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
研究人的心理本质的科学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gy)顾名思义是研究人的心理本质的科学,确切些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心理本质)及其心理是行为的反映(知与行的关系)的科学。科学的任务是揭露规律而不是描述和罗列现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同理其任务是揭露心理规律,而不是描述和罗列心理现象。
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即研究主体的认识。研究心理怎样在主体反映活动中产生这类问题,但不能脱离人的实践来研究(根据恩格斯的说法,我们进一步理解认为:人不是从个人头脑中想出联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种联系)。
研究的任务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即“心理是实践的反映”及心理来源于实践。因此研究人脑中的映象及其形成的规律是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全面地、彻底地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及决定论,就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关键问题。
研究方法
1.心理学对心理(认识)问题的研究一直同哲学上的认识论紧密相联,二者所使用的概念,如感觉、触觉、知觉、思维等,也完全是一致的。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将其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2.人的心理是行为(个人实践)的反映,又对人的实践进行着调节。人的心理是主观存在着的,这个基本事实是心理学的真正基础。因此只有通过由心理所反映和调节的人的实践来认识人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研究所得出来的规律是认识(心理)的规律,却不是心理本身。我们当然不能直接知道认识到人的心理,只能“听其言,观其行”,只能间接的认识。言和行是心理的物质外壳。
测评咨询技术
言行心理测评咨询技术派生的三种心理测试技术:问卷技术、情景测试技术、投射测试技术。问卷技术是通过书面回答已设计好的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的方法。也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心理咨询是通过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咨询者心理的方法。情景测试:情境测试法指测评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并观察被测评者在该情境中的反应,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投射技术;它通过被试的心理活动产品(联想、回忆、绘画、故事、手工拼贴、笔迹、甚至梦、笑话、短文等),根据测评经验、实证资料进行推论,评估其中表现、反映、投射出来的被试德知觉、情绪、个性心理特点等。投射技术:投射这个术语是唯心学派心理学的,唯物学派心理学称作表现。即心理表现在行为和言语上,言行的反映就是心理。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自由联想测验都是问和听其言语评估其心理特点的;绘画、写字是观和触其行为评估其人心理特点的。习惯性言行测试技术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被测试人的习惯性语言和观察被测试人的习惯性行为动作及其微表情、微动作,可对所做记录(录音和录像)或行为动作留下的痕迹进行分析测验,认识人的心理规律及心理内容。习惯性言行心理测试技术包括:习惯性言语方式分析技术、习惯性言语能力水平分析技术和习惯性行为动作方式分析技术、习惯性行为能力水平分析技术及微表情、微动作心理分析技术。(论其实际问卷心理测试技术和情景测试技术、投射测试技术都是言行测试技术衍生的,所以应将它们同列为构成言行测试技术领域)。 问卷技术和情景测试技术,中西方心理学界公认的局限有:测验中被试主观调节有可能装好、装坏、中庸心向、默认心向、随机回答和掩饰、识破后伪装、费时、费用高、设计繁琐等缺点,同时中国人一般认为问卷测验不可信,其表面效度不高;习惯性言行测验技术,突破心理学的“测不准定律”。习惯性言行测验技术是观其习惯性行为和听其习惯性言语及观察分析微表情、微动作,认识人的心理特点。习惯性言行系统有取材方便、保密可靠、准确全面、讯速简捷便可识人心理特点的优越性,突破了问卷心理测量和情景心理测验原有的局限,深化了人们对个性差异的研究和了解。习惯性言行心理测试技术最能真正科学地(简捷、可信、有效)测量到人的心理,成为一门高度实用的技术。习惯性言行测验技术与情境测验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不囿于特定的具体的情境,并且不必耗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问卷技术与情境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可以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大规模取样,但是它的效度却没有情境测验高。习惯性言行心理测试技术之一的笔迹心理测试及微表情、微动作测心是有目的地观察书写人习惯性触写行为动作及微表情、微动作进行分析测验,认识书写人的人格,如心理特点的性格、智力及水平;行为特点的作风风格、能力。笔迹线条是人书写行为动作(更精微的讲是:笔迹线条触写动作,笔迹线条触写动作的反映是笔迹线条触觉)的载体,有取材方便,保存永久可供反复分析测验,可靠有效,准确,迅速简捷认识人的心理特点的优点,而成为习惯性言行心理测试技术的重中之重。 笔迹心理学(笔迹心理测评技术)和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及微表情、微动作心理分析技术。更是心理学应用和评价中心应用技术的重中之重,将是二十一世纪心理学的心理测试主流。
科学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思维科学。是研究个人大脑怎样思维的科学。列宁说:“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是‘物质运动和物质思维’的图景。”物质是怎样运动的?毛泽东说:“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把人们认识物质运动的科学区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运动的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力学,等各种形式,而社会科学则探讨物质运动的社会形式。物质是怎样思维的?哲学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概括总结出物质怎样运动的一般的规律。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等科学是探讨物质怎样思维这个问题的。在探讨物质怎样思维的规律时,哲学是从各门科学的发展史(即思想史),而不是从各门科学本身来进行概括和总结的。这一类研究认识领域的科学,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质,当然不能归属于自然科学,也不能归属于社会科学,而是思维科学,是哲学本身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说:“哲学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列宁说:“以往的哲学只留下了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即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辩证法本身包括现时所谓的认识论。”心理学同哲学一样是研究和探讨人的认识规律即物质怎样思维的一门科学。我们看到心理学中所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样是认识论、逻辑学中所使用的一些概念。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心理学和逻辑学、辩证法 同是研究精神生活事实的科学,同属于思维科学。列宁认为:“逻辑学、认识论是研究真理问题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人认识的,是精神科学。是对个人意识发展各个阶段的阐述。”人怎样依靠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触空间,抽象的空间的概念怎样通过长期历史的发展从这些知觉中形成起来,这个关于认识怎样在主体反映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个别构成了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揭露个人的心理规律,个人心理规律是人类心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人的心理
“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的产生依靠人脑这个认识反映的器官,没有大脑这个生理器官心理当然无从产生,但人脑究竟产生什么映象,这却不是由脑器官本身决定的。决定的东西是客观现实,而心理正是这个客观现实的映象,这才是心理的实质。脑的机能就是反映,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实。在认识论方面心理作为脑的属性机能它仍然保持着观念性的质,并不成为在原则性上不同性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把客观现实理解为实践,“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个原理就成为“心理是实践的反映”这个原理了。在个人实践中,个别属性或单个事物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表面的外在的就叫做现象,感觉、触觉、知觉原应该是反映现象成为感性认识的;除了现象还有事物的内在联系,即本质,思维是反映本质成为理性认识的。
心理学家应该怎样进行心理的研究?
心理学是研究个人认知与行为的关系的科学。关于知与行的关系问题,在认识论和心理学中就只有两个基本范畴:认识与实践、知与行。全部认识论和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阐述这两个基本范畴的关系。马克思在哲学领域和马克思主义者在心理学领域中所实现的革命变革,就是将实践引入本体论,将实践提升到世界本原的行列中去,将实践归于物质范畴,客观现实理解为实践。思维与存在这个范畴就成为了认识与实践,知与行这个范畴了。区别仅在于认识论着眼于全人类,而心理学着眼于个人。即认识与实践、心理与行为。坚持来源论的同时必要坚持反映论。认识来源于实践、心理来源于行为,或者说实践、行为是认识、心理的基础,这是认识与实践、心理与行为的一种关系叫来源论。实践决定认识、行为决定心理。旧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的反映论是直观的反映论,即对事物现实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的反映论则认为实践、行为是认识、心理的对象,认识、心理是实践、行为的反映。这是将实践引入本体论后在逻辑上必然得到的结论。正因为认识、心理是实践、行为的反映,所以它才可以指导实践、行为。这是它们之间的又一种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系统,即心理过程系统,在认识过程内部只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人的全部心理中并没有其他矛盾。心理、认识、意识是三个等同的概念。是不同意心理学上的三分法: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并列的过程)和二分法: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把心理活动分为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的,因为 这两种划法都把认识、情感、意志当作独立的心理机能,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决定,并且都没有找到情、意(或总称为意向活动)的反映对象,从而离开了反映论。主张二分法的人就直接指出:“意向活动的性质,并也不是反映”。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心理的定义就得修改为: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和对待活动。这是一个违反根本原则的问题。我们要同一切派别的所谓“意识心理学”划清界限。
研究领域
心理过程 情感 意志 个性 性格 能力、智力 记忆 注意 心理的发展
心理(认识)过程:作为被反映的实践永远向前发展,它遵循客观辩证法;作为反映的认识(心理)也永远向前发展,它遵循主观辩证法。那么个人的主观辩证法是怎样表现的呢? 1.统一的客观实践过程分为两个矛盾着的方面现象和本质。作为反映的心理,由感觉、触觉、知觉、表象开始而为抽象思维所继续的认识,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它也分为两个矛盾着的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反映实践过程的现象,即反映实践过程中的事物的外部联系或关系,是表面的。理性认识(抽象思维)反映实践过程的本质,即反映实践中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内在的深刻的。 2.感性认识包括感觉、触觉、知觉和表象四种形式。从感觉、触觉到知觉,再发展到表象,这是感性认识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的一种情况。同时它们本身也是发展的。人们在感知了现象的质以后,才能进一步认识现象的量。心理的感性认识的发展就是由对现象的质的认识发展到对现象量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以及由这三种形式组成的理论体系。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一种情况。同时概念、判断、推理本身都是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是将重点放在研究这些映象的发展规律上的。人脑中映象的不同水平,实质是分析、综合活动的不同水平。人们在头脑中进行的分析、综合活动是由对现象的质的认识以后,才发展到对现象量的认识;再进一步发展到对本质的认识。随着个人的实践的发展,在实践中进行分析、综合活动的水平越来越高,作为反映 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活动的水平也就越来越高,它们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同水平。 3.统一的心理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矛盾运动。统一的个人实践过程的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作为反映统一的心理过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方面也是对立统一的。心理作为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立和统一,也就在心理过程一开始时就存在着,并且贯彻始终。人不仅用感觉、触觉、知觉,而且也用思维,并且同时用感知和思维来认识实践过程。 4.统一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是这个阶段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时的心理表现为感性的;理性认识是这个阶段的矛盾的次要方面。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理性认识成为这个阶段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时的心理表现为理性的。
情感:是认识(心理)的倾向性,是实践倾向性的反映,它是心理的两个根本属性之一。它是心理的动力方面。是对客观现实一定现象和本质的牢固倾向,即对客观现实一定现象和本质有某种程度的迷恋。
意志:是认识的能动方面,它是心理的一种本质属性,是向外现实人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的能动性,即认识、心理指导实践、行为。它是认识向实践、心理向行为飞跃的能动方面 ,即指导实践和支配实践。意志是实践能动性的反映而已。
个性、人格:个性就是个人的独特的特性。个性既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思维着和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是在具体的历史社会条件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个性既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又产生于实践活动。个性有个性心理和个性行为两个方面。人首先是一个实践着的人,然后才同时是一个认识着的人。纯粹精神的个性是不存在的。个性心理方面是个性实践方面的反映。心理学探讨的是个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在个性中包含着,而且必然包含着心理事实。没有心理学就不可能研究个性。个性即人格。  性格:是一种说明性概念,用以说明一个具体的个人的认识(心理)过程进行的独特特点和如何地进行的,一个人心理过程进行的特点和实现心理的两个属性的具体方式就是他的性格。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情感的具体表现方式和意志的具体实现方式,情感是如何地表现出来的,意志是如何地实现出来的,就是性格。性格是行为方式(作风风格)的反映,它是从人的心理及其情感和意志的进行和实现的具体方式来来表证个性的,是从心理这个方面来说明人是怎样做这个问题的。
能力、智力:智力即认识能力,认识能力是实践能力的反映。是人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智力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用来从心理方面描述一个人具有哪种实践领域的知识及其水平的。
记忆:即经验的保持或再现。记忆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对某一认识(心理)活动从前一次到间隔一段时间后再重新活动,这其间具体情况的描述。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正是对心理活动这种情况的具体描述。心理活动间时再进行的情况(即记忆),是实践活动间时再进行情况的反映。
注意:对心理活动当前进行的具体情况,即当前心理活动过程指向和集中于实践的具体情况的描述就是注意。当前实践活动正在进行的情况的反映就是注意。
心理的发展: 1 心理发展是什么?心理的发展就是认识及其两个属性(倾向性和能动性)的发展。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主体即个性心理特点的形成过程,因为性格和能力是主体的心理及其两个属性(情感和意志)的特征。人的心理的发展本身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即从感性认识阶段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 2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实践活动是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因为心理只是实践(行为)活动的反映,心理的发展只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反映。 3 心理发展的动力就是实践。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生活、实践的发展过程本身决定了人的心理发展。人的实践是发展着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倾向性和能动性以及个人的实践特点,即实践能力和实践方式(作风风格)也随之形成和发展起来。心理的发展只是实践的发展的反映。 4 心理发展的规律:a 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的一致或同一,b 个人的心理发展阶段是人类意识发展各阶段的缩影。
两大学派
新唯物派心理学
新唯物派心理学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在中国创立,标志着真正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将会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张昉: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学科主要创建人,新唯物派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建立了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及言行心理测评技术。华东师范大学早期心理学教师,1951年至 1952 年期间,来自原复旦大学。学术专著《心理学新诠》
徐庆元:笔迹触觉心理特点测试技术体系创立人  陈看今:科学心理学学者,新心理学基础技术体系——言行心理测评咨询技术体系创新者,确立了能与物理科学相提并论的人的“行为动作定律”。 马克思主义在德国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宣扬心理学应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科学的一股思潮。1879年冯特创办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在于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把心理学放在实验室去进行研究。列宁说:“冯特是一个抱着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的一个唯心主义者和信仰者。冯特反对唯物论蔑视辩证法这使他成为一个庸人,冯特的心理学也不外是庸人的心理学。”冯特并不是心理学史上的汉子,他所企图建立的实验心理学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冯特以后的心理学各派别的领导者“类皆唾弃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而单靠实验方法,一接触到认识(心理)这个问题时就成为一个唯心主义者。“人们都肯定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心理只能在脑中产生。心理、意识这种运动依存于它的物质本体——脑神经的运动,它又是物质运动的反映,随着外界的物质运动而运动。脑这块物质所特有的运动形态就是神经生理运动。心理依存于脑的神经生理运动的。但脑神经生理运动是心理运动的物质本体 ,并不是心理本身。也就是说心理运动是与脑神经物质一起运动的特殊形式,但不是以特殊方式组成的脑神经物质的特性之一。”列宁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把心理学和感觉器官的生理学(脑生理学和脑化学)同列为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对大脑生理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就成为对这些器官的机能即认识(心理)的研究。但列宁明确地把脑神经生理学同心理学区别开来,它们终究是两门不同的科学。前苏联心理学家 谢切诺夫、维果茨基、鲁宾斯坦、列昂节夫、斯米尔诺夫、安德列耶娃、敏钦斯卡娅、赞科夫、陈千科等;中国的曹日昌、潘菽、朱智贤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心理学家,心理学理论方面贡献较大的是刘泽如和朱智贤,刘泽如教授开创我国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理论建设。
新唯心派心理学
冯特创建的生理心理学,用生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心理。冯特是生理学史上的汉子,心理学史上的侏儒。西方“生理学唯心主义”生理学家冯特在研究脑神经、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机能时,涉及了许多有关“认识”的问题,发现了一些心理现象,从而他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把心理学放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把活生生的人当作死翘翘的僵尸放到实验室进行心理活动的观察和唯心主义观点剖析心理现象。冯特宣布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划规自然科学。从而人们步入心理学的误区,走上唯心主义心理学的道路。 机能心理学:其创始人用“心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这条命题偷换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个命题。其认为各种机能之间可以相互作用,人的意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这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离开了反映论。  认知心理学:现今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知心理学是研究脑神经与心理,并用唯心主义的观点解释研究出来的一些心理现象和智能模拟。它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即将心理比喻成计算机,看人类是如何游戏、辨别语言和物体辨认等。计算机的工作是模拟人脑的思维活动的,用信息论的术语来代替心理学的术语,开发人工智能。及其脑神经与认知心理学,在神经事件产生的同时,精神事件就自动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着信息的选择、整合,并区别为一种有序的、可以辨识的心理事实;将各种精神事件联结为总体意识(心理);丰富和发展意识(心理);进行适应、调节。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这样一来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反映论也就在心理中被取消了。 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开创,荣格和阿德勒不断修正。其学说主要着眼于精神分析和治疗。提出了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个概念。精神分析学是脱离人的生活、实践研究心理、意识的。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来源论和反映论,从而走上了唯心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在哲学上是不够资格的,他的心理学理论没有一种哲学基础,脱离哲学指导。他们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心理),只应该研究行为。走上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道路。把人看作是物理、化学的客体,及其刺激、反应适用于动物的概念用在人身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需要。需要是有动力性质的,但马斯洛不了解“需要”是一个上位概念,有心理需要和行为(个人实践)需要两个方面,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心理需要是人的实践需要的反映。心理需要是认识(心理)的倾向性,是实践倾向性的反映。需要是对于某种东西的需要,无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正如无对象的反映是不存在的一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样是脱离人的实践、生活研究人的心理需要。一种心理需要通过另一种心理需要得到解释,并且使一种心理需要成为另一种心理需要的原因或结果。这种研究在理论上的问题就是把心理学的研究封锁在纯粹主观过程的领域当中,将一种心理需要和另一种心理需要当作两种独立的心理的东西(实体、机能),意即力量,这是机能主义。我们的艰巨任务就是要划清辩证唯物主义与机能主义两者之间的界限。
共性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共性心理学研究人们共有的心理现象,与人们生活工作关系密切,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共性心理学家参与解决教育、管理、医学、社会、工业、商业、犯罪、军事等领域的问题,广泛地为社会服务。显示共性心理学独特的实用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的科学。根据由反映人们实践系统而形成的理论系统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实践系统。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教育工作的唯一的一条原则。研究受教育者各种知识的掌握,心理的差异性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问题,教育者应有的素质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研究职工的选拔训练、评价、使用等人事组织问题,还研究工作动机、鼓励手段、意见沟通、组织结构、领导行为等心理学问题。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心理学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有工商业、经济、政府、军队、社会等领域。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的心理学研究,探讨心理在致病和健康方面的作用并研究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行为特点。医学心理学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特别是在精神病医院中发挥作用,他们用心理测验诊断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需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也是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是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使他尽快恢复健康。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工作,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与帮助。临床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分支。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个格,以便正常地生活。临床心理学注重对个人的能力和性格特点的测量和评估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个人进行分析,以支持其所得的有关结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去帮助那些存在心理困扰的人们,例如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就是临床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们的社会心理规律与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人们是指一个国家、社团、群体、组织的众多人员。而所说的社会心理是指人们的社会行为在头脑中的反映。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和本质,研究人在特定社会、群体、组织、团队下的心理的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和心理的形成、发展、影响等心理方面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包括民族心理学、家庭心理学和团体心理学等分支。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们心理的意志、思想、意图、动机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成回国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军事心理学
研究人们在军事活动条件下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和分类;掌握军事技术和武器的学习过程;军事活动所要求的个性心理特点;心理战术,宣传与反宣传等。军事心理学把军事组织看成是一个小的社会整体,研究其中的社会过程,如指挥员和士兵的关系,战争条件下群体内部情绪的相互影响,军队士气的作用等。 根据兵种的特点,军事心理学又可分为航天与航空心理学和航海心理学。航空与航天心理学除研究一般军事活动的心理规律外,还研究宇航员的意志和品德的培训,在失重、超重条件下的心理变化和调节心理的能力等;航海心理学则要研究在长期离开陆地情况下的心理变化,海上战斗和舰艇操纵中的特有心理学问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5 16:01
目录
概述
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任务
研究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