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我与地坛》中收录的每篇作品都是史铁生从内心出发,描写生活中的自己,抒写自己心中的生活。他在一篇篇文章中讲述自己的经历,这些经历有生活的经历,也有内心的经历;他剖析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对世间不完美的残废、愚钝、苦难、丑陋的解析。《我与地坛》如一曲深沉的生命咏叹,情感深厚,哲理含蓄,语言隽永;《记忆与印象》如一部悲欣交集的人间戏剧,主旨深刻,京味浓郁,动人心弦;《好运设计》执着于叩问众生命运的谜题,抽丝剥笋,娓娓道来,睿智幽默。
对于生死的拷问,追寻活着的终极意义以及关怀残缺的灵魂是贯穿史铁生散文的主线。身体上的残疾带来心理的苦闷,这种苦闷却引导他思考个人乃至全人类的遭遇和命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生死在史铁生看来,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不必急于求成,也无需执着,只需要等待这个节日的降临,而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正是无数哲学家、作家所探寻的终极命题。史铁生扶椅问路,“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他以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去接受生活,热爱生活,看透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有常,在恒久的爱和理解中认真生活,这就是史铁生给读者最好的答案。
如果说对生命的思考是史铁生对人灵魂的关照,那么对母亲的爱、回忆和忏悔则是他的一大“泪点”。《秋天的怀念》给人感觉极像朱自清的《背影》,这也许正是印证了,所有的真情实感,都不要华丽辞藻的烘托。全文只有短短的几千个字,却字字诛心。有时是一些简单的动作描写,“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着我的动静。”“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有时是一些简短的母子之间的对话,“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亦或是寥寥几字的叙述,“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正是这些简单的语句,充斥着淡淡的感伤和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一个生活艰难但顽强抗争命运、在生命最后一刻仍然念着自己孩子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而一个被命运冲昏了头脑但却对母亲深深眷恋的儿子的形象同时也栩栩如生。
《我与地坛》这本散文集中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喟叹命运的无常,还是回忆母亲的深情,亦或是在无限悲苦中看到生的光明,都是娓娓道来,犹如山涧溪水,林中绿茵,在朴素平凡的语言下隐藏着击穿人心的力量。其实史铁生的所有文章,所有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真善美”这三个字进行的。求真,所以他探寻生命的真谛。求善,所以他关怀残疾人的心灵。求美,所以他留下了平凡又美丽的文字。生活的苦难和磨炼,没有让史铁生成为一个消沉的、悲观的、抨击社会的、陷入个人痛苦无法自拔的写手,而是将他淬炼成一个平静的、睿智的、宁静安详的、苦中作乐的灵魂完整的作家。虽然不同于“寻根文学”作家那些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但他的作品给予人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感悟足以扛起当代知识分子的大旗。
史铁生,北京人,生于1951年1月4日,1967年毕业于
清华附中,1969年赴
延安乡村插队务农,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曾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他于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
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说集《
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
记忆与印象》《扶轮问路》等,曾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两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老屋小记》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以《
病隙碎笔》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及华语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