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友诗
东汉梁鸿诗作
《思友诗》是东汉梁鸿创作的诗歌。梁鸿是具有反抗性的进步先行者,诗中展现了他的内心孤寂之感与对未来的热望。全诗每句七言,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有骚体之风。
作品原文
鸟嘤嘤兮友之期①,
念高子②兮仆怀思,
想念恢②兮爰集兹③。
注释译文
①嘤嘤:象声词,形容鸟叫或低而细微的声音。期:盼望,希望。此句是引用《小雅·伐木》中的诗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声?”后人常用“嘤其鸣矣”比喻需要意气相投、志气相同的朋友。
②高子、恢:都是指高恢。
③爰:于是。集:聚合,会合。兹:此。
作品鉴赏
《思友诗》是梁鸿离开故乡东游前所作。梁鸿同高恢一样,都是不满当时政治黑暗,有进步倾向的文人。高恢少好老子,老子虽然“清虚以自守”,但“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欲治天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高恢绝意仕途,用隐居来对抗社会的黑暗,而梁鸿还想找机会施展“欲尽人力以救世乱”(鲁迅语)。
《思友诗》第一句“鸟嘤嘤兮友之期”是引用《小雅·伐木》中的诗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声?”意思是那鸟儿还要求朋友,何况人呢?后人往往用“嘤其鸣矣”比喻需要意气相投、志气相同的朋友。“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有点类似梁鸿离乡东游。梁鸿要到一个陌生的异域去,精神上当然不免有孤寂之感,所以发出期望友声的呼唤是非常自然的。
第二句“念高子兮仆怀思”是具体说明梁鸿寻找的不是一般文友,而是像高恢这样不满政治黑暗,有进步倾向的文人。“怀思”包含诗人深深的感慨,在当时高压的氛围中是不大可能听到抗争之声的。
第三句“想念恢兮爰集兹”是重复咏叹诉说。诗人并不是说要回到华阴山中高恢身边去,或要高恢和他一起离东游。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再见面,诗人是坚信在陌生异地也会有不满社会黑暗的像高恢这样的人士。所以“爰集兹”——停留在这里,希望结交、会合高抗之士,在沉寂的社会中共同发出抗争之声。
所以《思友诗》展现了东汉时期像梁鸿这样具有反抗性的进步先行者的内心孤寂之感与对未来的热望。初唐诗人陈子昂有一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同一的主题。只要这种社会环境依然存在,这种主题的诗歌就会不断出现。如果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继承了梁鸿的《思友诗》,未免武断。但可以说两者在思想情调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陈诗表现得更淋漓尽致、深刻,而梁鸿的《思友诗》却是同类主题思想中最早出现的一首。
作者简介
梁鸿,字伯鸾,右扶风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出生年月不详。梁鸿家贫博学,曾放猪于上林苑中,后与妻子隐居霸陵山,以耕织为业。梁鸿因事路过洛阳,见宫室富丽,于是写下《五噫歌》,抨击统治者的奢侈,感叹人民的劳苦。汉章帝读了《五噫歌》后,非常不满,梁鸿只得更名换姓,避居齐鲁。后来梁鸿前往吴地,居于廊下,替人做舂米。每当梁鸿回到家中,其妻就会举案其眉,奉上饭食,表示敬爱,后世传为佳话。迁居吴地后不久,梁鸿病逝。梁鸿的代表作有《五噫歌》、《适吴诗》、《思友诗》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0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