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愚,汉语一级字,读作(yú),注音为ㄩˊ,部首为心,其本意为愚蠢,愚昧。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麌俱切《集韵》《韵会》元俱切《正韵》牛俱切,𠀤音虞。戇也,闇也,蒙也,昧也,蠢也,钝也,愗也,滞也,固也,蔽也,冥也。一曰愚之言寓也,无所为,若寄寓然。《荀子·修身篇》非是是非之谓愚。
又《山海经天愚,神名。居苦山东堵山
又姓。
叶鱼侯切,音吽。《华窍自责文》圣恩雨注,哀弃其尤。猥命草对,润被下愚。 从心从禺。禺,猴属,兽之愚者。
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愚
戇也。从心从禺。禺,猴属,兽之愚者。麌俱切
说文解字注
(愚)戇也。愚者、智之反也。从心禺。会意。愚亦声。麌俱切。古音在四部。禺、母猴属。母字旧夺。今补。许书夒下、为下、玃下皆曰母猴。卽沐猴、弥猴一语之转。而甶部禺下曰母猴属。此卽用彼语。浅人删母。非也。兽之愚者。巳上八字说从禺之意。
参考资料
说文解字.汉典.
.千篇国学.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5 11:55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