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教堂(KölnerDom,全名“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HoheDomkircheSt.PeterundMaria),有最接近上帝的地方之美誉。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威廉一世宣告完工,教堂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38米,就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是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的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
历史沿革
教堂前身
科隆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基督教时代。公元313年,圣马特努斯是科隆第一位被提及的主教。在概率的范围内——即使根据今天的研究状况无法证明——罗马城的圣公会教堂在他那个时代已经矗立在今天的大教堂区域。当时,该地区位于城市的东北部,紧邻城墙和北门。它的主要特点是住宅开发。也许第一座教堂位于罗马住宅内,正如其他罗马城市所记录的那样。
6世纪
墨洛温王朝教堂建筑群与洗礼堂
考古学证明,最迟在6世纪,在今天的大教堂遗址上有一座大型教堂建筑群。在大教堂唱诗班的东边,莱茵兰最古老的基督教见证之一从这一时期开始保存下来:中世纪早期洗礼堂的洗礼池。它属于一个拥有几座神圣建筑的教堂家族,其中进一步的发现,如墨洛温王朝的王子陵墓、安博建筑群和砖砌牧师长凳的遗迹,可以在大教堂合唱团下被发现。
经过几次重建,一座巨大的加洛林教堂,即所谓的旧大教堂,建于800年左右的早期教堂建筑群的遗址上。这座教堂于873年奉献,最初有三个中殿,在10世纪或11世纪由两个侧过道延伸。与今天的大教堂相比,旧大教堂有两个带后殿的合唱团。西合唱团献给大教堂赞助人圣彼得,东合唱团献给上帝之母玛丽。大教堂前的西边是一个宽敞的中庭。在东部,大教堂通过第二个中庭与圣玛丽亚·阿德·格拉杜斯大学教堂相连,该教堂始建于11世纪中叶,于1817年拆除。
1164
三王遗骨的转移
1164年,当大主教雷纳德·冯·达塞尔(RainaldvonDassel)将三王的遗骨从米兰转移到科隆时,旧大教堂仍然存在。他从皇帝腓特烈一世(称为巴巴罗萨)那里收到了它,以感谢他在意大利战役期间提供的服务。两年前,皇帝在大主教的参与下,大主教也是德国最有权势的帝国王子之一和意大利大臣,占领了反抗皇帝的米兰市,并在此过程中夺走了圣人的骨头。
大主教娴熟地知道如何使这些在米兰几乎不为人知的遗物在短时间内为基督教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所熟知。通过他们的拥有,科隆大教堂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这些遗物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德国君主制而言。例如,在亚琛加冕后,德国统治者通常会在科隆停留,以崇拜圣经中魔术师的骨头——根据中世纪的信仰,他们是第一位基督教国王。在1180年代和1230年代之间,三王神殿是在凡尔登的金匠尼古拉斯的大力参与下为珍贵的文物而建造的,这是欧洲中世纪盛期最大的金匠作品,至今仍幸存下来。
一期建设
1248
年,哥特式大教堂奠基
1248年8月15日,大主教康拉德·冯·霍赫斯塔登(KonradvonHochstaden)为今天的高哥特式大教堂奠基。新大教堂的建筑紧密基于最现代的法国建筑,尤其是亚眠大教堂或巴黎的圣礼拜堂。关于科隆的第一位大教堂建造者,人们只知道他的名字:格哈德大师。就规模而言,新的教堂建筑甚至超过了早期的法国大教堂,因此接近了当时技术上的极限。建筑工作始于大教堂合唱团的建设。当旧大教堂的东部在大火的帮助下被拆除时,火焰失控了,旧建筑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也被烧毁了。在最后一刻,至少三王神殿和下层十字架可以从已经烟雾缭绕的大教堂中拯救出来。虽然新合唱团的基础在东部奠定,但旧大教堂的西部被暂时修复,以便能够在那里举行日常服务和礼拜仪式,直到合唱团完工。
1277
圣器收藏室的奉献
1277年9月26日,居住在科隆的多米尼加学者和主教阿尔贝图斯·马格努斯(AlbertusMagnus)为纪念圣.坎特伯雷的托马斯、抹大拉的马利亚和格雷戈里。早在1265年,带有合唱团教堂的合唱团门诊可能是第一个完成的组成部分。虽然内部合唱团仍然有很多建筑活动,但此时教堂已经配备齐全,并在他们的祭坛上进行了弥撒。在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圣伊姆加迪斯和科隆一些重要大主教的骨头从旧大教堂转移到新的唱诗班教堂并嵌入新的坟墓中。
1322年,新大教堂合唱团的
奉献
大约在1320年,内部合唱团终于完工。它于1322年被奉献,三王的神殿在庄严的游行中被转移到献给上帝之母的轴心教堂。除了几次中断外,它一直站在这里,直到1864年。高级合唱团的家具,尽管个人遭受了痛苦的损失,但仍保留了重要部分,其保存状态和艺术质量是独一无二的。在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在洛林和巴黎等地接受过培训的工作室创造了华丽的框架、宫廷优雅的基督、玛丽和十二使徒的合唱团柱子人物,以及由黑色石灰石制成的高坛及其由卡拉拉大理石制成的小雕像,合唱团摊位以其极其丰富、富有想象力的雕刻和合唱团屏障画。在合唱团的天窗和合唱团教堂中,中世纪彩色玻璃窗的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大教堂奉献后不久,可能在南耳堂和南侧过道区域继续进行建设。在西部,合唱团被一堵临时墙与耳堂和中殿区域隔开了几个世纪,这些区域在中世纪仍未完工。
1360
南塔基金会
在南塔上部地基区域发现的一枚硬币证明,大约在1360年,大教堂南塔的地基工程已接近完成,塔楼底层的建设可能在不久之后开始。当时的大教堂建造者是萨沃伊的迈克尔。圣彼得大教堂的门户是在他任职期间建造的,是中世纪唯一完工的大教堂门户。由海因里希·帕勒(HeinrichParler)圈子的雕塑家执行的拱门(拱门揭示)的雕塑装饰可追溯到1370/80年左右。
1448/49 Pretiosa和Speziosa
的钟铸件
1448年和1449年,科隆大教堂最大的两口钟,可追溯到中世纪并保存至今,在现场铸造,Pretiosa和Speziosa。在大教堂中殿下方的考古发掘中可以参观铸钟坑。铸造后不久,钟声就挂在大教堂的一楼。此时,南塔一定已经达到了56.14米的高度,直到19世纪大教堂完工。在塔桩上方矗立着大教堂的中世纪建筑起重机,在1868年被拆除之前,它实际上是科隆市的地标。
1520
年后停止建筑工作
在南塔的建筑工作停止后,15世纪下半叶,北耳堂,北侧过道和北塔地区的建筑工作仍在继续。1520年左右,当建筑工作最终中断了300多年时,大教堂在这些地区就像一个巨大的废墟。中殿和耳堂由底部开放的临时屋顶封闭,在大多数地区,这些屋顶的高度为柱头上方15米。只有北侧过道的西部区域已经拱形。虽然南塔的高度超过56米,已经达到了目前高度的三分之一,但北塔的外墙大多只有5米高。只有塔的东墙,同时关闭了北侧的过道,已经达到了超过20m的高度。
1794
年法国革命军队占领莱茵兰
科隆大教堂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始于17961794.In法国大革命军队占领莱茵兰,大教堂因礼拜而关闭,并用作杂志和战俘营等。内部合唱团屋顶上的部分铅覆盖物以及个别青铜雕塑已经被熔化以提取材料,木纹章在反教权节日中被公开焚烧。1797/98年冬天,中殿的木制家具被战俘用作柴火。1803年,大教堂可以再次用作教区教堂,但由于多年的疏忽,该建筑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1821年科隆大主教管区的重建,大教堂再次成为圣公会教堂。
二期建设
1823
年重建大教堂作坊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衰落时期也带来了对中世纪艺术和建筑的重新发现。从19世纪初开始,这位年轻商人的儿子苏尔皮兹·布瓦塞雷(SulpizBoissrée)对科隆大教堂充满热情,并在他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知识伟人中成功地为科隆大教堂的完工而奋斗。在他之后,约瑟夫·戈雷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约瑟夫·冯·艾兴多夫和建筑师乔治·穆勒和卡尔·弗里德里希·辛克尔等人都致力于恢复大教堂的建设,并在300多年的建筑中断后完成大教堂。从1823年起,在大教堂建筑经理弗里德里希·阿道夫·阿勒特(FriedrichAdolfAhlert,1823-1833年)的领导下,在科隆建造了一个新的大教堂建筑车间。在阿勒特和他的继任者恩斯特·弗里德里希·卓纳(ErnstFriedrichZwirner,1833-1861年)的指导下,大教堂建造工间最初负责对现有建筑进行全面修复,直到1842年。这首先包括合唱团屋顶的更新和东部耳堂墙壁的修复以及大教堂合唱团的修复,其中大部分扶壁都得到了更新。
1842年奠基,大教堂竣工
1842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大教堂的完工奠定了基石。对他来说,这座建筑主要是德国国家纪念碑,其完工应该是所有德国人的关注点,无论他们的教派和国籍如何。大教堂建筑大师恩斯特·弗里德里希·卓纳(ErnstFriedrichZwirner)和理查德·沃伊特尔(RichardVoigtel)的建筑工作最初集中在中殿和耳堂的完工上。大教堂的建设并非由国王单独资助。早在1842年,也就是奠基的那一年,科隆市民就成立了中央大教堂建筑协会,最终筹集了大教堂完工所需资金的60%。该协会今天仍然存在,并且仍然为科隆大教堂建筑工车间的相当一部分工作提供资金,以保护科隆的地标。
1848年大教堂内部奉献
在为大教堂竣工奠基仅六年后,中殿和耳堂的所有侧过道都被拱形,中央中殿被抬高到三角形上方。在三角形上方,安装了一个在底部打开的屋顶桁架,因此尽管上面正在进行工作,但可以使用中殿和耳堂的区域。8月15日,大教堂内部作为大教堂建筑节的一部分被奉献,该节日为期数天,以纪念奠基600周年。
1860铁屋顶桁架和交叉塔
1860年,大教堂的屋顶桁架和交叉塔竖立在中殿和耳堂的全高架中殿墙上。此时,拱顶和扶壁仍然不见了。大教堂完工的众多推动者强烈抵制,他们恳求木制屋顶桁架,因为它们也存在于中世纪完成的大教堂区域,大教堂建筑大师恩斯特·弗里德里希·卓纳(ErnstFriedrichZwirner)在1860年至1861年间将屋顶和塔楼建造为铁结构。作为这种现代设计的论据,他引用了节省成本、减轻重量和降低火力负荷的原因。
1863年大教堂内部竣工
1863年,除了塔楼之间的区域外,中殿和耳堂已经完工。几个世纪以来,将已完成的合唱团与未完工的区域隔开的临时隔墙现在可以拆除,并且第一次可以体验大教堂的几乎整个内部。
1880年大教堂竣工
在中殿和耳堂完工后,塔楼终于在1860年代中期完工。大教堂车间当时雇用了500多人,依靠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例如在铁轨上驶过建筑工地的绞车或使用蒸汽机。当大教堂最终于1880年完工时,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两座塔楼高157米以上-尽管在建造时,600年前(大约1280/90年)已经制定的中世纪立面计划被严格遵守。
三期建设
1906开始维护工作
当科隆大教堂于1880年正式完工时,这绝不意味着所有工作的结束。建筑的改进,脚手架的拆除,最重要的是,设备的完成拖延了整整20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AugustEssenwein和FritzGeiges的设计,在合唱团中安装了巨大的马赛克地板。在1902年去世前不久,大教堂建筑大师理查德·沃伊特尔(RichardVoigtel,1861-1902)宣布大教堂的建设终于完成。仅仅四年后,这种解释就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的估计。在1906年5月20日的主弥撒之后,主门户上方的天使雕像的翅膀倒塌了。多亏了一把雨伞减缓了坠落速度,才没有人受伤。建筑大师伯恩哈德·赫特尔(BernhardHertel,1903-1927)随后开始对大教堂进行修复工作。最重要的是,在他的指导和他的继任者汉斯·古尔登普芬尼格(1928-1944)的领导下,到1930年代末,几乎整个合唱团的扶壁都得到了更新。
1945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大教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隆大教堂遭受了14次重型炸药和70多枚燃烧弹的严重破坏,以及炮击和飞行材料:中殿和耳堂中殿的大部分拱顶已经倒塌,19世纪的管风琴和大部分窗户被摧毁,整个建筑中出现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爆炸。对大教堂特别具有威胁的是其中一根塔柱上的炸弹,该塔柱在战争期间用砖块临时修复。幸运的是,大教堂的中世纪窗户和许多重要设备被及时拆除,其中一些被存放在北塔下的一个单独的艺术掩体中,或者存放在科隆以外的偏远地区。固定的艺术品在现场用沙袋和覆层保护,因此大教堂中的中世纪艺术品没有重大损失。
在最大的努力下,大教堂建造者工作室在1948年奠基700周年之际成功地恢复了合唱团和耳堂,并在1956年被Katholikentag摧毁了特别严重的中殿。该建筑物仍有许多轻微的战争损坏。然而,今天,科隆大教堂研讨会的主要重点是修复因风化和环境影响而受到严重破坏的石雕,以及珍贵的历史窗户的保存和保护。
建筑格局
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是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
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会于
圣坛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为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自1864年科隆发行彩票筹集资金至1880年落成,它不断被加高加宽,而且建筑物全由磨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建筑而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
石材。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南塔高157.31米,北塔高157.38米,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尖塔(仅次于
乌尔姆大教堂),教堂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双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见图)。
科隆大教堂内分为5个礼拜堂(有资料说是10座),中央大
礼拜堂精粹美丽风光和整个科隆市容。
夜色中的科隆大教堂最为壮观:在灯光的辉映下,教堂显得荧光闪烁,灿烂夺目,美不胜收。装在四周各建筑物上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一道道青蓝色的
冷光,照在宏伟的建筑上,蓝莹莹的璀璨晶亮,仿佛嵌上了蓝色的宝石,染上了绮丽的神秘色彩。教堂中央的双尖顶直剌云霄,一连串的尖拱窗驮着陡峭的屋顶,整座教堂显得清奇冷峻,充满力量。
科隆大教堂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并且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专家学者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
教堂石刻浮雕
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出
圣母玛丽亚和
耶稣的故事。科隆大教堂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张当时大教堂的
设计图纸,仍保存第一位建筑师哈德设计教堂时用的羊皮图纸,为研究13世纪建筑和装饰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还有从东方去朝拜初生耶稣的“东方三圣王”的尸骨,被放在一个很大的金雕匣里,安放在圣坛上。这里还有最古的巨型圣经、比真人还大的耶稣受难十字架以及教堂内外无数的精美石雕。一些
珍贵文物现保存在—个金神龛内,此金神龛被认为是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之一。在教堂祭坛摆放有中世纪黄金匣,由黄金和宝石组成。教堂内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
十字架上的基督》,成为
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
唱诗班回廊,还保存着15世纪早期
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1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
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这些都是教堂的古老珍藏,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教堂地基,发现了历次修建时基础工程的不同做法,十分珍贵。
阴阳脸与环保
科隆大教堂由两座孪生的连体高塔组成,整个教堂是灰褐色的,左塔(北塔)有半截呈银白色,在夕阳的照耀下,一个鲜亮白净,一个灰头土脸,显得泾渭分明。原来,科隆是欧洲最重要的
工业基地,也是德国最大的
褐煤生产基地。
泛酸的空气侵蚀着教堂的每一块石头,大教堂建成仅160多年,由于长期受到
工业废气和
酸雨的污染、腐蚀,双塔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成了黑褐色。当地文物部门为恢复教堂原来的建筑风貌,用莱茵河的水给157米高的双塔“洗澡”。尽管不能恢复原来的光亮、明丽,但毕竟比原来清新了许多。后来市议会知道了,决定保留双塔被污染了的黑褐色,以引起世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增强人们的
环保意识。大教堂的“阴阳脸”,促使科隆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
政策措施,消除和减少污染,保护好世界
历史文化遗产和
历史文化名城。如:加强对
环境保护的立法;严禁
尾气污染严重的车辆进入市区;搬迁市内污染严重的企业;正式成立“
环境保护区”
特别超前的是,在上世纪中叶,他们就提出了“减少
碳排放、
节约能源、提倡绿色生活”的口号,成为“倡导低碳、防止
气候变暖”的践行者。
建筑特色
哥特式的建筑立面,典型构图是山墙被两个中塔和中厅垂直化为三部分,山墙上的栏杆,门洞上的雕像带把三部分连为整体,三座多层线脚的“透视门”之上的中央是巨大的“玫瑰床”。外部的扶墙,塔,墙面等都是垂直向上的划分,全部的细节与顶部皆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向天空上腾身的升腾感。
教堂中三个尖卷型的门,中间的大一点,两边的则小一点。墙体很厚,门洞很深,周边做了线脚,一层层的由外向内的凹陷进去,每一层的线脚都拥有饱满的雕刻占据,其中有圣像,也有故事,密密麻麻的天使在尖卷顶上飞翔。
中央的大门上方是一个直径十几米的大圆窗子,由窗心开始,一层层的向外翻卷着花瓣,被形象的称为“玫瑰花窗”。
它的中庭一般不宽敞但是十分的长,两侧的支撑柱间距并不是很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的动势,中厅的高度同样很高,两侧的柱子柱头弱化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型卷在拱顶相交互,如同在地上伸张起来的枝干,拥有十分强烈的升腾感。
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1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严。据说,画面如此漂亮,却只有用4种颜色,而且十分的讲究:金色——代表人类共有一个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红色——代表爱;蓝色——代表信仰:绿色——代表希望和未来。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成为了大教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文物遗存
科隆大教堂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张当时大教堂的设计图纸。如,第一位建筑师哈德设计教堂时用的羊皮图纸,这些珍贵的图纸为研究13世纪建筑和装饰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还有从东方去朝拜初生耶稣的“东方三圣王”的尸骨,被放在一个很大的金雕匣里,安放在圣坛上。这里还有最古老的巨型《圣经》、比真人还大的耶稣受难十字架以及教堂内外无数的精美石雕。一些珍贵文物现保存在一个金神龛内,此金神龛被认为是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之一。在教堂祭坛上还摆放有中世纪黄金匣,由黄金和宝石组成。教堂内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唱诗班回廊,保存着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1440年为教堂所画的壁画和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这些都是教堂的古老珍藏,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教堂地基,发现了历次修建时基础工程的不同做法,十分珍贵。
圣骨箱大约于1180年开始制作,费时50年才完工。它侧面的上下两层分别雕刻着使徒和《1日约》里的诸王、先知、天使。圣骨箱两端的浮雕则分别表现耶稣钉十字架和东方三王朝拜圣婴、受洗、审判者基督。制作圣骨箱所用的纯金和珠宝,都是
奥托四世皇帝率十字军东征时从
拜占廷掠夺来的。作为圣骨箱的资助者,奥托四世心安理得地让自己的形象在浮雕中与东方三王相伴,站在三王的左侧。圣骨箱多次受损或被盗,1973年经过精心修复才恢复了它昔日的面貌。
歌坛入口处的“格罗十字架”大约制作于公元971年,是
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最古老的表现耶稣受难的木雕作品。“格罗”这个名称来自10世纪一位大主教的名字。格罗大主教在
君士坦丁堡见到了这样的一个十字架,便委托匠人为大教堂制作一个相同的。在大教堂的珍宝库里存放着好几个世纪以来的黄金、宝石、象牙制品、礼拜仪式袍服以及一些重要文件。这些价值连城的物品显示了天主教教堂惊人的财富。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水管
“当科隆大教堂开始建造时,他们也想建造一条水管。于是,建筑师自以为是地说:“大大教堂将比小自来水厂更早完工!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泉水从哪里涌来,而且他知道了这个秘密,除了他的妻子之外,没有人知道,同时他用生命和肢体命令她好好保存它。大教堂的建设开始并进展顺利,但渡槽无法启动,因为大师徒劳地寻找春天。当他的妻子看到他为此感到悲伤时,她答应他帮忙,去找另一位建筑师的妻子,最后用狡猾的手段哄骗她走出秘密,根据这个秘密,泉水就在大教堂的塔楼下涌出;是的,前者自己标记了覆盖她的石头。现在她的丈夫得到了帮助;第二天,他走到石头前,敲了敲石头,水立刻涌了出来。当建筑师看到他的秘密被出卖,并被他骄傲的承诺所羞辱时,因为渡槽无疑是在短时间内建成的,他愤怒地诅咒这座建筑永远不会完工,然后悲伤地死去。如果一个人想继续建造,那么一天聚集在一起并建立起来的东西在第二天早上就坍塌了,无论它插入和粘得更牢固,从现在开始没有增加一块石头。
DeutscheSagen,编辑。vondenBrüdernGrimm,柏林1816年,第204期,第280-281页。
“其他人讲述不同的故事。魔鬼嫉妒建筑师格哈德先生发明并开始的骄傲而神圣的工作。为了不空手而归,甚至为了阻止大教堂的完工,他与格哈德先生打赌:他宁愿在格哈德先生完成建造时,从特里尔到科隆,一直到大教堂;但如果他赢了,Mesiter的灵魂一定属于他。格哈德先生没有迟到,但魔鬼可以像地狱一样快速地工作。有一天,主人爬上了塔楼,塔楼已经和今天一样高了,他从上面看到的第一件事是鸭子从魔鬼带来的小溪里飞来,叽叽喳喳地叫着。主人大发雷霆地说:“魔鬼,你确实赢了我,但你不能让我活着!”说着,他一头扎进了塔楼,魔鬼以狗的形子迅速地追了上来,因为当他们被凿成石头时,在塔上仍然可以看到。此外,如果一个人躺下,耳朵贴在地上,今天仍然可以听到小溪的声音,因为它从大教堂下面流走。最后,还有第三个传说,让魔鬼与主人的妻子一起漂流,他大概和第一个传说一样,发现了她丈夫的建筑秘密。
DeutscheSagen,编辑。vondenBrüdernGrimm,柏林,1816年,第204期,第281-282页。
魔鬼之石
“以前,三王的房子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但现在它被拿走了,在1434年,一场巨大而可怕的暴风雨从教堂的拱顶上扔了下来,如果谨慎没有看守它,整个圣三一的小房子。三位国王相依为命。然后是今年的10月7日。如此狂风暴雨席卷欧洲,前所未见。莱茵河上没有一艘船可以留下来并得救。用铁夹固定的大门和塔楼的柱子被暴风雨抛到堆上;圣三一修道院。他撕下了赫里贝尔图斯的铅塔,把它埋在莱茵河的汹涌波涛中。在圣吉里昂,蜡烛拱门倒塌并杀死了圣吉里昂教务长格哈德·冯·曼德沙伊德牧师。因此,在这种暴风雨的天气中,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从铁带上被扯下来,从拱顶上掉下来,在那里可以读到以下经文:AnnoMillenoC.quarterquartoquetrigeno//Nonasoctobrisventusdenocteflatingens//Grandempertectumlapidemtestudinepellens.
即:在一千四百三十四年,第七十月。一阵猛烈的暴风雨在夜中肆虐,将一块巨大的石头从穹顶上扔了下来。
普通人认为,魔鬼在这场风暴中扔下石头是为了摧毁三王的荣誉,上帝允许他这样做;但是石头在落下时偏离了直线。人们一定不会对人们相信这样的事情感到惊讶,因为在这么多的金字塔中,没有一块石头在这么多世纪里升起。三位国王。
AegidiusGelenius之后的德语翻译:马克西米利安·威廉·沙伦巴赫(MaximilianWilhelmSchallenbach):HistorischeBeschreibungderweltberümtenstadtköllnischenHohenErzdomkirche...,科隆1771年,第60-62页。
阿尔贝图斯·马格努斯(AlbertusMagnus)和大教堂建筑
“如果我们相信流行的传说,这个强大的计划(所谓的F计划)的起源与其说是我们阿尔贝图斯的深刻冥想,不如说是圣母的直接指示。一天晚上,阿尔贝图斯坐在他的牢房里,全神贯注于投影中的建筑,陷入了沉思。他热切地祈求启蒙,以完成他为上帝的荣耀所做的工作。它像闪电一样,突然在他眼前闪过。他吓了一跳,抬起头来,看到自己被一束柔和的光芒包围着,这让他能够准确地看到所有的物体。
然后,四个穿着白色长袍的人走进了他的牢房。他们的头上闪耀着金色的王冠,在灿烂的光芒中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第一个,一个严肃的老人,胸前留着浓密的白胡子,右手拿着指南针;第二个,外表稍微年轻一些,拿着正方形的尺寸,第三个,一个活泼的男人,他的下巴被深色卷曲的胡须遮住了,拿着天平,第四个,一个盛开的年轻人,他的头上装饰着浓郁的金色卷发,拿着天平。
因此,这些迹象表明他们是自由神圣建筑的主人。他们严肃而庄严地走着;在他们身后跟着希梅尔舍讷的圣母,她的右手拿着一根装饰着闪闪发光的花朵的百合花茎。四位大师按照圣母玛利亚的指示,开始以最大的勤奋来设计一座雄伟的教堂建筑的计划。在明亮的线条中,立面发展成一个崇高的整体,就像阿尔贝图斯从未怀疑过任何建筑物一样。魔法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这时,整个裂缝在明亮的星光下仿佛形成了一个壮丽的整体,突然间,整个可爱的外表从他欣喜的眼睛中消失了。但是,正如四位加冕大师根据圣母玛利亚所设计的那样,整个奇迹般的建筑的画面仍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现在他可以提出一个计划,在各个方面都必须满足大主教的崇高愿望。
(L[eonard]E[nnen]:阿尔贝图斯·马格努斯。EinLebensbildausdemMittelalter,KatholischerVolkskalender)
纪念邮票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成为科隆城的象征,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而这一版面值均为5芬尼的邮票印刷于1948年,就是专门为科隆大教堂设计的。但是后来政府认为科隆大教堂被印刷成黄色是错误的,因此宣布这版
邮票销毁。但是由于一些原因,邮票阴差阳错地保留了下来,如今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文物价值
哥特式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历经几个阶段的修建,直到1880才建成。在修建科隆大教堂的七个世纪中,一代代建筑师们秉承着相同的信念,做到了绝对忠实于最初的
设计方案。除了其自身的重要价值和教堂内的艺术珍品以外,科隆大教堂还表现了欧洲基督教经久不衰的力量。
大教堂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
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
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
圣经人物的
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
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
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以法国
兰斯主教堂和
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考古发掘表明,在科隆大教堂高高耸立的地方,曾存在过一座罗马的神殿,围绕它的是富裕商人的豪宅。
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筑和
艺术价值外,还在于它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
传说舒曼进入这个大教堂即震摄于其气势,而萌发了写作〝莱茵交响曲〞的意念。它本身既是一个传奇,也是
艺术史上非常出众的题材;爬上509级的阶梯登上教堂的钟塔,在那里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钟,并饱览
莱茵河的水色与
科隆瑰丽的市容。同时,自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造成科隆许多大楼地上的建筑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之多的特殊现象。从
建筑规模和
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1942年,英美联合空军轰炸德国。由于德国天主教透过
罗马教廷提出要求,这座
古教堂才免遭轰炸。科隆大教堂虽然没有被毁掉,但也中了盟军十多枚炸弹。
战争结束后,
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科隆人对于两位“康拉德”——1248年的主教和1948年的总理的贡献推崇备至,而后者除了使科隆大教堂重现辉煌之外,还一手缔造了
新德国。为保持大教堂的建筑特色,并对内部艺术陈设进行文物保护和管理。1999年起,大教堂修葺提出1720万马克预算。由于宗教界、个人及政府财政援助,作为信仰象征和
新欧洲中部
文化传统统一见证的科隆大教堂必将被更好的保存下来。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德国科隆(Cologne)市如今,是莱茵区最大的国际商业中心,经常举行各类
国际博览会。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这座位于
莱茵河中游的历史古城,可感受到浓烈的宗教气氛。
保护措施
1996年根据
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v),科隆大教堂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科隆大教堂是人类创造性天才的杰出作品。
遴选依据标准(ii):建造超过六个世纪的科隆大教堂标志着大教堂建筑的顶峰。
遴选依据标准(iv):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和现代欧洲
基督教信仰的力量和坚持的有力证据。
旅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