因制作工艺复杂,产量很少,普通人难得一见。
菠萝漆
“菠萝漆”又称“犀皮漆”,也曾是皇室贡品,是皇家使用和赏赐功臣的珍贵之物,其成品主要为外墨内朱,高艳度、强对比,而漆中加入多种有色矿物质粉末,使其漆色绚丽华美、五彩斑斓。
菠萝漆制作工艺制作的漆器表面平滑,漆面由多种颜色构成,精美绝伦。该技艺最晚在三国时期即已流行,是徽州漆艺较具代表性的品种。古代菠萝漆中一般只加入银朱、石黄、石绿、赭石等矿物质颜料,色泽凝重但不透明,光泽度与流动感不强。现代把金、银、松石、珊瑚等贵重矿物磨成粉、碾成屑后调入漆中,打破了过去那种沉闷感觉,作品不但有金属般的质感,同时又如织品般精细富丽。
工艺流程
制作原料
徽州漆器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生漆(植物漆)、桐油、木材、麻布、贝壳、各种天然色彩的玉石、金粉、金箔及牛骨、瓦灰、棉纸、猪血等。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与中国传统漆器工艺一脉相承,都是将各地出产的天然彩石、贝壳、牛骨、蛋壳、珍珠等用锯割、雕刻、开纹的方法镶嵌在漆版上。用彩漆在漆器底色上描绘图案,可形成彩绘漆器;将贝壳镶嵌在漆版上,经过打磨而使之与漆版一样平整,可形成平磨螺甸漆器。
制作工序
徽州漆器的制作过程将近有上百套工序,其中主要有:
(1)先按器的要求设计造型图稿;(2)选择优质木材做胎骨;(3)刷生漆找平底;(4)用面漆裱夏布;(5)刷生漆;(6)上生漆灰;(7)糙生漆;(8)上推光漆;(9)用稠漆打埝(凸起的点状);(10)刷推光漆、黄漆、红漆需达几十遍;(11)打磨平滑;(12)抛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徽州漆器无论在胎体造型还是图案色彩等方面都反映了古徽州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品味,在中国漆器界独树一帜。
传承状况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漆器产品销路锐减。另外,漆器髹饰技艺复杂,学艺时间长,劳动条件艰苦,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不多。在此情况下,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后继乏人现象严重,亟待保护。
传承人物
甘而可,男,1955年3月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保护单位黄山市徽漆工艺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2023年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项目参与展示。
2024年6月6日,2024长三角非遗精品展暨温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温州鹿城白鹿洲公园举行,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项目参与展示。
社会活动
2020年12月8日至11日,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犀皮漆技法实训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举行。
2021年9月8日,黄山市实验小学举办首期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美育公益教学班结业仪式。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3:20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工艺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