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词作
《念奴娇·鸟儿问答》是毛泽东于1965年5月创作的一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76年1月号(即复刊后第一期)。这首词形象表明了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通篇借用庄子《逍遥游》中鲲鹏和斥鷃的寓言故事,将斥鷃改为蓬间雀,在鲲鹏和蓬间雀的一问一答里,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寓巨大于细小之中,寓庄重于诙谐之中,生动反映了毛泽东的战争观和对世界局势的判断。
作品原文
念奴娇⑴·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⑵,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⑶。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⑷。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⑹。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⑹。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⑺。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词语注释
⑴念奴娇:词牌名。双调一百字,仄韵,亦有用平韵者。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伎,元稹《连昌宫词》说“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调名由此而得。
⑵鲲鹏:本是古代寓言中一种由大鱼变成的大鸟。据《庄子·逍遥游》载:“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醍。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挎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在这首词里鲲鹏象征着高瞻远瞩、英勇无畏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⑶扶摇:盘旋而上的暴风。羊角:义同“扶摇”,因其旋转而上,形如羊角,故名。
⑷蓬间雀:即《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同“斥鷃”)。该书云,蓬间雀不但不理解鲲鹏展翅南飞的志向,反而自得其乐地嘲笑鲲鹏:“斥鷃(即雀儿——引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在词中象征着渺小卑怯、虚弱丑恶的赫鲁晓夫等人。
⑸仙山琼阁:传说中仙人所居住的地方。琼阁,用美玉做成的楼阁。
⑹订了三家条约:指苏、美、英三国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签订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⑺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1964年4月访问匈牙利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在一次演说中说,“福利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
白话译文
鲲鹏展开巨大的双翅,翻动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背负着青天朝下看,只见人间城市到处都呈现一派风雷激荡的革命景象。革命的炮火连天响,子弹痕迹到处有,这种景象吓坏了那只躲藏在蓬蒿之间的雀儿。它大惊失色地叫喊:哎呀,这怎么得了,我要飞离这个地方。
鲲鹏鄙夷地质问蓬间雀:“请问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呢?”雀儿回答说:“有个美好的仙山琼阁,那是我的去处。你没有看见吗?前年秋天月儿明朗的时节,苏、美、英三国已经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那里还有好吃的,这就是土豆烧牛肉。”不准你满嘴放屁,睁开眼睛看看,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英文译文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65年秋天。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与苏共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若干问题,开展过一场大辩论。1963年3月,苏共中央向我党中央发出一封公开信,一方面攻击我党坚持的马列主义原则,一方面妄图把他们的“三和”、“两全”路线,强加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共中央公开信的错误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1963年6月到1964年7月,中国共产党连续发表了九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的“九评”刚刚发表完,赫鲁晓夫就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继续执行前任者的路线。他们的理论主张和实际行动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苏共领导人一方面修正、歪曲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人民的革命运动,一方面与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妄图称霸世界。1963年8月5日,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他们不全面禁止核试验,也不彻底销毁核武器,“三家条约”只会束缚无核国家,便于它们实行核垄断。
1965年,中国已摆脱了国内的经济困难,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1964年10月,中国还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通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辩论,提高了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蓬勃兴起,特别是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反对新老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经形成了一种历史潮流。为了继续批判现代修正主义,鼓舞各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毛泽东于1965年秋天写下了这首词。
诗文赏析
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中唯一的一首寓言作品,它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问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者与修正主义者对待革命、战争等问题的迥然不同看法。
词篇一起始,作者就描绘了一个极其高大、极其壮美的鲲鹏形象。这个鲲鹏形体巨大、气冲霄汉、壮志凌云,俯视人间,关心人类的命运。诗人笔下的鲲鹏,不同于庄子笔下的鲲鹏。庄子笔下的鲲鹏展翅腾飞、背负青天,只是为了要到南海去;诗人笔下的鲲鹏却是“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看到“炮火连天,弹痕遍地”的现实,鲲鹏想到的是“天地翻覆”的变化。它关心的是世界革命、历史的去向。联系20世纪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尖锐的两条路线斗争,它自然使读者想起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共产主义战士。
词中蓬间雀是个与鲲鹏对立的形象。如果说鲲鹏喻示着马列主义者,那么,蓬间雀便是诗人心目中的现代修正主义者了。蓬间雀的形象也来自《庄子·逍遥游》。这首词中的蓬间雀,害怕革命战争,它要飞离硝烟弥漫的战场。由害怕战争而反对革命战争,正是修正主义者的特征之一。赫鲁晓夫当年曾说:“任何一个小小的‘局部战争’都会成为引起世界大战火灾的星星之火”,“现今,任何战争,即使由普通战争、非核战争开始,也会变成毁灭性的火箭一核战争”,这样, “我们将会毁灭自己的诺亚方舟——地球”。蓬间雀对待“炮火连天,弹痕遍地”的态度,正是修正主义者对待革命战争的一个缩影。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暴力是每个孕育着一个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资本论》),“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待革命战争,应当采取支持的态度。“蓬间雀”的所谓“飞跃”,只能是对马列主义基本原则的背叛。
词的下片作者通过蓬间雀回答鲲鹏的问话,暴露了修正主义的欺骗宣传和虚假共产主义。“仙山琼阁”借指国际上某些人所鼓吹的“三无世界”(即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世界)。苏共领导人被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政策吓破了胆,为了讨好美帝,剥夺无核国家为抗拒核讹诈而试验核武器的权力,维持其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地位,于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美、英三国《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即是指此而言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揭露了赫鲁晓夫的“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1964年4月1日,赫鲁晓夫在匈牙利一个工厂发表讲话时,曾把他的“福利共产主义”形象化为“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对此,帝国主义者表示欢迎。他们说:“俄国牌的共产主义是把……土豆烧牛肉放在第一位的。这很好。土豆烧牛肉共产主义比战争共产主义好……”1964年7月14日,中国《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两编辑部发表文章,批判了这种“土豆烧牛肉”的假共产主义。文章指出:“在赫鲁晓夫的心目中,科学共产主义连影子都没有了,有的只是资产阶级的庸人社会。”在这首词中,毛泽东更以词的形式,气愤地批判了某些人对科学共产主义的歪曲。
蓬间雀的胡言乱语,激怒了鲲鹏。鲲鹏一方面痛斥蓬间雀的胡说八道,一方面肯定当前世界变革的大好形势。鲲鹏的话语,是创作主体感情的投入。“试看天地翻覆”的诗句,是对当时国际形势和以后发展趋势的艺术概括,说明各国人民革命的风暴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尾句笔力千钧,提领全篇。
庄子·逍遥游》中鲲鹏与蓬间雀的形象,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不同的诗词作品中,曾对此典加以灵活运用:1918年写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有“鲲鹏击浪从兹始”;1930年写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有“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1963年写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有“斥鹦每闻欺大鸟”;而将这两个形象充分展开、并加以创造性发挥的,则是《念奴娇·鸟儿问答》。在诗人的笔下,鲲鹏与蓬间雀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高大,一个渺小;一个勇敢,一个卑怯;一个崇高,一个滑稽可笑。对古代文化遗产,毛泽东主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词,是他在这方面的成功示范。
在这首词中,作者采用的是非正常的抒情方式。大鹏鸟蓬间雀一问一答,诗人只是作为旁述和评论的角色参加进来,但他的倾向性十分明确。适应飞禽对话的需要,作者采用了活的口头语言,这更便于写态传神。该篇寓庄于谐,尖锐泼辣,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从依词谱填词的老规矩说,词也是要讲究平仄的。此词上阕仅“万”“我”两字不拘平仄(“万”应平而用仄,“我”应平而用仄),下阕仅“仙”“吃”两字不拘平仄(“仙”应仄用平, “吃”应平用仄, “吃”为入声字),总的说来,其对本词谱仍可谓是认真遵从的。在用韵方面,下阕“阁”“约”用入声“药”韵,属《词林正韵》第十六部, “肉”“覆”用入声“屋”韵,属《词林正韵》第十五部,不相押,但读起来语音相近,大体和谐。以“达意”为主而突破某些固定平仄规定及古韵律是可以理解的。
作品评价
中国现代社会活动家赵朴初指出:“毛主席最善于运用古典,正用,反用,廓大,引申,驱使某一典故在人们联想中所形成的印象,为作品的主题服务。《鸟儿问答》这首词,全篇借用庄周《逍遥游》中关于大鹏和斥鹦的寓言,形式上好似一个派生的小故事,但内容意义则完全不同。庄周的原意在于泯灭现实世界的‘大’‘小’差别,追求其所谓‘无待’的‘逍遥’这当然是唯心的妄想。……毛主席抛弃了原故事的唯心思想,却利用了庄周所虚构的那‘大’与‘小’的强烈对比,用形象化的语言,突出地描绘了革命者视野之广阔,志向之远大,又尖锐地讽刺了修正主义者和投降派的渺小、短视、怯懦与庸俗。”(《毛泽东诗词大观》)
扩展阅读
毛主席词《念奴娇·鸟儿问答》有“不须放屁”语,虽然写于1965年,但是1976年元旦发表的,喇叭里一遍又一遍广播,笔者尚为少年,对别的不明所以,唯此听得真切。也不能这么说,没看文字的时候,以为是“不许放屁”。很多人想是皆有同感,这直白得没有余地的四个字用在诗词里堪称石破天惊,据说纵贯古今皆无,同时也带来笑话成堆。民间的不用说了,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也有道及。
参考资料
毛泽东.中国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1 15:4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词语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