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蟹
经养殖后可以上市的蟹
成蟹,经养殖后可以上市的蟹。
成蟹稻田养殖
稻田养蟹: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惠互利。实践说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如下:
稻田养蟹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保水力强,无污染和较规则的田块为好。每块稻田面积一般以2000-2500平方米为宜。
养蟹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固夯实,沿稻田四周的田埂要结实、宽大,一般埂面宽应在1-1.5米,高在50-60厘米左右。稻田四周要开挖环沟,以离开田埂1.5米左右为宜,以防河蟹
蟹苗种放养及管理,放苗前对蟹沟应暂养鱼试水,检验蟹沟水药性是否正消失。稻田培育成蟹一般在2-4月份,水温为5℃-10℃,选择一个晴天放养稻田养蟹,一般以放养每千克为60-150只的蟹种为宜。放养密度根据稻田情况灵活掌握,按总面积计,以666.66平方米放2.5-5千克为宜。同一块田应放养同一规格的品种,稻田培育幼蟹以每667平方米放250克左右大眼幼体为宜,稻田养蟹的饲养管理可参照池塘养蟹管理方法。养蟹的稻田一般养蟹期只施1-2次追肥,每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5千克左右,注意不要施碳铵和农药,但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用药时改药液喷洒为喷雾,改高浓度喷雾为低浓度喷雾,以减少对河蟹的危害。
要做好防逃工作。河蟹很善于攀爬逃跑,可通过选择或模拟适合河蟹生活的生态条件,投入足够的适口饵料,加强水质管理,使河蟹安下家来,但也不能忽视防逃设施的建设,防逃设施种类很多,主要有塑料薄膜,玻璃钢板,玻璃板,水泥板等,其中以玻璃钢板防逃效果最佳,防逃墙一般以高60厘米左右为宜。
生长发育特点
成蟹养殖系指二龄蟹的养殖,即蟹苗经暂养(幼蟹培育) 和-龄蟹种的培育至翌年的惊蛰后便进入二龄蟹的培育,直至河蟹捕捞上市。本阶段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如下特点:
①个体增重迅速,绝对生长量大。河蟹通过一龄饲养,时经9个月左右,体重增加8000-10000倍,但这时体重也不过50g左右,绝对增重约5Og。而成蟹饲养阶段,历时7个月左右,体重虽仅增加了3-6倍,达150-300g(个别的可达 400-500g),但绝对增重却达100-250g,甚至更高。
②蜕壳次数减少,一般春、夏、秋各1次。
③成蟹取食量大,对饵料质量要求较高。
④性腺逐渐发育成熟
成蟹病害防治
褐斑病:患蟹甲壳初有白色斑点,以后斑点中间内凹并蚀成小洞,肉眼可见其壳组织在步足,胸部腹甲上有溃病斑点,病蟹最终因蜕壳困难而死亡。
防治:用生石灰(15-20毫克/升)兑水后全池泼洒,每周一次,连施2-3次。在夏季多加注新水。
烂肢病:病灶部位在步足上。其中有类似褐斑病的情况,步足甲壳溃疡,也有步足指节溃烂,造成患蟹行动困难。
防治:避免河蟹受伤,以免细菌感染。可用生石灰(15-20毫克/升)兑水泼洒,或用0.5-1毫克/升呋喃西林泼洒全池。
黑鳃病:由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侵害所致,多发生7-9月的高温期,患蟹鳃丝呈灰色或黑色,严重时也发生烂鳃现象,影响呼吸。
防治:放养前清淤,平时注意改善水质条件,及时更换新水,可使用15-20毫克/升石灰稀释成浆水泼洒。
蟹奴寄生病:一般寄生于雌蟹腹部,体呈扁枣状,白色,蟹奴幼虫钻到腹部就生出根状物,遍布蟹体外部并蔓延到内部器官,吸收体液,影响河蟹生长和性腺发育,发病季节为7-10月,9月为高峰期。
防治:清除淤泥,用漂白粉消毒,杀灭蟹奴幼虫,用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蜕壳不遂症:病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终因不能蜕出旧壳而死亡。此病多发生在幼蟹阶段,干旱的成蟹易患此病,病蟹一般周身发黑。
防治:定期泼洒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和1-2毫克/升的过磷酸钙,以增加池塘中的钙质;饲料中适量添加蜕壳素、贝壳粉、骨粉。
天然捕捞方法
10至11月份是河蟹捕捞销售的黄金季节。其捕捞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流水捕捞法:10至11月份是河蟹生殖回游季节,此时绝大多数的河蟹离开洞穴,到池中活动。在蟹池出水口布置张网或陷阱,再缓慢排放池水,便可捕到大量的河蟹。
灯光诱捕法:抽出一定量的池水,并保留30百米左右水深,当夜晚河蟹纷纷上岸活动时,在池塘四角点上灯,灯下埋一只缸,用灯光诱集,使河蟹掉入缸内。
设毛竹活动蟹窝捕捉法:用直径9至10厘米的毛竹,截成每段1米长,把竹节打通并要求光滑,然后每7至9段扎成一捆,捆扎要紧,每捆扎绳延伸上岸,作提取用。设置时按一定的间距,将毛竹捆均匀布放池底,以小竹桩固定并标志蟹窝位置。利用河蟹白天隐蔽穴居的习性,可随时提取,倒出潜伏在内的河蟹。
捕捞时间
养殖捕捞方法
池塘商品蟹的捕捞时间一般比天然水面要晚,通常可在11月中旬至12月份进行。
捕捞方法
常用的捕捞方法有四种:
⑴放水捕蟹。利用河蟹生殖洄游和顺水爬行的习性,在蟹池出水口装上蟹网,通过放水进行捕捉。
⑵徒手捕捉。利用河蟹夜晚上岸活动觅食的习性,组织好人力,备好电筒、蟹篓、蛇皮袋等,在蟹池岸边捕捉,通常在夜晚11时左右进行。
⑶干池捕蟹。将池水放干,夜晚当河蟹全部出来后进行捕捉。
⑷工具捕蟹。如养殖池塘较大,则可在蟹池内安装蟹簖、地笼等工具进行捕捉。
注意事项
⑴要适时捕捞,一般应在池水封冻前进行,如过晚,遇上寒潮来临,河蟹常会钻入池底或洞内,给捕捞带来很大困难。
⑵要全部捕捞。据有关资料介绍,河蟹寿命一般只有2年~3年,到时不捕,特别是性腺成熟的蟹,即使规格较小,来年开春后仍有大批死亡。因此,凡是饲养2年左右、性腺成熟的蟹都应全部起捕上市。
⑶要搞好商品蟹的暂养。养殖户对一时销不出去的商品蟹,可采用水泥池、土池、竹笼等工具进行集中暂养。商品蟹暂养期间要坚持投饵,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并保持水质新鲜,防止相互争斗,提高暂养成活率,促进增重。
成蟹的运输
运输方法是否恰当,对成蟹成活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要掌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严格分级:收获或收购河蟹时,要做到“四分开”。第一大小要分开,不能混放,否则小蟹易死亡;第二强弱要分开,壳脚粗壮的蟹生命力强,适于较长时间贮运;第三健残要分开,肢脚残缺的只适用于当地销售或短途运输;第四肥瘦要分开。
搞好包装:河蟹分等以后,准备外运的必须认真搞好包装。短途运输包装可以简单一些。长途运输大部分用筐笼包装,筐内先衬以蒲包,再把河蟹装入,力求把河蟹放平,装满加盖扎紧,使河蟹下能爬动,否则易损伤和断肢。每筐装15至25公斤,也可装50公斤左右。
及时运输:包装完毕的河蟹,要抓紧时间运输,时间不能拖得太长,一般情况下3至5天内死亡较少,超过5天,死亡就逐渐增多。
加强管理:运输途中要防止日晒、风吹、雨淋,尤其要防高温。为此,运输车、船要有棚盖,时间过长要洒水降温。长途运输有条件的可采取降温措施,促使其冬眠,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3 17:53
目录
概述
成蟹稻田养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