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怀恩堂,
基督教堂,创建于1910年,位于上海市
陕西北路375号。原址在
溧阳路四川北路,后屡次迁移,1942年迁今址。现有一座二层红砖楼房,礼堂有1700个
座位,楼东南侧有
钟楼。1947年与中华浸会合作创办怀思业余神学院,1955年该院并入中国灵修神学院。教堂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由美国南浸会派宣教士乐灵生创建。
怀恩堂是中国上海一所知名的基督教堂,位于静安区陕西北路375号(北京西路口),系区基督教联合礼拜场所。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由美国南浸会派宣教士乐灵生创建于清宣统二年。该堂经装修焕然一新,大堂由1幢中3层楼房、2层的楼房组成,东南角有一高耸的钟楼,另设小教堂,大堂的礼拜实况用闭路电话传播到各小礼堂。礼拜时可容纳2000人以上,是上海各
基督教会可容纳人数最多的教堂之一。
坐落于乌鲁木齐北路25号的新恩堂(原乌鲁木齐北路聚会所),是怀恩堂的分堂,占地2.71亩,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955平方米。该堂建于公元1939年(民国28年),系内地会英国传教士所建,该堂每个礼拜天下午特设
粤语礼拜,广东籍信徒可以前往。
该堂创立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最初位于虹口北四川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乐灵生在此置地20余亩,创办怀恩堂和民强中学、晏摩氏女中(现北郊中学)。 1924年,由于北四川路地价猛涨升值,美南浸信会出售原址建筑,将两所中学迁至北宝兴路,建成“浸会庄”,另拨款在东宝兴路271号建造一幢四层楼房,作为怀恩堂和怀恩中小学校的新址。1935年12月,怀恩堂邀请戚庆才担任牧师,直到1990年戚牧师去世。
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虹口沦为战场,怀恩堂被迫搬迁至爱文义路605弄王家沙花园32号。由于信徒人数不断增加,1940年,购置了西摩路(今陕西北路)375号的基地,并于开始动工建堂,至1942年新堂落成,堂内可容纳千人以上。是上海基督教主要教堂之一。戚庆才也担任中华全国浸会联合大会主席。
1950年,戚庆才是基督教三自运动40位发起人之一。怀恩堂不再与美南浸信会有任何关系,1954年戚庆才被选为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的常委、副主席;1955年上海市成立三自爱国会后,戚牧师曾连任三届副主席。
1958年,上海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原有208个教堂合并为22个,至1965年再次减少为11个,该堂都得以保留。1966年8月23日,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被关闭。1980年12月28日,怀恩堂重新开放,恢复礼拜。 复堂,选举戚庆才为堂务主任。1987年。至今在册信徒已达9,535人,是上海人数较多的教堂。礼拜时可容纳2000人以上,是上海基督教可容纳人数最多的教堂之一。并被列为上海市级保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