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协社
中国业余话剧团体
中国业余话剧团体。1921年冬成立于上海。前身为中华职业学校附属学生剧团和少年化装宣讲团。协社以实践民众戏剧社主张的“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创建现实主义的现代话剧。协社成员来自学校、 报社、 银行等各行各业,主要负责人为应云卫谷剑尘,成员有陈宪谟孟君谋钱剑秋、王毓清、王毓静等。稍后,汪优游欧阳予倩、洪深、顾仲□等也相继加入。
简介
为实践戏剧协社的宗旨,应云卫、谷剑尘根据民众戏剧社提出的摒弃幕表、采用剧本的办法,于1923年5月举行首次公演,先后演出由谷剑尘领导排演的《孤军》(谷剑尘编剧)和《英雄与美人》(陈大悲编剧)。在艺术处理上仍留有较浓厚的文明戏色彩。
1923年
1923年秋,洪深由欧阳予倩、汪优游介绍加入戏剧协社,继谷剑尘后任排演主任。他要求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体制,为实现表演艺术的完美,肃清文明戏的不良影响,决心革除男扮女角的陈规,提倡男女合演。为此,洪深同时排演了《终身大事》和《泼妇》两剧,前者由钱剑秋、王毓清等男女演员合演,表演自然真切,受到观众欢迎。后者由应云卫、谷剑尘、陈宪谟等男扮女角演出,因演员表演时忸怩夸张,受到观众的嘲笑。通过这次演出,洪深成功地开创了中国话剧男女合演的新风。洪深在排演过程中,还加强对演员和舞台美术人员的培训,增进他们对剧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从而在协社内部逐步清除了残留的文明戏类型化表演以及演出中的种种陋习,提高了演出水平,为现实主义话剧的创建作出了贡献。
1924年
1924年4月,戏剧协社公演了洪深根据英国作家O.王尔德剧本改译并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洪深在剧中兼演主角刘伯英)。此剧揭露了上流社会的伪善,情节曲折生动,台词幽默诙谐。洪深在改编时既注意保留原作精神,又力求使它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要求,赋予它以浓郁的中国气息和上海乡土风味。在表导演处理上,要求演员认真细致地表现人物,并严格按照导演指示的舞台调度行动,不允许随意夸张。在舞台装置、化装、服装及道具制作诸方面也都有所创新。此剧演出的成功,标志着作为戏剧艺术的基础──剧本受到了重视,导演制度初步建立,演员开始掌握创造角色的途径和方法,舞台美术工作也被提到应有的地位,完整的现实主义舞台艺术的模式开始形成。
以后,戏剧协社还陆续演出过一些欧洲名剧,如《傀儡家庭》(欧阳予倩改译)、《黑蝙蝠》和《第二梦》(均由洪深改译)等。这些演出,推动了学校戏剧活动,扩大了现实主义戏剧在学校中的影响。
1927年
1927年后,洪深与其他一些演员相继离社。协社虽于1929年和1930年间演出了《血花》(根据萨都的《祖国》改译)和《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但终因内部产生矛盾,组织逐渐涣散,外加经济拮据,陷于停顿状态。
1933年
1933年“九·一八”两周年纪念之际,在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协社由应云卫主持,演出了描写英国军舰在四川省开炮肇事制造万县惨案、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苏联剧本《怒吼吧,中国!》,由黄子布(即夏衍)、孙师毅、沈西苓、席耐芳(即郑伯奇)、顾仲□、严工上等集体导演,应云卫任执行导演,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发动进步戏剧工作者、业余戏剧爱好者协助演出。导演选用《国际歌》作为全剧的主题曲,气势磅礴,充满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战斗激情,获得极大成功。这次演出,是当年文艺界一件大事,影响遍及全国。因此,协社为国民党反动派及租界当局所注意。不久,戏剧协社停止活动、宣告解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30 02:59
目录
概述
简介
1923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