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风格
古希腊罗马传统的一般风格的意义
意大利风格是古希腊罗马传统的一般风格的意义,它发展成为对人的尊严和对科学价值的觉醒。
简介
意大利风格是古希腊罗马传统一般风格的意义,它发展成为对人的尊严和对科学价值的觉醒。 由于达芬奇拉斐尔等著名艺术家的出现,意大利在欧洲大出风头。这一时期,意大利的设计开始强调“世俗性”。到了1500年的时候,意大利的住宅和宫殿让整个欧洲都为之羡慕。即使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每年定期在米兰举办的时装展、家具展、艺术展依然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
意大利不但拥有正宗的欧洲古典风格,同时也是现代设计最具活力的地方,意大利著名作家和艺术评论家乌贝托·艾科在谈到意大利设计时说:“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或许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
除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外,意大利文化的很大一部分是其实用性。八十年代上海还没有那么开放,单位有同事去欧洲考察,除了带几支圆珠笔送朋友外,只为自己买了双意大利皮鞋回来,虽然花去了他两个多月的工资, 但他觉得穿着舒服,一个字——值。后来我离开了单位,几年后碰到他还穿着那双皮鞋。意大利最富盛名的鞋王SalvatoreFerragam0就是坚信舒适与时尚是不相矛盾的,这也一直是这个品牌的设计核心概念。再漂亮的皮鞋如果不合脚那绝对不是意大利制造的。
哥特式建筑风格
哥特式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
起源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家具风格
意大利风格的家具有多种风格,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洛可可、罗马、拜占庭等;其后又有托斯卡纳威尼斯米兰等三种,这都是全球范围内最热门的几种风格,或受皇室喜爱,或闻达于名流贵族,如福溢家居FOOKYIK的”翡冷翠“与”维罗纳“两个系列。
意大利风格的家具,一般都拥有古典和现代两张迷人面孔,把艺术与功能结合得十分紧密,有时会做得比较简约,但从来不会缺乏时尚与高贵。
在挑选意大利风格家具时,这种对风格的感觉非常重要。银丝金箔的装饰镶嵌,桃花心木的装饰,直线条,圆柱、贝壳、莨苕叶、涡卷形、狮子等高浮雕装饰等,都是挑选时要注意的设计元素。当然,一切都要按照你喜欢的风格挑选。
尖肋拱顶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
扶壁(Buttress),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
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
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十字平面
十字平面 这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扩大了祭坛的面积。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束柱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是一种建筑的艺术形式,以基督教为背景。该建筑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点是屋顶的圆形。
历史背景
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史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建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由于贸易往来,使之融合了东方阿拉伯、伊斯兰的文化色彩,形成独自的拜占庭艺术
建筑特点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建筑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
在建筑及室内装饰上,最早的成就表现在基督教堂上,最初也是沿袭巴西利卡式的形制。但到5世纪时,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制,即集中式形制。这种形制的特点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作为中介连接。同时可以使成组的圆顶集合在一起,形成广阔而有变化的新型空间形象。与古罗马的拱顶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罗马式
历史背景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等。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罗曼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对罗马的拱券技术不断进行试验和发展,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拉丁十字。出于向圣像、圣物膜拜的需要,在东端增设若干小礼拜室,平面形式渐趋复杂。
建筑特征
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随着罗曼建筑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椎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后来创造出了哥特式建筑。罗曼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罗曼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等。
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书籍
版权信息
作者:王莹赵婷婷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3815356X/9787538153569
条形码:9787538153569
正文语种:中文
目录
前言
商店
餐厅
水疗
办公
家居
展示
设计师索引
序言
《意大利风格》将流行趋势、时尚风格和意大利室内装饰设计师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最近的20到30年间,意大利设计风潮正逐步改变,这种改变无处不在.意大利室内装饰风格更受其指引,趋向于华丽典雅的风格,反映着个性和品位。这些改变不仅是发展和进步,更是时代发展的最好折射。
意大利设计师们更是风潮的带领者,他们将设计看作为一种诠释,将生活和艺术同哲学方法相融合,并不遗忘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同时满足使用者的生活和应用的需要。因此这些空间气质鲜明又不乏混搭,也许混合着简约之风的斯堪的纳维亚精髓,亦可能捕捉到法国巴洛克式风格的超凡脱俗的宫殿气氛。
同时,在意大利仍然延续着浓郁的传统习惯和手工工艺。为了使设计顺应建筑的规范,色彩符合需求的品位和情调,设计师们将构造作为一种欲望,平铺作为必须的手段,雕刻造型则圆满实现了梦想。又因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对于新颖独特的探索追求也因此获得满足,这种量身定做的方案更要归功于许多艺术家的巧妙的技艺。此外,意大利设计的另一时尚亮点在对传统材料的使用,材质本身就是历经几个世纪的验证和使用。这其中也包括应用于家居装饰,美轮美奂的布艺饰品,这些处于布艺饰品生产和制造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的艺术品,适应了从室内装饰到墙面的点缀,以及窗帘布艺材料广泛应用的需求。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9 13:4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