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拼音:huò),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模拟(士兵)用武器守卫国土。“或”本义指邦国或疆域。在古汉语中,假借为无定代词,代指前面提过的人或物的一部分,意思是有人、有的或某人、某物。又表示也许、不肯定,作副词使用。有时表示动作交替或同时发生,多用在动词前。由此又引申作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在古代又常用在否定句中,作语气词,以加强否定语气。
字源演变
甲骨文中有图A、B字形,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释为“或”,字从戈、从囗(wéi),“囗”代表有墙垣的城池;“
戈”代表武器。二者合起来表示(人)手持武器守卫城池。“或”是“
国”和“
域”的初文,本义指以城邑为中心包括周围地区的邦国,这一意义的“或”读yù。在甲骨文、金文中,可以看到很多征伐“东或”“南或”的记载。这些“或”并不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明确的邦国,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空间概念,近乎“东土”“南土”的“土”,可以参照现代常说的“西域”。
西周金文“或”字在“囗”四周(图1)或上下两端(图2-5)加短横,以示国界,还有赘加“邑”旁繁化的(图3)。春秋、战国文字“或”承袭西周金文,或上、左、下短横相连作“匚”形(图12-14)。隶书、楷书沿自篆文之体,字形变化不大。
发展至后世,“或”被假借为虚词,且久假不归。为了避免用法上的混乱,人们又在“或”字外面加上了一个代表“四方领土、疆界”的“囗”部,从而使得“國”(国)字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外还分化出一个旁边加“土”为形的“域”。
“或”被假借为虚词后,字音也由原来的“yù”转变为“huò”。除了用作无定代词外,还可用作表示选择或列举的连词,表示“或者”“或是”。它还可表示一种不肯定的语气:或许。同时,“或”也能表示“间或”“有时”。在古文中,“或”常常通“惑”,表示迷惑。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十二】【戈部】于逼切(yù)
(或)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
域,或又从土。
〖注释〗徐铉等注:今俗作胡国切。以为疑或不定之意。今无复或音。
说文解字注
“(或)邦也”注:邑部曰:“邦者,国也。”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囗而为“国”。又加心为“惑”。以为疑惑,当别於或,此孶乳寖多之理也。既有国字,则国训邦,而或但训有。汉人多以有释或,毛公之传《诗·商颂》也,曰:“域,有也。”传《大雅》也,曰:“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域即或。《考工记·梓人》注:“或,有也。”《小雅·天保》笺、郑《论语》注皆云:“或之言有也。”高诱注《淮南》屡言:“或,有也。”《毛诗》“九有”,《韩诗》作九域,纬书作“九囿”。盖有,古音如以,或,古音同域,相为平入。
“从口”注:羽非切。
“戈㠯守其一”注:从三字会意。于逼切。《广韵》分域切雨逼,或切胡国,非也。一部。
“一,地也”注:解从一之意。
“域,或或从土”注:既从口从一矣,又从土,是为后起之俗字。
广韵
胡国切,入德匣 ‖ 或声职部(huò)
或,不定也。疑也。胡国切。五。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部】 或;部外笔画:4
古文:𢈿
(yù)《集韵》越逼切。音阈。《说文》: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huò)又《广韵》胡国切。《
集韵》《韵会》《正韵》获北切。并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阙疑之辞。《易·乾卦》:或跃在渊。朱子本义:疑而未定之辞。
又与惑通,怪也。《
孟子》: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书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为疑或字,后人加土为域,加心为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义而忘之矣。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戈”从上、右包围“口”和“一”,全字上窄下宽。首笔横较短,在上半格偏左;“口”的顶部在横中线;下面的提笔左端超出上部;㇂(斜钩)与首笔横相交于竖中线,穿过田字格中心向右下格斜行钩出;第七笔撇起笔于横中线上侧,撇尖伸向“口”和“一”下。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