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战机称“机”,主要表现为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及乘敌之隙。《吴子・论将》有“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之说。《孙子・计》中也十分强调创造和把握战机,有“利而诱之,乱而取之”等论述。《六韬・犬韬・武锋》将有利战机归纳为可击的“十四变”,即敌人新集、人马未食、天时不顺、地形未得、奔走、不戒、疲劳、将离士卒、涉长路、济水、不暇、阻难狭路、乱行和心怖。“战机”一词见于唐代李昌符《秋中夜坐》诗:“为应金门策,多应说战机。”历代著名的军事家都很注重把握战机。春秋时期在齐鲁
长勺之战中,鲁国的曹刿利用“彼竭我盈”之时实施反攻,并乘敌“辙乱”“旗靡”之际发起追击,打败了强大的齐军。1812年冬,拿破仑一世率军入侵俄国时遇到严寒大雪,部队大量减员,补给奇缺,俄军总司令M.I.库图佐夫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转入反攻,击败了拿破仑一世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
诺曼底登陆战役,美、英军队在加来地区采取佯动欺骗迷惑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造成良好的战机,一举登陆成功。197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把进攻发起的时间选择在以军疏于戒备的伊斯兰教斋月和犹太教赎罪日,顺利突破了
巴列夫防线。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作战中十分注重把握和创造战机,抓住有利时机与敌决战。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在莱芜战役中“放长线,钓大鱼”,诱国民党军李仙洲集团离胶济路南下,迅速挥师将其合围于莱芜城,而后又诱其突围,聚歼于运动中。1948年下半年,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形势,抓住国民党军企图战略收缩而又举棋不定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适时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使其迅速崩溃。在战役战斗中,战机通常在敌方指挥员指挥失误,部队疲劳,内部不和,纪律松弛,兵力分散,态势孤立,翼侧暴露,立足未稳,协同失调,疏于戒备,后勤、装备保障不济,天候、地形对其不利等情况下出现。还有己方的相关条件,如指挥员的决心及时、正确,兵力集中,士气高昂,准备充分,态势有利,阵地良好,群众支持等。在战略上要考虑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形势等方面的利弊,在特殊条件下作战有特定的时机,如
抗登陆作战和江河防御中敌“半渡”“背水”之时,戈壁、沙漠地作战中敌断水之际等。战机可能在战役、战斗的全过程中出现,但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被各种假象所掩盖,而且短暂、多变。指挥员要善于捕捉战机,根据获取的情报资料,及时掌握敌方动态,做到知彼知己,见微知著。一旦出现战机,果断指挥部队行动。当条件还不成熟时,指挥员要有耐心,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去创造战机。如灵活运用谋略和战术,巧妙地扩大和制造敌方的矛盾,想方设法调动或欺骗敌方,促使其主观指导上失误;实施诱敌深入,诱敌于不利的时间、空间和态势作战,迫使敌分散兵力,孤军前进,疲劳沮丧,予以各个歼灭;采取围城打援、声东击西等战法,造成敌方错觉,乘隙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以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调动分散敌人,乘机予以各个歼灭;采取围三阙一、虚留生路的方法,诱敌突围,将其歼灭于运动中等。战机有时可能由多种条件构成,有时也可能由少数条件构成,指挥员要善于审时度势,综合分析各种情况,权衡利弊,抓住主要矛盾。只要主要条件具备,能歼灭敌人,就要当机立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军队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战场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战机的表现形态更为多样,产生的因素增多,可变性增大,出现的时间将更加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