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观
心理学术语
心理发展观,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创造的一种观点,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华生理论
思想
一、心理的本质
华生力图创立一种客观的心理学。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观察到的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包括思维活动),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反应,包括习得的反应和非习得的反应。前者指一切习惯和条件反射;后者指习惯和条件反射之外的一切反应,比如呼吸、瞳孔收缩、神经系统的活动,以及婴儿期的抓握、吸吮等等。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二、华生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华生受到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对动物学习研究的启发。巴甫洛夫认为,狗在得到食物时出于本能而分泌唾液,但他注意到他的狗在尝到任何食物前就开始流涎,即当它们见到喂食的训练员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形。对此,巴甫洛夫分析认为,狗一定是已经学会在一种刺激(训练员)与另一种刺激(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才会产生反射性反应(流涎)。作为这种联系的结果,这种刺激自身就会引起这种反应。为验证这个想法,巴甫洛夫成功地通过训练让狗学会在听到送食铃声响时就开始流涎,他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
华生把条件反射从生理学引入心理学,并以之为他的理论的基石。他把凡是能引发个体反应的因素称为刺激。华生断言,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可以纳于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之中。一切行为的发生和变化都可以用S(刺激)—R(反应)这一公式来解释。最基本的S—R的联结就是“反射”。任何行为归根结底是一个或多个反射的有机组合。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推测刺激。那么,想要儿童习得预期的行为,只需控制刺激,以产生相应的反应,并使之习惯化,这样就能达到塑造行为的目的。所以,发展是儿童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的过程,因而不会表现出阶段性。
华生认为,无论有多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而建立,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通过学习来预测和控制行为。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种习惯。华生眼里的习惯,就是一系列有规则、有秩序的条件反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习惯的习得和巩固,它们的作用越来越不重要。因为前一动作能作为动觉刺激引发下一动作。
华生否认遗传在人的毕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对儿童行为的塑造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华生也承认人有与生俱来的构造上的差异,但是他同时声明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证明机能上的遗传。比如,一个篮球健将的儿子可能遗传了父亲的身高,但不能证明他继承了父亲的运动能力,这个儿子今后或许能够成为一名篮球健将,但这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后天的训练。基于此,华生提出了有名的“教育万能论”。
评价
华生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彻底废除内省法,把条件反射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从而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规范了心理学的研究,使心理学消除了主观性,取得了客观性。然而他否认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甚至把高级心理过程也归于行为,这就把复杂的心理现象简单化、庸俗化了;而且用单一的方法研究复杂的心理现象,势必不利于心理学的研究。他强调对儿童行为的控制,主张从小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但是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斯金纳观
理论
由于行为主义者否认机体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所以也受到了批评,于是新行为主义学派就发展起来。新行为主义开始注意到心理内部过程的中介,提出S—O—R的公式。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理论
1.强化的作用
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做了某个动作而得到了教育者的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几率就会大于没有受到强化的动作。强化的次数增多或强度增大,几率也随之增大,这就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如果一个动作发生后,未能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强化的作用就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在行为发展的过程中,儿童行为得不到强化,行为就会消退。所以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如无理取闹和长时间啼哭,可以在这些行为发生时不予强化,使之消退。对于儿童好的行为,就应该给予强化,使之得以巩固。
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所谓消极强化,是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在实际的教育中,常常运用多种强化的方式。如一个不爱洗手的儿童,每次都用各种借口逃避洗手。对于这一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又要运用消极强化。当儿童一旦洗手,立即予以表扬,并允许给他看卡通片,这属于积极强化;如果儿童坚持不洗手,就不准他看卡通片,这属于消极强化。两种强化的目标都是为了促使儿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企图消除行为,两者目的不同。有时在惩罚之后,反应会暂时地得到压制,但并不导致消退过程中反应总次数的减少。因此,斯金纳建议以消退来取代惩罚,提倡发挥强化的积极作用。
总之,在斯金纳看来,只要了解强化效应和操纵好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塑造出一个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的行为。
2.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1)育婴箱的作用
当斯金纳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决定做一个新的经过改进的摇篮,这就是斯金纳的育婴箱。它的原理就是“斯金纳箱”。他在实验箱里长大的女儿后来很快就成为一名很有名气的画家。于是,斯金纳把它详细介绍给了美国的《妇女家庭》杂志,他的研究工作第一次普遍受到大众的注意和赞扬。在《育婴箱》(Baby in Box)(1945)这篇论文中,他描述到: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到箱内,箱内干燥;自动调温,无菌、无毒、隔音;里面活动范围大,除尿布外无多余衣布,幼儿可以在里面睡觉、游戏;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可不必担心着凉和湿疹一类的疾病。这种机械照料婴儿的装置是斯金纳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又一杰作。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2)行为塑造和矫正
斯金纳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利用强化手段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但是操作性行为的习得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对儿童采取积极的、有步骤的强化,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异常的人,斯金纳也按照强化理论,采取行为矫正法。很多时候,行为的塑造和矫正过程是合二为一的。在矫正不良行为时,塑造良好行为;采用积极强化的同时,采用消极强化,甚至惩罚。
(3)程序教学
斯金纳将他的强化控制理论运用于教学,采用了机器教学或程序教学的方法。这就是将学习的内容编制成一套程序,逐步提供给儿童。儿童答对了,给予反馈,告诉儿童答对了。采取强化手段,使儿童掌握知识。斯金纳主张,在程序教育中应把握好三个原则:①小步子前进;②主动参与;③及时反馈。
评价
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将幼儿心理的发展归因于外部的强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给人的印象是只要环境如何改变,幼儿就可以相应地得到发展。显然,这是有局限的,儿童自身的发展有其独有的规律,环境的外部强化只能够起到某种促进的作用,这是不能否认的。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在行为矫正和教学实践中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成人对儿童的良好行为的及时强化、对不良行为的淡然处之,以及在程序教学过程中的小步子信息呈现、及时反馈与主动参与等,至今仍然是强化与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有效措施。事实上,斯金纳的努力使人们对行为的认识更接近现实。因此,斯金纳的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班杜拉观
理论
(一)观察学习的概念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定义为:“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简言之,就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不直接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以及榜样所接受的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者是以榜样所接受的强化为强化的。班杜拉把这种强化对学习者的影响称做“替代强化”。例如,幼儿看到同伴因讲礼貌而受到表扬时,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当他看到同伴因骂人而受到惩罚时,就会抑制骂人的冲动。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新行为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作用四个具体过程。
注意过程就是人们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是观察学习过程的开始,它涉及观察者对榜样的注意、认知和区别其反应的特征。要模仿一个榜样,首先要注意这个榜样的行为,所以,注意过程在观察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它影响观察学习的发生和内容,也影响观察学习的效果。
保持过程指观察者若要成功地模仿榜样的行为,就必须在头脑中保持先前观察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视觉表象,也可以是言语符号。视觉表象指观察到的事物没在眼前时,头脑中保持的对该事物的映象。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依靠视觉表象来保持观察到的行为。当观察榜样动作的同时加以言语提示,会大大提高儿童的模仿效果,比如一边做操,一边说动作要领。
运动复现过程指在观察、保持了榜样行为之后,儿童接下来就需要把头脑中保持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在现实生活或游戏中表现出来。要复现行为,必须拥有复现行为的能力。比如,一个人能记住乔丹某次精彩扣篮的全部细节,但仍然无法将动作复现出来。除非他具有和乔丹相当的篮球运动能力才有可能。对行为的复现往往不是一次到位的,最初的尝试可能遭到失败。经过反复练习和不断调整,儿童对行为或动作的把握会越来越准确。
动机作用过程就是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人们获得了榜样的新行为,但不一定马上就表现出来,就能操作。人们是否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操作出来,这主要取决于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三)强化的种类。
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之分。
直接强化是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做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他一朵小红花,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的动机。
替代强化是观察者自己本身没有受到强化,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他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这种强化也会影响观察者行为的倾向。例如,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自我强化是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他认为自己或榜样的行为合乎标准时就给予肯定的评价,不符合标准时则给予否定的评价,这样儿童就能够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儿童就是在这种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己的观念和个性。
观察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体现
社会化过程就是儿童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学习社会规范,以社会规范行事,成为社会认可的成员的过程。在社会学习中,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班杜拉十分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1)攻击性。班杜拉曾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以66名幼儿园儿童作为被试,把他们分成三组,令他们观看示范者对一个玩具娃娃表现攻击行为。①奖赏组:另一个人对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赞扬。②惩罚组:另一个人对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谴责。③无强化组:只有示范者表现攻击行为。然后让三组儿童在同样情境中玩10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发现奖赏组的儿童和无强化组的儿童攻击行为要远远高于惩罚组儿童。这可以看出榜样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自动模仿反应仍然有较高的水平。
然后,告诉儿童如果他们模仿示范者行为就会得到奖赏,再记录他们的表现,结果发现三组攻击行为差不多。说明模仿反应的获得是不受示范者是否受到强化影响的。惩罚组儿童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而在有诱因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这说明惩罚组儿童已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攻击行为,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替代惩罚只是阻止了新行为的操作,而并没有阻止新行为的习得。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否及何时表现,决定于儿童对行为后果的预期,认识过程起了重要作用。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当儿童用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攻击性时,比如竞技运动、自我防卫等,成人就表扬、奖励儿童;当攻击性以社会不许可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比如打架、骂人、破坏财物等,成人就制止、责罚儿童。这样就会增强儿童模仿得到正面强化的行为的动机和频率。
(2)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具体是指分享、合作、帮助等利他行为。班杜拉认为,采用训练、斥责等方法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几乎没有效果。强制命令或许能一时奏效,但效果难以持久。只有正面的榜样示范才对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习得和表现有持久且有力的作用。
此外,班杜拉还研究了性别作用和自我强化。班杜拉认为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的学习,特别是模仿作用获得的。研究发现,儿童倾向于模仿和自己性别相同的成人的行为。
人、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人的个性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行为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他对环境榜样的观察,同时也依赖于他自身对观察的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诱因。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三因素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呈三角模式。环境的影响只是潜在的现实,它是否发挥作用决定于人的主体条件和行为。班杜拉认为,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既存在着人影响自己命运的机会,也存在着对这种自我定向的限制。人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能作用于环境,主动影响环境。人能通过符号作用,超越现实,对未来有所预测。
人的认知就是在这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具有认知能力,自我调节系统才能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接受环境信息,有选择地反应这些信息,不断地形成和改变内部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形成人的个性的差异性。所以一个人可以反应此活动,也可以抑制操作此活动;在同样场合,一个人可以这样做,另一个人也可以那样做。
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相互作用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人的个性的形成由这三种因素决定。
评价
20世纪60年代后期,心理学领域进行着一场“认知革命”,行为主义逐渐淡出心理学的主导地位。班杜拉的理论正是这一时期产生的,它给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乃至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班杜拉主张,个人(尤其是儿童)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观察的对象来自周围环境、他人以及各种媒体。观察学习更加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班杜拉认为人的个性是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形成的。他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的实际教育工作者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给儿童树立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榜样,榜样必须具有积极性,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榜样必须具有代表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榜样必须具有典型性,特征鲜明、突出;榜样必须具有生动性,感染力强;榜样必须具有权威性,易于接受。
但是,也有理论家认为,班杜拉的理论完全忽视个体的生物学状态,否认由于遗传、智力和知识差异而引起的个体差异。
班杜拉在他的理论中提到了认知因素的作用,但他的整体研究仍然是围绕儿童的行为学习进行的,没有给予认知因素充分的重视。所以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体系。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较华生和斯金纳的理论更为先进的行为主义理论,开辟了行为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格塞尔观
理论
发展的本质
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秩序地进行的。他将发展看成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而成熟则是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的机制,即是一个由遗传因素控制的过程,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
在成熟论看来,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格塞尔强调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强调成熟的顺序,故而,年龄,尤其是分界年龄,理所当然就是儿童发展的时间指标。但是,年龄本身并不是发展变化的原因,它只是一个便于观察和把握的形式指标。
影响发展的因素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成熟是由一个内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它的基本方面不可能受到像教育这样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学习并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顺序或机体的机制所固有的,学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格塞尔的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其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由这个实验得出结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所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行为周期
格塞尔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儿童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儿童突然向前进入一个新领域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取得的进步,然后再往前进。所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便形成了发展质量较高的年头与较低的年头有序交替的现象,格塞尔称其为“行为周期”。第一周期:2~5岁;第二周期:5~10岁;第三周期:10~16岁。每一周期内都有平衡与不平衡相互交替的同样程序。对教师和父母来说,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高的阶段时,应该更严格地要求他们;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低的阶段时,应该现实地看待他们,等待和帮助他们渡过这一阶段,避免因粗暴和急躁而伤害他们。
评价
(一)突出了成熟机制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格塞尔将成熟概念用于自己的理论中,使得心理过程中的生物因素变得更为确切和具体。格塞尔的理论证明,在任何行为后面都潜藏着它自身的生物学基础,成熟机制在复杂的发展程序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成熟决定了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尽管儿童行为的习得离不开学习、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环境因素,但脱离成熟而侈谈教育是不妥的,甚至是有害的。
(二)为研究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格塞尔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儿童的发展行为模式,总结出每一个特定年龄行为发展的平均水平,于1949年推出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量表(即年龄常模)。通过与行为发育的年龄常模相比较,即可判断不同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该诊断量表为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这是当时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资料最详实、影响最深远的测量工具。通过格塞尔的工作,人们才真正看到了对婴儿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对婴儿进行测验的可行性。
(三)提供了一系列育儿观念
格塞尔提供的一系列育儿观念把他的学说从儿童心理的范畴延伸到养育和教育的范畴,扩大了格塞尔学说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格塞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具体而言,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把自己的工作与儿童的准备状态和特殊能力结合起来;每一个家长都应当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和烦恼。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对儿童的教导方式再不加以重视,这些个人的心理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演变为社会问题。
(四)缺点
过分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条件。
维果理论
在发展心理学史上,维果斯基(Л.С.Выготски,1896—1934)的思想,独树一帜,不仅被俄国,而且被西方心理学界所推崇,1992年11月,在莫斯科还召开了维果斯基心理学思想的国际讨论会。维果斯基是前苏联(俄国)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他和鲁利亚(А.Р.Лурия)、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一道从20年代开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后来得到了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名称,形成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苏联称为трик.а,意思是三人在一起)。维果斯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这个由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为首所形成的心理学派,是当代俄国最大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后来有许多心理学家,例如Л.И.钦琴科、Л.Я.加里培林、Л.В.赞可夫、А.В.查包罗塞茨、Д.В.艾利康宁和В.В.达维多夫等,都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第一,他创立了如前所说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象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当然,工具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结构,只是由于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就导致在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他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于内部,它不引起客体的变化,而是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的性质。
第二,他探讨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维果斯基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三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是与他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强调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并为这个变化过程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标。
第三,他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斯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第四,他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
在儿童思维发生学的研究中,国际不少心理学家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维果斯基是“内化”学说最早推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如上所述,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就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皮亚杰观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因此今天围绕皮亚杰理论展开大量的新的研究,就构成了新皮亚杰主义。
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 “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所有这些,就是皮亚杰心理研究所企图探索和解答的问题。
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一道,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皮亚杰的发展观
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他例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的早期观点;(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Karl Bühler )的早期观点;(3)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而皮亚杰则认为他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他自己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理反应,不管是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equilibrium)。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assimilation),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皮亚杰反对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看作单向的简单的关系,即S—R公式。他提出S?R双向关系的公式。并用同化的观点展开了这个公式:T+I→AT+E,式中的T指结构,I指刺激(环境因素);AT指I同化于T的结果,也就是对刺激的反应,E则是刺激中被排除于结构之外的东西。因此,S?R变成了S→AR→R,这就是说,刺激之加于同化的结构而引起反应。另一个是顺应(accommodation),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这样,个体就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二)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1.心理发展的因素
在皮亚杰的著作中,如《儿童逻辑的早期形式》、《儿童心理学》等,对于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
2.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来。如他为马森(P.H.Mussen)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手册》所写的“关于认知发展理论”部分的《皮亚杰学说》一文中把图式这一概念作为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为什么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后来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曾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transformation)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各成分在结构中的安排是有机的联系,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整体与其成分都由一个内在规律所决定。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结构由于其本身的规律而自行调节,并不借助于外在的因素,所以结构是自调的、封闭的。
(三)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
(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交叉。
(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
(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6)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这种整体结构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皮亚杰认为,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就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这也就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若干阶段。但是他在不同的著作里,往往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但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即(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朱智贤观
中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要从陈鹤琴(1892—1982)算起,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家是朱智贤(1902—1991)。
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朱智贤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人的心理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决定的?这在心理学界争论已久,在教育界及人们心目中也有不同看法。朱智贤从50年代末开始,一直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首先,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因素还是生理成熟,他们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提供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与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朱智贤不仅提出这个论点,而且还坚持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我对双生子的智力、性格的心理学研究,正是朱智贤指导的结果,我的研究材料,完全证实了朱智贤的理论观点。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朱智贤认为,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有关内部矛盾的具体提法,国内外心理学界众说纷纭,国内就有十几种之多。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朱智贤的提法,这是因为他提出的内部矛盾中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实质,他初步解决了“需要”理论、个体意识倾向理论、心理结构(原有水平)理论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心理发展如何,向哪儿发展?朱智贤认为,这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主体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从学习到心理发展,人类心理要经过一系列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还提出了一种表达方式:
教育反复实施───→ 领会、掌握知识、经验 ───→不断内化───→发展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涉及到教育要求的难度问题。朱智贤提出,只有那种高于主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观努力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如果苏联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学派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阐述心理发展的潜力的话,那么朱智贤的观点则指明了挖掘这种潜力的途径。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朱智贤还指出,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出年龄特征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
当然,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分析和阐述,在中外发展心理学史上有过不少,但象上述那样统一的、系统的、辩证的提出,还是第一次。因此,正如《中国现代教育家传》中所说的:“它为建立中国科学的儿童心理奠定了基础”。
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朱智贤经常说,认知心理学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行为主义强调儿童行为发展的研究,我们则要强调儿童心理整体发展的研究。
早在60年代初,在他发表《有关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系统地、整体地、全面地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他反对柏曼(Belman)单纯地以生理作为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反对施太伦以种系演化作为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反对皮亚杰以智力或思维发展作为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提出在划分儿童心理阶段时,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矛盾或特殊矛盾;二是既要看到全面(整体),又要看到重点。这个全面或整体的范围是什么?如第一章所述,他认为应包括两个部分(即认识过程和人格品质)和四个有关方面(即心理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生物的发展,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朱智贤的观点在当时为我国心理学界广泛引用,不少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写了论文,加以发挥和阐述。
70年代后期,朱智贤主张心理学家学好哲学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观点及系统科学(也包括所谓的“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理论)的理论。在他的一篇题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的论文中,反复阐明整体研究的重要性。其主要观点有:
1.要将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他指出,人以及人的心理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下的自动控制系统。为此,在心理学,特别在研究心理发展时,要研究心理与环境(自然的、社会的,特别是后者)的关系;要研究心理内在的结构,即各子系统的特点,要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要研究心理活动的组织形式。  2.系统地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在对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进行具体研究之前,常常由于研究的时间、被试、研究人员以及研究装备等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研究类型。因此,在研究中应该系统地分析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常规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研究,等等。  3.系统处理结果。心理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心理的质与量是统一的。因此,对心理发展的研究结果,既要进行定性分析又要进行定量分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朱智贤自己主要是研究思维发展的,他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思维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他指导下,他的不少研究生选择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作系统的处理。朱智贤所主持的大陆的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就是一项综合性儿童发展的系统工程,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值。  三、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朱智贤多次提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早在1978年,他就指出:“中国的儿童与青少年及其在教育中的种种心理现象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我们深入下去研究”。  他指出,坚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发展心理学,这是我国心理学前进道路上的主要方向。他反对脱离实际地为研究而研究的风气,主张研究中国人从出生到成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规律。他说:“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与外国的儿童与青少年有共同的心理特点,既存在着普遍性,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即具有其特殊性,这是更重要的。只有我们拿出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来,才能在国际心理学界有发言权。因此,他致力于领导“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的课题,克服了许多困难,填补了多项空白。他主张将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结合起来研究,也就是说,他不仅提倡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发展心理学,而且积极建议搞教育实验和教学实验,主张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儿童与青少年的智力和人格。 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 一、 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 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是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被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 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 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 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参考资料
格塞尔的心理发展观.人民教育出版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8 15:42
目录
概述
华生理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