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HN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暴发性疾病,病因不清,其发病与肠道缺血、感染等因素有关,以春秋季节发病为多。病变主要累及小肠,呈节段性,但少数病例可有全部小肠及结肠受累,以出血、坏死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
腹泻、
便血,重症可出现
败血症和
中毒性休克。
病因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HNE)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现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感染产生B毒素的Welchii杆菌(C型产气荚膜杆菌)有关,B毒素可致肠道组织坏死,产生坏疽性肠炎。本病的发生除了进食污染有致病菌的肉类食物外,也还有其他饮食因素,如饮食习惯突然改变,从多吃蔬菜转变为多吃肉食,使肠内生态学发生改变,有利于Welchii杆菌的繁殖;或如饮食以甘薯为主,肠内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大量存在,使B毒素的破坏减少。
病理
AHNE主要病理改变为肠壁小动脉内类纤维蛋白沉着、栓塞而致小肠出血和坏死。病变部位以空肠及回肠为多见且严重;有时也可累及十二指肠、结肠及胃;少数病例全胃肠道均可受累。病变常呈节段性,可局限于肠的一段,也可呈多发性。病变常起始于黏膜,表现为肿胀、广泛性出血,皱襞顶端被覆污绿色的假膜,但病变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病变可延伸至黏膜肌层,甚至累及浆膜。病变肠壁明显增厚、变硬、严重者可致肠溃疡和
肠穿孔。镜下可见病变黏膜呈深浅不一的坏死改变,轻者仅及绒毛顶端,重者可累及黏膜全层。黏膜下层除有广泛出血外,亦可有严重的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肌层及浆膜层可有轻微出血。肠平滑肌可见肿胀、断裂、玻璃样变及坏死。血管壁则呈纤维素样坏死,也常可有血栓形成。肠壁肌神经丛细胞可有
营养不良性改变。除肠道病变外,尚可有肠系膜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肝脏脂肪变性、急性脾炎、
间质性肺炎、
肺水肿;别病例尚可伴有肾上腺灶性坏死。
临床表现
可分为以下五种:
见于疾病的早期有腹痛、水样便、低热,可伴恶心、呕吐。
出现高热、寒战、神志淡漠、嗜睡、谵语、休克等表现,常在发病1~5天内发生。
有明显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急性腹膜炎征象,受累肠壁坏死或穿孔,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液。
有腹胀、腹痛、呕吐频繁,排便排气停止,肠鸣音消失,出现鼓肠。
以血水样或暗红色血便为主,量可多达1~2升,有明显贫血和脱水。
检查
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突然腹痛、腹泻、便血及呕吐,伴中等度发热,或突然腹痛后出现
休克症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腹部X线平片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AHNE需与中毒性菌痢、
过敏性紫癜、急性Crohn病、绞窄性
肠梗阻、
肠套叠、
阿米巴肠病以及
肠息肉病等鉴别。
治疗
AHNE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失常、解除中毒症状、积极防治中毒性休克和其他并发症。必要时才予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后
AHNE的死亡率直接与
败血症、DIC、腹腔积液、极低体重儿有关,一般为20%~40%。手术治疗后出现
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并不多见。若获得良好近期治疗效果,则一般远期预后也较好,少有长期后遗症。
预防
在高发的夏秋季节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良好休息,适龄儿童要按国家计划免疫要求规律驱虫,劳逸结合。饮食方面注意以下方面:
1.避免进食未煮熟或变质的肉类,尤其在高发季节避免进食生肉。
2.避免大量进食破坏肠道内蛋白水解酶的食物,如甘薯类食物,尤其是在进食生的海鲜、可能未完全熟制的烤肉(如烤羊肉串等)时,避免同时大量食用此类食物。
3.均衡膳食,避免暴饮暴食。
并发症
可见肠系膜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肝脏脂肪变性、急性脾炎、间质性肺炎、肺水肿;个别尚可伴有肾上腺灶性坏死。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
肠穿孔等并发症。
1.肠梗阻
由于细菌、内毒素的作用,肠壁充血、水肿、失去弹性及蠕动,肠内容潴留,发生小肠梗阻症状。临床易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
细菌、内毒素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病症和血液动力学紊乱,约有1/4患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或伴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