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普护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慈云普护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九洲景区正北,紧靠后湖北岸,是一处寺庙园林
文物景观
慈云普护位于九洲景区正北,是一处寺庙园林,占地 10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 。该景建于康熙年后叶,景名“涧阁”。雍正继位后,圆明园升格为御园时,风水先生说,正南建立宫门,取向明出治之意;正殿居中央,以建皇极八方拱向。本景地处中轴线正北,“立自鸣钟楼,楼高三丈,以应一白水星”。
慈云普护,该处寺庙建筑充分体现了雍正崇教的复杂性。雍正在作为亲王时崇信佛教,经常在亲王府和当时的亲王花园——圆明园内请一些知名法师讲经说法,即便给康熙献寿礼都是献的手抄佛经。在其即位之后,对道教情有独钟,在圆明园听道士讲经修炼,并在秀清村练丹吃药以求长生。慈云普护欢喜佛场殿内供奉的是藏教密宗欢喜佛,以求多子多孙。在其正殿慈云普护供观音菩萨,亦是求子,只是所求对象不同。龙王殿内供龙王,为的是风调雨顺。自鸣钟楼大自鸣钟为其早起理政提醒时间。所以该景建筑虽少,但实用功能却很强。
欢喜佛场前“藤花垂架,鼠姑当风”,(鼠姑:牡丹的别名)南部有垂柳,建筑间有山桃、文杏点缀。
文物现状
慈云普护遗址北部已清理出当年自鸣钟楼的遗迹。自鸣钟楼是一项包含着我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建筑,据记载,钟楼鸣响通过刻漏钟表来完成。所谓刻漏钟表是一组高低排列的铜壶,壶底穿孔,壶中竖立了一个有刻度的浮标,随着水的露出而显露度数,用以计时,以这种钟表再带动机械装置即可报时。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慈云普护》调寄菩萨蛮
乾隆九年,1744年)
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鼠姑当风,有楼三层,刻漏钟表在焉。殿供观音大士。其傍为道士庐,宛然天台石桥幽致。渡桥即为上下天光
偎红倚绿帘栊好,莺声浏栗南塘晓。
高阁漏丁丁,春风多少情。
幽人醒午梦,树底浓阴重。
蒲上便和南,摐摐声色参。
注释:
浏栗: 亦作浏溧。是形容清凉。
参考资料
慈云普护.中国知网.
九州景区-慈云普护.圆明园遗址公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2:17
目录
概述
文物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