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院系调整后至
浙江师范学院化学系,后转入杭州大学化学系,1978年任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直至1989年8月退休,又返聘至1995年8月。
1954年,受高等教育部委托,与王教授编写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分析化学》教材,1958年由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世纪80年代初,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委托,主编大学自学丛书之一的《分析化学》教材(上册1982,下册1983),还主编分析化学工具书《
分析化学手册》〈第二分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该书被收录于《中国优秀科技图书要览》。
戚文彬着重研究增效试剂对显色和荧光反应的增效作用,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增效试剂的协同作用。所研究的主要有两大类: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他首先创立了“胶束刚性不对称微环境”原理,编著出版了两部专著:《表面活性剂与分析化学》(
中国计量出版社,上册1986年,下册1987年,并获1987年浙江省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成果荣誉奖),《新分析增效试剂》(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篇。
由于他在分析增效试剂研究上的成就,曾应邀为1989年和1995年太平洋沿岸地区国际化学大会有关分析增效试剂的专题讨论会的共同组织者之一。他的“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和“有序介质中的分析反应的机理和应用”成果,分别获1989年
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化学工业部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3年起任环境化学教研室主任,拟定了很多新分析方法,其中以
表面活性剂为增效试剂,用磷硝基苯基荧光酮为显色剂湿定废水和土壤中的Cr(V1)新光度法,被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环境测定》教材所采用。