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
汉语词语
意向性(英语:Intentionality)是一种心灵代表或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简单的说,很多心理活动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意向性就是此“关于”。最初,“意向性”一词来自经院哲学。十九世纪哲学家、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在他的《经验主义视角下的心理学》(德语:Psychologie vom Empirischen Standpunkte,英语:Psychology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一书中将其引入了当代哲学。布伦塔诺将其定义为“心理现象”(psychical phenomena)的特征之一,由此和“物理现象”区分开。他使用了诸如“同内容的联系性”,“对物体的指向”或“内在的客观性”等表达方式
概念
作为哲学概念的词“意向性”最初在经院哲学中出现,原指一种存在的状态——具有意向的状态。后曾一度在哲学词汇中完全消失,到公元1874年才由奥地利哲学家F·布伦坦诺重引进哲学,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提出
布伦坦诺在《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中提出唯心主义的“意向性”概念,认为可把心理现象定义为是通过意向把对象包含在自身中的现象。他提出意向性的两种涵义:1、意向活动的内在性,即意识的内容可包含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和2、意向活动与某种对象有关。胡塞尔接受后者,在著作《逻辑研究》中加以发挥,意向性问题成了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分析的重要主题。他提出意向活动有4个要素:1、意向活动的主体、2、活动的内容、3、意向活动的对象和4、用何手段来履行意向活动或在何方式下意向的对象是此活动的对象。但意向活动与它所涉及的东西是否存在无关,即描述某者意向活动的陈述的真实性不能引出推论与此意向活动有关的事物的存在。(二)现象学文艺理论术语,为德国现象学哲学家E·胡塞尔首先使用。胡塞尔认为,人的意识总是指向某个对象并以其为目标的,意识活动的这种指向性目的性即“意向性”。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本特征。外部世界被人的意识的意向性光芒照亮之前是一片黑暗、一片混沌、没有意义和没有秩序的,只是当意识的意向性投射于外部事物,当外部事物成为意识的对象时,它们才有了意义和秩序。胡塞尔试图用意向性将以往认识论中互相分裂的主客体统一起来。在他看来,人的意识不是对外界的被动记录和复制,而是主动地认识和构造着世界,它不仅通过意向性接受外界事物的性质,而是将这些性质组织成统一的意识对象。
波兰文艺理论家R·英加登将胡塞尔的论点运用于文学艺术,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纯粹的意向性行为。创作活动应理解为作家艺术家意识的意向性向外部世界投射和构建的过程,通过这种投射和构建,被作者的经验和想象改造并重新组织的世界才能显现出来。同样,审美活动也是鉴赏者意识的意向性投射和再构造活动,创作活动的结果——作品——作为纯意向性客体审美对象,必须经过鉴赏者将它具体化和现实化,它的艺术质量与价值才能显现出来。但这一过程同时又是观赏者的审美经验和创造力显现的过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4 18:54
目录
概述
概念
提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